“道家思想是追求随心的自由,《庄子》阐释了人生哲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毫无羁绊,不受约束从而获得自由。其实自由说来简单,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总是不得不牺牲自由,牺牲自我,去接受别人的指示、命令,被人牵制。
“陶渊明本来有官作,但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务农,手上长满老茧也无怨无悔。古人为自由可以去隐居,可今人虽深知自由的可贵,但从不敢奢求。比如,你在一个单位工作,虽枯燥、简单、重复,但为了一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不得不低头。对于世间大多数人来说,婚姻不过是“经济互助组”,削弱了“爱情”,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为了这个,为了那个,也只好牺牲自由,得过且过了。
“回到这幅画中,除了骷髅,就是妇女和小孩。她们是古代最受束缚,最难有自由的人群。妇女要“三从”,即婚前从父、婚后从夫、丈夫死了还要从子。小孩也没自由,必须听从成年人的一切安排,要‘懂规矩’,要‘孝顺’,古人最推崇‘孝’,什么是孝?不是给前辈物质上的帮助,而是要侧重于‘顺’,必须要顺从前辈的意志,才是最大的孝。
“而一个人顺从到了极端,就变成了木偶,没了自己的意志,就像身上缠满线绳的傀儡一样,完全服从于他人的操纵。我认为,画家就是用那个被人操纵的木偶,来比喻世间丧失自我没有自由而勉强活着的人。这样的人,表面虽是活着的,本质已死,是行尸走肉,是会动的骷髅。
“傀儡艺人本是操控木偶的人,但画家仍旧把它画成一具骷髅,表面上它操纵着手里的小骷髅,其实他自己也和小骷髅一样受人摆布,都是会动的骷髅。区别不过是,可见的线绳和无形的线绳罢了。”
话说到这,康冰斯基看着画册连连点头:“马爷你果然博学多识,经由你这一指点,密室里的骷髅摆出的造型还真跟这幅宋代的画作极为类似,莫非是有人特意把骷髅用铁丝绑着那个姿势,用以表达一下对于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