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印度“大地”导弹
●1.基本概况
1983年,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制定了“导弹发展综合计划”,其目的是使印度到2002年实现导弹生产的自给自足,在关键领域使印度具备生产本国导弹的能力。该计划主要研制执行多种任务的不同类型导弹,主要由5个核心导弹系统组成,包括“大地”短程弹道导弹、“烈火”中程弹道导弹、“蓝天”地对空导弹、“三叉戟”地对空导弹及“毒蛇”反坦克制导导弹。“大地”导弹是印度20世纪80年代初导弹发展综合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打击对方纵深内的各种目标,是印度的单级战术弹道导弹,1983年开始研制,1988年试射,1994年生产并装备。印度对该导弹特别青睐,它已经成为印度有能力制造高技术武器的象征。该导弹包括“大地”1、“大地”2、“大地”3三种型号。
射程150千米的“大地”1型弹道导弹于1988年首次试射,计划1994年开始部署,但是由于该导弹在加注推进剂和更换弹头上的不便,其实际作战部署时间推迟到了1997年。至2003年年初,印陆军已拥有两个“大地”1型导弹团。射程250千米的“大地”2型短程弹道导弹于1996年开始研制,2001年12月12日试射成功,2007年5月完成用户试验。
●2.系统特点
1配备多种战斗部。该弹目前虽仅配有高爆预制破片单一战斗部,但在研制的还有子母弹、燃烧弹、小型地雷和燃料空气**战斗部。尽管导弹的命中精度较低,其圆公算偏差大于250米,但其战斗部的威力足以摧毁大多数军事目标。
2机动发射、生存能力较强。装载于8x8运输车上,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导弹具有多种弹道,可在飞行末端进行弹道修正。圆锥形弹头,圆柱形弹体。弹体采用两组控制面,尾翼4片、尺寸较小,弹体中部弹翼较大,4片对称安装,前缘后掠,后缘平直,展弦较短。
3反应时间较长,维护不便。导弹采用双推力室的单级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具有高腐蚀性的液体燃料。由于燃料具有腐蚀性,必须在导弹发射前加注。若注入液体燃料的导弹未能发射,那么导弹的储存期限只有5年。
4成本低廉,可批量生产和部署。导弹国产化水平较高,成本降低,便于大批生产,每枚“大地”导弹单价约70万美元。
●3.性能数据
弹长:9.1米弹径:1.1米
起飞重量:4吨
弹头:500~1000千克
射程:150~250千米(1型);250千米(2型);450千米(3型)
命中精度:150米(1型);250米(2型);450米(3型)
制导方式:捷联式惯导、寻的制导
动力装置: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
战斗部:破片杀伤战斗部、子母弹等
●4.印巴冲突加速导弹生产
巴基斯坦于2007年9月刚刚试射射程350千米的空射型“哈塔夫八”型巡航导弹,不仅如此,其射程500千米可携带核弹头的“巴布尔”巡航导弹已经投入大规模生产。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印度的导弹研制生产工作,印度导弹生产设施的生产能力已经得到大幅提升,现在印度“大地”弹道导弹的年产量已经可以达到20枚。
印度各型“大地”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射程在150千米至350千米之间,印度陆军早在数年前就开始装备部署射程150千米的“大地”1型导弹,而空军和海军型“大地”导弹则于已经正式列装,但是它们的射程比陆军型更远。印度海军为其“苏甘雅”级大型巡逻艇装备了由“大地”导弹衍生而成的“丹努什”导弹,射程在250千米至350千米之间。印度空军则已经开始将其“大地”2型导弹中队由海得拉巴移往位于西部前线的空军基地部署。
五、印度“烈火”导弹
●1.基本概况
印度的“烈火”系列导弹是在slv3运载火箭和“大地”短程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中程战术地对地弹道导弹,有三种型号,即“烈火”1、“烈火”2和“烈火”3,均可运载常规弹头和核弹头。“烈火”1导弹的最大射程为1500千米。“烈火”2导弹的射程目前已达到2500千米,“烈火”3的射程为3500千米。印度政府对现有弹道导弹的覆盖面并不满意,迫切需要发展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目前,印度正在紧锣密鼓地发展射程为12000千米的“烈火”4洲际弹道导弹。“烈火”系列弹道导弹中已经定型的两种型号:“烈火”1型和“烈火”2型正在生产中,已经可以装备作战部队。
●2.导弹试射
2002年1月25日射程为700千米的“烈火”1型弹道导弹首次试射,2004年部署。1999年4月11日射程为2000千米的“烈火”2型中程导弹首次试射,2004年开始在335导弹大队服役。1999年,印度开始研制射程3500千米的“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2006年7月9日首次试射,两天后印度导弹发展局宣布导弹中途坠毁。2007年4月12日,“烈火”3型导弹试射成功,但未公布试验细节。
●3.性能数据
导弹长度:15米(“烈火”1);20米(“烈火”2);11米(“烈火”3)
导弹直径:1米(“烈火”1和“烈火”2);2米(“烈火”3)
发动机:单级火箭(“烈火”1);两级火箭(“烈火”2、“烈火”3)
飞行速度:能达到5~6千米/秒“烈火”2
飞行高度:90千米
飞行距离:约700千米(“烈火”1);约2500千米(“烈火”2);约3500千米(“烈火”3);达6000千米(“烈火”4)
载弹:可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有效载荷700千克(“烈火”2);可达1000千克(“烈火”3)
制导:惯性
发射方式:在固定或移动的发射平台上发射
六、中国台湾“青蜂”导弹
●1.基本概况
“青蜂”导弹是中国台湾研制的第一种近程单级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是中国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于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技术力量的帮助下研制而成的。“青蜂”导弹是参照美国的“长矛”导弹而设计的,1979年完成设计,1981年10月在中国台湾“辛亥双十庆典”活动时首度亮相,1983年开始服役。
●2.系统特点
“青蜂”导弹是一种技术比较落后的单级近程战术导弹。
一是命中精度较低,为150米(圆公算偏差),这主要是由于其采用了主动式低成本简易惯性制导方式所致,按精确制导武器的标准,精度应在千分之一范围内,即“青蜂”命中精度应小于130米。
二是毁伤能力低。弹头重量轻,种类单一,只能杀伤暴露在地面上的目标,对防护能力较强的装甲目标和地下工事目标毁伤效果差。
三是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剂为抑制性红色发烟硝酸,约500千克,燃烧剂为偏二甲肼,约200千克。这两种推进剂在工厂生产时就预先包装在两个圆筒形储箱内,可密封储存5年以上(称为预包装推进剂)。目前这种液体型近程战术地对地导弹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淘汰。与同样性能的固体导弹相比,“青蜂”结构较复杂,发射重量大,可谓“又大又笨”。
四是该弹连续发射时间间隔较长,无突防措施,飞行速度较低,易被拦截。值得指出的是,“青蜂”导弹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有一定的机动作战能力。目前台湾军方以营为单位,将“青蜂”导弹配属于中国台湾陆军炮兵部队,共配置导弹发射架超过40部,导弹数量100枚左右,主要部署于金门、马祖地区。2005年,发射架增加到50部,导弹150枚。
●3.性能数据
导弹全长:6米
导弹直径:0.6米
翼展:1.625米
全重:2549千克
弹头重:450千克
发射重量:1500千克
动力装置:可储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射程:130千米(最大);60千米(有效)
最大速度:0.9马赫制导方式:惯性和主动雷达
弹头种类:常规高爆弹头
命中精度:约150~300米
发射方式:固定阵地发射
机动方式:拖车牵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