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 13

作者 : 冯小刚

1981年4月,“简约主义”大师雷蒙德·卡佛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名叫《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很多人可能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其颇具个性碘目已经成了一个经典句式。那么,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影性。而当我们谈论冯小刚的电影时,我们就要谈他的影片的电影性。

迄今为止,真正具有本体性的电影理论大多考察的是默片,也就是研究其如何单纯通过画面构图、演员动作和镜头的剪切组合来完成一个故事的完整叙述。这是一个极为讲究思维能力和审美智慧的工作,所以也便具有了艺术性。后来,随着色彩和声音的注入,电影原始的艺术性有所削弱,其理论的焦点存在于现实和影像之间的关系上。尽管如此,在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由新现实主义、新浪潮、新好莱坞等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运动组成的“世界电影大爆炸”,一举将有声电影的艺术性推向。这些影片在内容上重视哲学表达,在形式上追求摄影和叙事方式的革新。用苏珊·桑塔格“拒绝阐释”的理论来说,就是要抛弃传统理论只注重阐述作品内容的做法,而给予形式足够高的地位。彩色电影同样具有可媲美默片的电影性。

然而,随着七十年末《大白鲨》和《星球大战》等大片的兴起,电影艺术在经历了飞龙在天的辉煌后,迅速亢龙有悔。虽然在九十年代曾经因为叙事上的复杂主义带来了短暂的回光返照,但总体上看,电影已经褪去了艺术性的光环,而成为文化商品,或者就是纯粹的商品,那么电影性也便随之消失了。

今年的国产影片无疑给这一论点提供了充足的正剧,《富春》、《小时代》及《私人定制》这些影片引起的极大争议现象,让我们豁然发现,电影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包装和营销手段,其内核是服装秀、相声晚会、旅游宣传广告等东西,我们以前定义的“电影”这个词语的内涵显得空洞无力,毫无可匹配的元素。我们进影院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一种类似电影的影像产品。因为,如果我们在电脑上看郭德纲的相声的感受与去影院看冯小刚的电影的感受一模一样,甚至后者还不如前者,那么,我们看的究竟是不是电影?

事实上,作为中国三大导演之一的冯小刚,虽然在票房上屡屡告捷,但是其电影作品的艺术性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的承认。如果说知识界对他的评论存在精英分子的偏见的话,那么国际电影节获奖这一硬性指标给他的尴尬,便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影片缺少电影性。

电影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用画面说话的艺术,而冯小刚的电影始终是在用嘴说话。在他的众多作品里,不管是正剧和喜剧,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始终是那些听起来很“经典”的俏皮话,和演员颇具神采的表演。然而,这些表演也主要是以嘴为核心的脸部动作,而不包括全身的运动,更谈不上内心的挖掘。至于画面构图、镜头运动、剪辑组合以及色彩搭配这些电影性的东西,却难觅一处让人惊诧的地方。

与之相比,作为与他并列的两位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虽然也饱受争议,但是他们作品的确有某些东西清晰地留存在我们的头脑中。《黄土地》和《孩子王》中凝固如油画般的空镜头,与《非诚勿扰》和《私人定制》中大量切入的景点宣传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灯笼意象和始终不见正面的老爷所营造的意味,与《集结号》中牵扯到生命悲剧的“号声”也存在着隐显轻重的差别。至于像李安《断背山》和贾樟柯《站台》在表达情感时所运用的古代山水画式的留白艺术,在冯小刚电影中便化成了《唐山大地震》里一泄到底的煽情戏。

与形式上的平庸和粗糙相比,冯氏作品的内容因为过于散漫而常常显得精力不够集中。他的喜剧片常常是以段子的集锦形式来代替情节的推进,偶有亮点,但整个剧情不具备由开端到的铺垫转化,可以随时结束,也可以随时开始。《私人定制》的三个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便是此种现象的集中表达,如果说散文的真谛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这部电影地点就是“形散而没有神”。至于他那些评价较好的作品如《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又展现出“形不散而神散”地点,看似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却始终在笑、悲、怒、委屈等各种情感之间转换,无法真正完成形神的协调。

当然,冯小刚并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他在对电影性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缺陷也是可以理解的,并始终在努力实现自我提高。《集结号》算是他艺术成就最好的作品,不管是战争场面的渲染还是英雄人物的塑造都具有突破性。但是影片在末尾的处理方式上和谢晋的“反思三部曲”同出一辙——都是由“组织”出面来安抚叛逆的“个人”。

于是,这便涉及到冯氏作品的价值观上,看似是在关注现实,其实却以一种不具备批判力的方式,进行圆滑的讽刺表达。

而这其实是当下中国喜剧作品的一个通病,因为审查的存在,也无法彻底地完成鲁迅的那句话——“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比如,春晚小品的开场多以一组排比句来烘托气氛,然后在中间插入一些含有讽刺时事的词句,但是到了快结束时,会突然反转,要么煽情模式,哭的稀里哗啦,要么励志模式,齐刷刷站在台上喊口号。冯氏喜剧片与此极为类似,《甲方乙方》的前面几个故事还颇具幽默意味,但是到了最后一个就开始贩卖眼泪的真情表达了。

事实上,冯氏电影的价值观一直没有变,而观众的思想在这几年的互联网时代中已经变了很多,才造成了《私人定制》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冯小刚以春晚导演的身份挪用了赵本山的剧本,并让葛优成功牵手宋丹丹。

赵本山的小品在国内有着极高的人气,但是一到美国却没有半点市场。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多通过丑化农民和讽刺残疾人来引起笑果,这与美国人的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美国的幽默是建立在对权贵的讽刺上面,而断然不敢嘲讽弱势群体,因为这是违法的。反观《私人定制》,在第二个故事中,葛优和李小璐扮演一对农村夫妻进程求人办事,从造型上看就是我们熟悉的赵本山的影子,而到了家里直接盘腿坐在沙发上,更是对当下农民形象果的侮辱。对于具有一定现代视野的观众来说,还能从这样的画面中获取满足的笑声吗?

在这个故事里,影片表面是在讽刺当下的**现象,其实却通过一种非常危险的方式转嫁了**问题的根源。从头至尾压根不提制度的不完善,反而批评行贿者将官员拉下马的道德问题。这种避重就轻的表达如果只是赚取观众笑声就无所谓了,但电影却是在赚钱。

在第三个故事中,青年报答恩人的方式是用欺骗的方式让她过上一天有钱人生活。老太太在被各种嘲弄之后,做了一场白日梦,而当月兑去身上的行头之后,不但没有为现实的极大反差心生痛苦,反而感激不已。更过分的是,电影在此还用一首民谣歌曲进行煽情,将刚刚进行的一场富人的狂欢迅速转化为一次对时光消逝的祭奠。这样硬插入的煽情点在《甲方乙方》、《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中都存在,我们是被电影感动哭了吗?不是,我们是被演员的哭戏给弄哭了。

然后再谈第二个故事,冯小刚通过一场雅俗之辨,对那些一直以来质疑自己电影水平的人发出了挑战,看似是大获全胜,其实只不过是一次破罐子破摔的情绪宣泄罢了。如果说不久前,冯小刚还在批评“丝”这个称谓是自贱的话,那么这个“把俗进行到底”的故事,与自称丝也没什么区别。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进行一个总结:在《私人定制》之前,冯氏影片是在用弹棉花的手法弹琴,虽然形式很粗糙,旋律也不够美妙,但弹得还是琴,并且在努力学习弹琴的手法;而到了《私人定制》,冯小刚终于还是没有坚持住,放弃了对弹琴的追求,改为用弹棉花的手法来弹棉花了。那么,我们在谈论冯小刚的电影的时候,还用得着在谈“电影”这个词吗?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私人订制最新章节 | 私人订制全文阅读 | 私人订制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