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导弹 第3章面对面导弹3

作者 : 未知

§§§第二节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

一、美国“潘兴”导弹

●1.基本概况

“潘兴”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中程地对地固体弹道导弹,有三种型号,分别为“潘兴”1型导弹、“潘兴”1a型导弹和“潘兴”2型导弹。其中“潘兴”1型导弹已退役;“潘兴”2型导弹是第三代地对地战术导弹,该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雷达地形匹配末制导两套系统,命中精度约30米,是目前地对地弹道导弹命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导弹。

●2.系统特点

改进型“潘兴”1a导弹系统的地面设备包括发射装置、发射连指挥车、导弹测试及发射控制车、通信车等。弹体和未对接的战斗部放在发射装置上一起运输。发射装置是一台双轴半拖车,由八轮牵引车牵引。这是美军的一种战役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由两级弹道导弹(装有固定火箭发动机和在飞行中可分离的战斗部)和地面设备组成。“潘兴”2型导弹是“潘兴”1a型导弹的发展型,可以用于打击华沙条约国(包括前苏联本土)的指挥所和交通枢纽等硬目标。“潘兴”2型导弹于1974年开始研制,1979年2月进入全面工程研制阶段,主承包商为马丁·马丽埃塔公司。

“潘兴”2型导弹是两级固体机动弹道导弹。射程可达1800千米。弹头在入大气层后可作一定的机动飞行,命中精度30米。分别装备有核和非核两种弹头。核弹头又分空爆/地爆和钻地爆两种。钻地爆弹头能钻入地下30~45米进行爆炸。导弹由运输起竖发射车运载。攻击预定目标或重选目标时,从警戒状态到发射只需5分钟左右就可完成。由于精度高,弹头当量小(1万~2万吨级tnt),增加了在战场上的可使用性。从1983年起,美国已在西欧部署这种导弹。

●3.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潘兴”2型导弹

导弹全长:10米导

弹直径:1米

最大射程:1800千米

飞行高度:300千米

飞行速度:12马赫

命中精度:30米

战斗部:为5千吨至5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

发射质量:7.26吨

发射准备:5分钟

二、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1.基本概况

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是一种超音速远程战术导弹系统,可从陆军多管火箭系统中发射,也可以从空军的b52轰炸机上投掷,还可以从海军的潜艇和舰艇上发射,目前已研制出多种型号的产品。该项目由美国陆军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正式提出,并由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负责,合同商是洛拉尔·沃特系统公司。atacms全长396厘米,直径为60.69厘米,重1530千克,最大射程为124~150千米,增程型atacms射程可达到248~300千米。

●2.系统特点

atacms导弹是当代最先进的地对地战术导弹之一,它具有下列技术特点。

1该导弹采用2联装,其发射器由mlrs多管火箭炮的箱式发射器改装而成。原mlrs多管火箭炮有2个箱式发射器,每箱装6枚火箭弹,改装后仍用2个发射箱,每箱装1枚atacms导弹,发射车上的设备和乘员人数均保持不变。发射车仍采用美国m2步兵战车或m3骑兵战车的底盘,装有轻型铝质装甲,可防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攻击。车上除导弹和导弹发射器外,还装有发射、操作一体化的火控系统、陆地导航系统、参数稳定器、发射器动力系统、自动装填和卸弹用的双臂式吊车,防火箭发动机排气用的超压通风系统、乘员“三防”服装以及抗核加固设备等。该导弹可在预先未作任何选择准备的地点和任何环境及气象条件下发射。

2该导弹可带6种战斗部,即反人员和轻型装备、反装甲目标、反硬目标、可撒布地雷、反前沿机场和机场跑道以及核战斗部。可供选用的子弹药有带末制导的子导弹,敏感反装甲弹药和“斯基特”(skeet)。这些子弹药可用于攻击敌方的装甲集群、防空导弹和地对地导弹的发射阵地、指挥中心、桥梁、前沿机场和跑道、前沿战区的武器装备供应站和加油站以及部队集结地等重要目标。当导弹带子导弹战斗部时,每个战斗部可装24颗子导弹。作战时,导弹(即母弹)飞至目标上空预定高度,子导弹按预定程序从母弹中弹出,4秒钟后,子导弹打开降落伞,开伞后10秒,这时子导弹距地面约500米,子导弹上的红外线寻的器启动并开始搜索地面目标。一旦发现目标,子导弹引信立即启动,其空心装药弹头爆炸,锥形弹头以大于2000米/秒的速度攻击目标。

3导弹尾部装有4个可折叠的后掠正交固定式尾翼。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采用惯性+末级修正的制导方式。

●3.性能数据

弹长:3.96米

弹径:0.61米

弹翼:1.4米

弹重:1672千克

战斗部:454千克(第一阶段战斗部)

发射方式:多管火箭炮发射车

射程:100~150千米

命中精度:50米

速度:超音速

机动方式:履带车载

制导系统:h7003a综合制导系统

●4.外科手术式攻击的第一种地对地战术导弹

atacms导弹系统在海湾战争中首次服役,1991年1月18日凌晨,美国陆军第7炮兵团所属的m270多管火箭炮首次射出了对敌军实施精密外科手术式攻击的第一种地对地战术导弹。它有效地取代了“长矛”战术导弹的非核型号。驻海湾的美国陆军拥有189个mlrs发射架,只需对其中18个火控软件进行改进就可发射atacms。美军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发射了32枚atacms,用以攻击伊拉克的地对空导弹阵地、勤务中心以及其他高价值目标。

三、俄罗斯ss1“飞毛腿”导弹

●1.基本概况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早期研制的单级液体战术弹道导弹,在前苏联称其为p17型战役战术导弹,北约国家称其为“飞毛腿”导弹,美国称其为ss1型导弹。它首次出现在1957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导弹直径840毫米,长约10.4米,发射车用斯大林2型坦克改装而成。“飞毛腿”导弹有a、b、c、d4个型号。a型(scuda)和b型(scudb)装有常规弹头或核弹头,采用头体分离,车载越野机动发射方式。它配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战斗部,一种是常规战斗部,重700千克;另一种是核战斗部,重400千克。核爆炸的威力相当于20万吨tnt**。最初研制的是a型,于1957年开始服役。b型是a型的改进型,用于取代a型,其基本设计思想是要求反应时间快,发射准备时间短,导弹系统设计简单,避免过多的勤务工作,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方案。b型于1958年4月开始研制,1962年8月开始装备部队。c型是换用轻弹头增大射程的型号,d型是精度试验弹。

●2.系统特点

“飞毛腿”导弹改进后,采用8轮式载重车作为运输、起竖、发射车,以便于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并且可以在发射以后迅速装弹。“飞毛腿”导弹装备前苏军统帅预备队和集团军战役战术火箭旅,每个旅编有18辆发射车,每辆车配备4枚导弹,全旅共有72枚。主要用于对敌实施纵深打击,消灭敌核袭击兵器,摧毁敌主要军事集团,尤其是摧毁敌坦克机械化部队及战役预备队,破坏敌地面军队和航空兵的作战指挥体系;消灭敌防空兵器,牵制敌军作战机动,阻止敌战役预备队的开进,破坏其战役后方工作,摧毁敌军重要通信交通枢纽。除了前苏联和华约国家外,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也都拥有了这种武器。

伊拉克在20世纪70年代从前苏联购买了“飞毛腿”b型导弹。1974年,伊拉克先后购买了大约20~36套“飞毛腿”b型的发射具和约819枚“飞毛腿”b型导弹。伊拉克引进“飞毛腿”b型导弹后,在其基础之上研制了自己的型号,即“侯赛因”导弹,其射程进一步延伸,增至600~650千米,比“飞毛腿”c型稍强,但精确度有所下降。以色列大部分地区、沙特阿拉伯部分地区和科威特、叙利亚全境都在其射程之内。但“飞毛腿”导弹精度太差的缺陷影响了它的攻击效果,一般报道它的圆公算偏差范围为300米,实际上在战场上使用时偏差达到1000米以上。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最后一天,埃及发射3枚该型导弹攻击以色列的三个目标,结果都未命中要害部位。

●3.性能数据

弹长:10.9米

弹径:0.88米

弹重:6200千克

推进系统:单级液体推进器

战斗部:化学战剂、高爆预制破片或集束炸弹

射程:130千米(a型);300千米(b型);600千米(c型);700千米(d型)

命中精度:小于1000米(a型)

●4.“袭城战”与“最黑暗的时刻”

两伊战争中,1988年2月29日至4月21日,伊拉克和伊朗相互发射大量“飞毛腿”导弹,攻击对方的重要城市,成为当代军事史上有名的“袭城战”。导弹“袭城战”的直接起因是1988年2月27日,伊拉克出动空军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郊区的一座炼油厂,爆炸巨响震天,油厂浓烟滚滚,伊朗损失严重。为了报复,29日伊朗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2枚“飞毛腿”b型导弹。早有准备的伊拉克立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和圣城库姆,其次是对伊朗纵深的大中城市重点打击。从当天开始到3月8日的9天时间,向伊朗发射了50枚“飞毛腿”b型导弹,至4月21日共发射了189枚,有40座伊朗城市被炸,死亡1700多人,伤82万多人,数千幢楼房和建筑物被毁。

“飞毛腿”导弹因在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而名噪一时,在1991年历时42天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海法,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宰赫兰、达兰和巴林三国六市发射了近80枚苏制“飞毛腿”b型导弹,并与美军所部署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展开了地对地导弹与地对空导弹之间的首次“拦截战”,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此外,伊拉克的“飞毛腿”b型导弹成功地避开了多国部队的空中打击,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保持了有效的自身隐蔽和对敌方目标的打击。直到战争结束前几小时,一枚“飞毛腿”导弹还击中了美军的一个餐厅,造成数十名士兵伤亡。美军称这是战争期间遭受的最大伤亡,是“最黑暗的时刻”。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百步穿杨导弹最新章节 | 百步穿杨导弹全文阅读 | 百步穿杨导弹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