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两天的心情特别好,去年年末开始的屯田政策,现在已经小有成效,他相信,等到了秋天,自己必能大有收获。从现在开始,基本上可以保证士兵们不饿肚子了。回想起前两年,只顾着四处打仗,实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就只能吃人肉干的日子,曹操想想都后怕。不过,他怕的倒不是吃人肉这件事情的本身,而是怕如果连人肉都没得吃了,那该怎么办。不过现在,这事不用再操心了。
肚子吃饱了,就有时间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曹操找来了荀彧,商讨了一下正在发生着的天下大事,顺便聊聊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现在,兖州的叛乱已经扫平;吕布、陈宫被赶去徐州,投奔了刘备,驻军在了小沛;张邈在去求袁术救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他的弟弟张超和他的家族都已被夷灭;袁术正与刘备对峙在盱眙、淮阴一线,似乎对夺取徐州很有信心;刘备刚刚接受了徐州牧的印绶,便引来了吕布这只狼和袁术这头虎,正揪心着;孔融在青州北海,既不能抵挡黄巾,又不能抵挡袁绍的长子袁谭,估计要不了多久,他的青州必定会被袁谭夺去;孙策用玉玺换了袁术的三千兵马,正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刘表已经控制了整个荆州,虽然表面上很风光,但内忧外患,暗流涌动;天子已经抵达了闻喜县,离开洛阳不远了,但是由于洛阳已经破败不堪,如果现在回去,天子必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在张杨等人的建议下,天子暂时留在了闻喜县,等过几天,选一个好日子再正式回去。
荀彧劝曹操趁现在这个自己还比较空闲的时机,将天子奉迎到许县,曹操立刻采纳了这条建议。为了保证能一切顺利,有些事情必须要暗地里早早地安排,例如:必须要与朝中的某些士大夫交好,比如董昭、钟繇;必须要与天子身边的某些掌兵大将交好,比如董承;必须要与某些地方诸侯的下属交好,比如张杨的部下杨丑。
两人商谈了一圈周边的大事,自然而然的把话题转移到了袁绍与刘和、张燕在幽州的这场战争上来。
“你说,袁绍与刘和、张燕在幽州范阳的这场战争,谁会赢?”曹操眯着眼睛,向荀彧问道。
荀彧眨了眨眼睛,思索了片刻后,说道:“袁绍占了冀州,地广兵强。手下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看似强悍之至。不过,袁绍虽然兵多却军法不严,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颜良、文丑乃一介武夫,不足挂齿。若是明公现在与袁绍对决,我敢说,明公必胜。但是那刘和……”
“那刘和又怎么了?”
“那刘和怀揣天子诏书,潜出武关。却先后被袁术、袁绍两兄弟软禁了四年多,直到去年年末,借着他父亲的旧部要为他父亲报仇的机会才月兑离了袁绍。按说,像这种人物,即使有些胆略,也不足以成大事。但是,自从他月兑离了袁绍后,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围灭了公孙瓒,随后又成功策反了麴义,联合了张燕,以疲弊之师正视袁绍的大军,用计谋在沙场上先后砍了颜良和文丑两员猛将,这真的超乎了我的预料。
“明公手下有谋臣猛将数十人,部曲队什都是在各地转战多年而筛下的精兵勇士,所以我才敢说明公必胜,但那刘和并没有如同明公一样的优势。他掌兵才不过数月,手下的鲜于辅、齐周、阎柔、赵该、尾敦等人也都算不上是一流的智臣良将,只有麴义算是个人物,但他也只是刚刚才投靠了刘和,在这种状况下,刘和还能从容地攻破公孙瓒的易京群楼阵,逼死公孙瓒,紧接着,就联合张燕,带着疲弊之师继续与袁绍周旋,这样的手段,即使是我,也不敢想象。
“如果这一切都是刘和事先已安排好的计划,那么袁绍必定不是他的对手,别说现在在范阳的这场战斗,或许用不了多久,河北之地便尽归了刘和也说不定。”
“文若之言,正如我所想!”曹操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这一次,本初遇到一个强劲的对手了。你觉得,现在我们是否需要做些什么吗?我们是帮本初?还是帮那刘和?”
“不!我们谁也不帮,静观其变!”
“哦?”
“虽然这一次,几乎可以肯定刘和能赢,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万一袁绍走了好运,赢了刘和这一场也说不定。不过无论谁输谁赢,范阳的这场战斗,谁都不能将对方彻底消灭。如果袁绍赢了,刘和依然可以凭借幽州的蓟城和渔阳与袁绍再斗几年,实在不行,他还能逃入黑山去找张燕;如果刘和赢了,袁绍则还有邺城,还有青州。对于我们来说,最好他们两家能够长期争斗下去,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先把中原地区的事情处理干净。所以,我们现在谁也不帮,等这场战斗的结果出来了之后,再作决定。
“当然,从长远来看,他们之间的争斗不会拖得太久。刘和不是公孙瓒,从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上来看,他非常能忍,但只要抓住了机会,一出手便是敌人的死穴。所以我相信,要不了几年,刘和便能打败袁绍,统一河北之地。其实,说实话,我还是希望统一河北的是袁绍。至少我们和袁绍打了这么久的交道,知道他的脾气和弱点,知道他的兵马和部下,但对于刘和,我们了解的太少了。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刘和成了我们的敌人,那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将不是他的脾气和弱点,也不是他手下的兵将或控制的地盘,而是他手上的那道天子在初平二年给他的勤王诏书!虽说天子颁布这道诏书的目的是为了对付董卓,而现在董卓已死,天子也就要回到洛阳,好像没了用处,其实不然,这道诏书本身就有着“清君侧”的威力,其威力之大,让人难以想象。”
“照你这么说,岂不是那刘和可以凭借着那道诏书,肆意攻击天子身边的大臣?”
“正是如此!所以当他有了兵马,有了地盘后,再有这道诏书,便几乎无敌天下了。如果他只是个平庸之辈,那么,即使他有了兵马、地盘和诏书,也没什么关系,但现在看来,这个人不简单啊。……”
“既然这样,我们为何还要去奉迎天子。把天子迎来了之后,岂不是要被他当了靶子?”
“不!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把天子早些迎来。这样的话,他手上有诏书,我们手上有天子,他可以清君侧,我们可以令不臣,势均力敌。”
“如果我们想办法把他手上的那道诏书毁去,……”
“没用的。只要刘和活着,那道诏书就存在。事实上,我一直怀疑那道诏书应该早已被袁术或者袁绍毁了去,又或者,那道诏书甚至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但只要刘和足够聪明,他必能将这个故事发挥到极致,到了那个时候,诏书是否存在,诏书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等我们迎来了天子后,请天子下诏,将给刘和的那道诏书作废不就成了?”
荀彧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看了一眼曹操,苦笑了一下。曹操立刻就明白了荀彧的意思,连连感慨自己一时着急,犯了糊涂。曹操的确是急糊涂了,先不说天子是否愿意下这样的一道诏书,将前面给刘和的那道作废,即使天子愿意,也完全照做了,那又怎么样,刘和依然可以高举他手上的那道诏书,说天子是被迫所为,他依然可以振臂高呼“清君侧”这三个字,向任何对他有威胁的敌人施展力量。
“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曹操非常不甘心。
“不!趁他现在正忙于应付袁绍,他的羽翼还未丰满,我们应该多派些暗探埋伏到他的身边。平时可以递个消息,通个情报,紧要的时候也能有个助力。如果这些人中间能有一两个进入到他的权力中枢,成为他身边的近臣,那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离刺庆忌?!好计!不过,派谁合适?”曹操笑着拍起了手。
“用不到那么血腥,演过了头反而适得其反。”荀彧笑道,“我们只需派一些没什么名气,但有能力的小人物过去就行。另外,我还有件事情没有想明白。”
“哦?什么事情竟然连你也想不明白?说来听听!”
“就是那个至今还躲在徐无山上的田畴。他曾发誓要为刘虞报仇,可却一直不见其行动。直到公孙瓒死了,也不见他露面。此人以德义而名,与臧洪、陈容、张超齐名,按理说,不至于如此。”
“这么说,的确有些奇怪。”曹操捋着胡子,想了想,“不过无妨,让我们派去埋伏的那些人多加留意此人便是。”
“也只能这样了。”荀彧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