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一个人在帐中喝着酒,想着未来,但有人却以为他受到了什么刺激,一个人在帐中喝闷酒。这个人就是甄宓。虽然天已经黑了,但甄宓还是决定去探望一下刘和,万一他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自己还能开导安慰他一下。
甄宓走进刘和帐中的时候,刘和已经有些醉了,看到甄宓进来,刘和傻笑着,举着酒盅,红着脸问道:“你怎么来了?”
看到刘和醉醺醺的样子,甄宓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于是走到刘和近前,缓缓地说道:“尊大人的死,实在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不过,好歹现在水落石出,让我们知道了真正的幕后黑手。公子不必过于伤心,还是该以大局为重。不杀田丰和荀谌的这个决定没有错,正如公子之前所说的,他们都只是小角色,要报仇的话,应该找他们的主人。”
听了甄宓的话,刘和知道她误会了,刚想解释一下,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能说,对于父亲刘虞被下黑手的事,自己一点也不伤心吧。踌躇间,不自觉地又举起了酒盅。
“公子,你不要再喝了!”甄宓一把抢过酒盅,却被刘和反手扣住了手腕。刘和的这个举动完全是无心的条件反射,本想要夺回酒盅,但抓住了甄宓的手腕后,却再也不想放开。
“我需要帮手,你愿意吗?”刘和紧紧地抓住甄宓的手腕,两眼直愣愣地盯着甄宓的眼睛,好像是哀求,也好像是命令。
甄宓不敢直视刘和的眼睛,想要躲开,却又舍不得,红着脸,点了点头。
帐中的气氛越来越暧昧,两个人越靠越近,……
“报告大人,孙礼将军有要事禀告,是否准许入帐?”帐外突然响起了亲卫赵勇的声音,将帐中的两人吓了一跳。赵勇自从赵云处回来后,就被刘和安排在了身边,充当亲卫,虽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带兵冲锋陷阵,但赵勇对于这个新职位还是非常的满意。他知道帐中只有刘和和甄宓两个人,所以特意留了个心眼,拦下了想要直闯入帐的孙礼,并在帐外高喊了一句。
“来的真不是时候!”刘和放开了甄宓的手,心里不断地咒骂着。而获得了自由的甄宓则立刻退到了一边,脸颊通红。
在得到了允许后,孙礼急步入帐:“报告主公,田豫将军刚刚派来了信使,说是那袁绍军的张郃和高览投降了我们!”
“什么?你再说一遍?”刘和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郃和高览向我们投降了!”孙礼又重复了一遍,面露喜色。
“信使呢?”
“就在帐外侯着。”
“传!快传!”刘和迫不及待地喊道。
温恢终于见到了刘和,他感觉他似乎只是一个凡人,但他却感觉到他绝非等闲之辈。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信使。”盯着眼前的温恢,刘和缓慢地说道,“告诉我你的名字。”
“在下温恢,字曼基,乃田豫将军帐下的幕僚。”温恢如实相告。他有些惊讶,面前的这个看似普通的人物,怎么一下子看出了自己与普通的信使的不同。现在,他对面前的这个凡人有了些许的好感。
“温恢?温曼基?”刘和将这个名字在心里反复念了几遍,突然灵光一闪,“啊!温曼基!原来就是他!”刘和终于想起了这个名字,他就是被《三国演义》所忽略,却在《三国志》上有记载,曾预料到关羽将会趁着水势上升之利进军樊城,给守樊城的曹仁带来巨大压力的,与刘馥、司马朗、梁习、贾逵、张既齐名的,被陈笀评为当时所有州刺史中“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的典范。
可温恢怎么会成为了田豫的幕僚?刘和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他让温恢在仔细讲述了张郃和高览如何投降的事之后,又让他讲述了自己如何成为了田豫的幕僚的事。听完了温恢所述,刘和惊喜,人才啊,没想到就这么简单的投入到了自己的阵营;同时,他又感到了一丝惊恐,在不知不觉中,由自己的穿越而引起的蝴蝶效应早已经开始了!
刘和没有让温恢立刻离开,而是将他留下,促膝长谈了一番。
谈话间,刘和问温恢:“我受天子所托,来幽州请父亲的兵马入京勤王,可路上先后遇到了袁术、袁绍的阻挠,而父亲也在此期间因故而被公孙瓒所害。半年前,幸有父亲的旧部举兵,以为父亲报仇的名义,将我从袁绍处救出,现在,我们刚刚消灭了公孙瓒,击退了袁绍,下一步该怎么办?”
温恢对此早有准备,胸有成竹地答道:“我有上中下三策。”
“愿闻其详!”
&
nbsp;“举勤王之旗,率得胜之师,趁袁绍新败之机,一鼓作气,攻下邺城,迎天子还都,此乃上策;占幽州之地,承令尊之威,上奉天子,下抚百姓,积钱粮,练兵马,待天下之变,挥师南下,此乃中策;凭借幽州西部六郡之力,蚕食并冀,北灭公孙度,威震乌桓、鲜卑、匈奴等外邦,做一个逍遥诸侯,此乃下策。”
“这么看来,我只能三选一了?”刘和笑了笑,又问道,“那么我该如何对待乌桓、鲜卑、匈奴等外邦?”
“恩威并重,离间分化。”
“我该如何对付公孙度?”
“如果主公取上中之策,则须与之交好;如果主公取下策,则须与之速战速决。”
“你建议我采用何策?”
“上中之策皆可,下策无宜。”
“好啊!”刘和笑道,“你说的不错,不过我想上中下三策都取了,你可有良策?”
“这个……?”温恢愣住了,他觉得自己的上中下三策相差甚远,怎么可能同时都做到?难道主公可以?现在,他已经感觉到,这个似乎是个凡人的主公有些不平凡了。
看到温恢一时答不出来,刘和又笑了:“年轻人,不错,思路清楚,不过还需要一些历练,也需要更多的了解一下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况。你不要回去了,就待在我的身边,专门为我出谋划策,如何?”
“我之所愿。”温恢喜上眉梢,但却又犹豫道,“不过我已经答应了田豫将军,成为他的幕僚。”
“你在田将军帐下大材小用,这事我会亲自对田将军说的,你就安心留下吧!”刘和摆了摆手,让孙礼给温恢安排了住处。
等温恢和孙礼走后,甄宓问刘和:“公子,你是如何看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信使的?”
“这个人很年轻,眉宇之间透露着不凡;他在向我行礼的时候,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似乎是在观察我;最重要的是,他的手很白女敕,是一双读书写字的手,而决非行伍之人。”刘和笑着答道。
“公子观察得可真仔细!”甄宓也笑了。刘和所说的这些,她也注意到了,本准备找机会提醒刘和,却不想刘和自己发现了。
“那么,你又如何认为他缺少历练?”
“年轻人,看了几部兵书韬略,就以为自己可以安邦定国,指点江山了,但一个成熟的谋士是不会给他的主公做选择题的。他们在出谋划策之前必然会对各种选择将要遭遇到的后果有所预料和判断,而自己则必定有一个全盘的计划。这个温恢给了我上中下三策,又告诉我可选取上中两策,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想好该如何是好,而他更没有对他自己所提出的三策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估计。所以,我认为他还不成熟,还需要历练一段时间。但是,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刚刚加入我军,还不了解我军现在的情况,所以,我才让他留在我身边,我相信,这个年轻人的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甄宓本以为温恢所说的很有道理,可听了刘和的话,便觉得刘和所说的更有道理。不过,她还有一个疑问:“你刚才说,你想上中下三策都取了?你能办到吗?”
“办不到!”刘和回答得很干脆,这让甄宓愣住了。不过,没等甄宓继续问,刘和主动解开了她的疑惑,“其实,这个温曼基的上中下三策看似矛盾,实则相通,去掉那些不可能做到的和不可能去做的,剩下的就是我要去做的事。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认真去面对,不可以分什么上中下。”
看着甄宓瞪得大大的眼睛,刘和喝了口酒,继续道:“一鼓作气,攻下邺城,我当然想,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不小。袁绍虽然新败,可其根本并未动摇,而我军尽管新胜了一场,但将士们早已劳累,整军备粮、犒赏有功、安抚新降,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轻易不得。邺城是袁绍的大本营,坚不可摧,短期内攻不下必将受其拖累,所以上策不可取。不过,勤王之旗则是要举的。
“占幽州之地,待天下之变,挥师南下,这话不对。我现在手里就只有这半个幽州,若说实力恢复,定然不及袁绍,天下的事情难以预料,时不我待啊,所以中策不可取。不过,上奉天子,下抚百姓,积钱粮,练兵马,这些倒是需要做的。
“在北方做一个逍遥诸侯,这的确是下下之策,如果我选择了这个,估计那个温恢立刻就会对我失去信心,早晚改换门庭。不过,蚕食并冀,交善公孙度和乌桓、鲜卑、匈奴等外邦,这些还是需要考虑的。”
“那么,公子的意思是?”甄宓似乎越听越糊涂。
“一句话,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刘和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