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1)

作者 : 牧之

◆人们为什么会帮助毫无关联的人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特大海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发生后,各个国家纷纷慷慨解囊,为这些受灾的国家送去了大量的物资和钱财。不长的时间,全球援助总额就达到了30亿美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级强震,伤亡惨重,灾难发生后,各方人士和机构便积极组织捐助,中国本土人民和国际人士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人们为什么要帮助那些毫无关联的人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便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解释:

利他主义:纯粹为了使他人获益,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安全和利益。

利己中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某些人之所以帮助他人,是为了得到回报和报酬。

集体主义:为了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妇女联合会、政党等的处境。

规则主义:支持道德原则:有些人做亲社会行为是因为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e威尔逊认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在蜜蜂中,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这说明,工蜂虽然死了,但它却增加了峰群生存的机会。威尔逊同样认为,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须学习的。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这会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并有助于人们从友谊中获取很多的快乐。

亲社会行为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互帮互助的现象,这对于维护与促进整个人类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当一个地方遭遇自然灾害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志愿者都奔赴那里,去帮助那些身处苦境的人,哪怕自己的利益会遭受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为什么平时和善的人也会枪杀公司同事?

在交通拥堵的马路上,你常会听到脾气火爆的司机口出恶语,看到那些被困在公交车上的上班族与人产生口角之争,在这种情境里,由于遭遇了“困在马路中”的挫折,很多人都出现了严重的暴力倾向,易于做出攻击他人的举动。人们在遭遇挫折后,攻击他人的意向会明显增强,这便是“挫折—攻击假设”理论的核心内容。比如说,当儿童要求家长为自己购买新玩具的愿望落空后,他们便常常会拿家中的宠物和旧玩具出气,显现出攻击他人的动机和行为。

1939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j多拉德和n米勒等五人在《挫折与攻击》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设”的概念,他们认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挫折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某种形式的挫折存在为先决条件。该假说将挫折定义为“目标反应的受阻”。至于挫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攻击行为,则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反应受阻引起的驱力水平

2、挫折的程度

3、挫折的累积效应

4、所着攻击反应而可能受到的惩罚程度

不过,挫折并不总会导致攻击行为,如果挫折是出于无意,引起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比较低。比如说,一个孩子不小心把菜汤撒在了大人的身上,对于大多数成人而言,他们并不会对孩子采取暴力行为。但是,如果一个人遭受挫折是源于有意的行为,受挫折方多会采取攻击行为。

2008年年末,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的时候,一名在美国加州硅谷工作的华人工程师吴京华在被裁员数小时后,返回了公司,开枪打死了三名公司负责人。然而当警方向吴京华的邻居调查其行为人格时,邻居对吴京华给予了如下评价——和善而沉默寡言的人。由此可见,在这起枪杀事件中,吴京华所遭遇的事业挫折是其采取枪杀举动的主要诱因,这也说明了,在人们的攻击行为中,挫折常常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唆使角色”。

针对攻击行为,心理学家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温度和攻击行为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夜间或凌晨的几个小时(也就是说,晚上9点到凌晨3点中,温度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较明显。心理学家解释说,晚上9点到凌晨3点,由于人们没有工作和其他责任的束缚,更容易释放自己的性情。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们暴力犯罪多发生在夜间了。

◆卧底警察的心理困扰

菲利普津巴多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监狱会成为一个暴力经常发生的地方,这难道是由囚犯的特征造成的?或者应该归咎于监狱自身腐朽的制度结构?

为了找到答案,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模拟监狱,他征募了一些性格鲜明的年轻自愿男子,他们之前没有任何犯罪前科,并顺利通过了“正常”心理学测试。他们随机指派一半的年轻男子扮演囚犯角色,另一半人则充当警卫。他的实验计划持续两个星期,细致地观测这些自愿者在监狱中的角色产生的交互影响。

模拟监狱的群居关系变得十分恶化,在第一个晚上,囚犯们开始发生反抗,警卫在囚犯的不顺从下感受到了威胁,很难进行镇压。他们开始研究如何训练囚犯的方法,比如:随机性进行光身检查、减少洗浴特权、语言辱骂、剥夺睡觉权力以及扣发食物。

在压力之下,第一个囚犯开始“爆发”,在之后的第一个36小时,他发出内心大声尖叫着,在6天之内,其他4名囚犯也跟随了他的领导,很快大家都进入一个新的角色,而并未意识到这仅是一场游戏。甚至津巴多自己意识到被这种腐朽的心理学状态所侵蚀,后来他意识到这些囚犯有可能真实地进行一次越狱,同时他试图接触真警察寻求帮助。此时,津巴多发现许多事情都已失控。仅仅度过了6天,之前快乐单纯的大学生通过实验竟变成了愠怒的囚犯和残酷成性的警卫。

第七天早上,津多巴召开会议,并且告诉每一个人解散回到家中。囚犯被释放时感到明显的轻松自如,而那些警卫却显然不安。他们已完全喜欢上自己新的权力,并不希望放弃。

这便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津巴多坦言:“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监狱角色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在香港电影《无间道》中,梁朝伟所饰演的卧底警察陈永仁因为长期混迹于黑社会中,日常的行为在无意识中出现了明显的黑帮分子的特征——而这种行为表现与其卧底的目的并没有任何关联——陈永仁为此饱受心理困扰,他不知道该如何挣月兑出卧底角色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控制——借助监狱模拟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很容易解释陈永仁遭遇心理困境的原因——与其说我们塑造了角色,还不如说角色塑造了我们。

◆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对于大对数中国人而言,孟母三迁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孟子在童年时期,父亲便早早地过世了,孟子的母亲始终守节而没有改嫁。最初的时候,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这一切后,决定搬离这个地方。随后,孟子的母亲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一个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住到市集后,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了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母亲看到后,便决定再次搬家,因为她认为这不是一个自己的孩子成长的地方。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孟子的母亲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母亲非常满意,她觉得终于找到了适合儿子成长的地方。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最新章节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全文阅读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