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军区粉碎了日寇投降前的最后一次大扫荡,进入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的新阶段。赵兴元归队后,除了参加战斗以外,还参加部队开展的整风、尊干爱兵、大生产和整训练兵等一系列活动,受到了各种锻炼,因为表现突出被提升为连副指导员。1944年夏天,随全团从沂水移防到沂源县,参加了敌伪汉奸制造的无人区的开发工作。
“无人区”是汉奸吴化文部队欠下的一笔血债。沂源县的越庄、薛庄、于家大庄一带因为吴化文的部队到处抓兵、要粮、搜刮钱财,处处抢修工事、修据点,搞得民不聊生,村子里几乎看不到男青年,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孺,整个地区形成了“无人区”。由于汉奸长期驻扎,使群众传染上疥疮、梅毒等一些病毒,加上当时无力治疗,病死的很多。病魔缠身使大部分人丧失了劳动力,田地一片荒芜,群众无粮可吃,村外的树皮树叶都被扒光了,连树根都挖出来吃了,人们到处去找野菜来充饥,一个村子没剩几个人。相信解放区好的群众都向解放区逃荒去了,地主和有钱人大部分跑到敌占区,还有人被抓去当了伪军。
赵兴元的工作队进驻的是沂源东北部的于家大庄,这个庄原有800多户人家,工作队刚到的时候只剩下了十几户,老百姓的院子里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到处都有野狼,村里村外被野狼啃得到处都是死人的骨头。开始死了人老百姓还向外抬,埋一埋,后来死的人太多了,就停放在院内,无力处理,一家老小就死在一个坑里,都腐烂成了一摊血水,一进门臭气难闻。工作队一进村,就看见六七个光着的小孩,饿得皮包骨头,挺着浮肿的大肚子。听说来了八路军,留下来的老百姓都走到村口来欢迎,没有锣鼓,就拿着破锅片敲打。赵兴元看到这些情景忍不住掉下同情的眼泪,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群众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团政委李伯秋把工作队员集中起来,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和教育大家如何开展群众工作,还专门讲了赵兴元的战友刘向路同志到煤矿井下,整天泡在水里,腿脚都泡烂了,坚持做工人工作和搞**的经验,要求工作队员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恢复无人区正常生活,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传染病,与群众同吃同住,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无人区变成解放区,变成革命根据地。赵兴元目睹无人区的惨状,听着李政委语重心长的话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到自己又要经受一次新的考验,即将面临着一场新的战斗。他表决心说:“政委,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按照**员标准去完成新的任务
工作队首先和群众建立感情,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是叫老百姓有东西吃,不能再饿死一个人。赵兴元和工作队的同志带来些菜种子,还带上了十多斤黄豆,在群众的房前屋后拔净蒿草,种上各种蔬菜,蔬菜长得快,没多久就可以食用。群众吃上了工作队和他们一起种上的青菜,一传十、十传百,都跑来跟工作队要菜籽,想法把菜种上。赵兴元会做豆腐,他把豆子磨碎做豆腐,用豆腐渣和野菜、蔬菜做成小豆腐,挨家挨户地往老百姓家里送。
为了防止瘟疫流行,工作队深埋尸体,打扫卫生,用土洋结合的办法为百姓治病。赵兴元认识中草药,经常采来药熬好给患肠炎的群众喝,叫身上长疥疮的百姓在干柴上烤痒皮肤,把手榴弹中的弹药取出来,里面有硫磺,涂上去,后来,又训练当地卫生人员,自制生理盐水消毒、消炎。
为了彻底解决“无人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工作队大力帮助群众生产自救。他们为百姓提供种子,拉车送粪,并自制犁杖,八个人拉一犋、十几个人拉一犋,很快把荒地种上庄稼。团政委李伯秋还兼任区党委书记,在区党委的领导下,工作开展得更顺利了,很快就有了解放区的气象,群众自发地喊出了“**万岁”、“**万岁”的口号,唱起“东方红,太阳升”,“解放军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过上了新生活。逃荒在外的人闻讯回来了,赵兴元工作的于家大庄半年后增加到80多户,不久,又成了一个有二三百户人家的村庄了。
开发“无人区”工作后期,赵兴元又接受了新的任务。因为敌人还控制着沂源县北面的胶济路,并不断地对新区进行袭击和破坏,赵兴元工作队的工作重点又放到宣传教育和发动群众建立民兵组织,建立基层政权,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对敌斗争上面。
他动员老百姓说:“八路军是抗日的军队,人民的武装,老百姓不当兵就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财产。把民兵组织起来,就不怕鬼子,不怕汉奸,更不怕土匪和顽军
赵兴元会唱歌,会教歌,会指挥,唱歌是一把好手,他教连队唱歌时能招来不少群众,门里门外都站满人了,年轻妇女躲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偷着学,大家唱得热火朝天。
教着“我们是民兵,我们是武装的老百姓……”这些歌,赵兴元训练了三期民兵,一期半个月,每期一百三四十人,共有130多个村子的民兵骨干和村支部书记、村长、武委会主任等人接受过他的训练。以至于他后来走到哪个村子,哪个村子都有人上前打招呼,他与许多民兵和村干部成为了好朋友。后来,许多民兵要求参加八路军,不用动员就掀起了一个参军**,赵兴元训练的民兵有的干脆就赖在他住的地方,不走了,非要跟着他当八路军不可。
赵兴元训练民兵内容很广泛,从思想教育、战术知识到杀敌本领、组织纪律,他都要讲到、讲好、演练到,他认真备课、耐心讲解、亲自示范,很受民兵欢迎。特别是他对地雷战的一套战术很有研究,会根据各种地形、地物埋设地雷,进行伪装,地下是地雷,地表面伪装上人的脚印、牛和马的蹄子印。他还手把手地教会民兵如何挖陷阱,如何布地雷阵,如何制作和使用踏雷、拉雷、石雷、滚雷、电雷等各种地雷,并运用到实战中,给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保卫新区的胜利果实。解放后,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山东军民用地雷战与日本鬼子作战的影片,其中,发动和教会民兵如何使用地雷、开展地雷战的八路军干部,就是赵兴元这些工作队员的真实写照。
开发“无人区”的任务完成后,根据战争发展的需要,上级命令赵兴元到沂源县草阜西边,发动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一个临时飞机场,准备在日本投降后迎接苏军降落和接受装备,任务十分紧迫和艰巨。
虽然任务重、时间紧,赵兴元却一点也不慌乱,因为他在沂源训练过民兵,各村都有民兵骨干和熟人,他相信群众的觉悟,也相信八路军的号召力。果然,他向村干部和乡亲们一说,各村便积极响应,一个晚上动员出3000多人。老百姓自带小推车等工具,自带干粮,住进自己搭起的草棚子里,在赵兴元的带领下昼夜奋战。要修飞机场的田地上麦子刚刚秀穗,不用他做工作,老百姓二话不说,忍痛踏平,毁掉,三天三夜在上面修成了一个飞机场,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出乎上级的意料。赵兴元很欣慰,因为从这件事中,他看出了群众对**和八路军的真心拥护和热爱,也认为这是群众在关键时刻,用实际行动对自己这一段开发“无人区”的工作表示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