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2)

作者 : 牧之

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几次三番搬家呢?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塑造和兴趣取舍果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吗?心理学中的“场化效应”证明孟子母亲的选择确实是明智之选。所谓的场化效应就是由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个性特征,但是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后,便会被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自身不具备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比如,有的人本来对赌博并不感兴趣,但是当置身于赌场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赌博人群;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当参加一个气氛比较热烈的演唱会时,也会像那些疯狂的歌迷一样,与他们一起呼叫、高喊。

关于场化效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如下解释:

一是集体意向说。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群体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们接受社会传染,并模仿他人行动,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

二是精神感应说。它认为同一群体的人,集中注意于同一个对象,很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举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不怕受到惩处,当然,人们也往往认为群体的要求总是对的。

三是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其实质是模仿。社会学家布鲁迈是这一理论解释的提出者,他对社会传染进行研究后,指出:“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

四是循环反应说。它认为主要是循环反应过程导致了“场化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传染,导致大家趋同一致化。比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便会导致更多的观众喝倒彩扔东西,行为从个人波及到群体。

五是责任扩散说。它认为置身于群体之中,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时胆小、怕事、保守的人便会做一些一个人不敢做的事。

六是从众说。它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压力,如果个体不按群体规范行事,便可能被群体其他人员冷落、责难、孤立,为了避免这些恶性境遇,个体便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举动。

◆公众为什么对受害者见死不救

某些新闻媒体曾经刊登过这样的事件,在公众场所,一名女子遭到了不法分子的侵害,但是周围的人们却没有为女子提供任何援助,任其身心遭受不法分子的蹂躏。针对诸如此类的社会事件,很多人都义愤填膺地指责公众的麻木不仁,哀怨社会道德的沦丧。那么,这类社会事件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社会心理因素呢?心理学家曾经对此类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将公众对受害者见死不救的现象定义为“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的研究始于一起发生在美国纽约的暴力事件。

1964年3月13日夜晚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归家的途中,遇到了意欲行凶之人,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顿时,附近住户纷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被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再次来到了朱诺比白的跟前,女子再次喊叫,附近的住户再次亮起了灯,凶手仓皇逃跑。就在朱诺比白以为逃过了一劫,坦然地回到自己的公寓上楼时,凶手突然出现,朱诺比白拼命地叫喊,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人到窗前观看,但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结果朱诺比白死在了楼梯上。心理学家对这一社会案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将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时往往采取退缩的态度。当看到朱诺比白身处险境的时候,每一个邻居都认为即使自己不出手相救,肯定会有其他人来挺身而出,结果导致所有的人都只是若无其事地倚窗相望,朱诺比白猝然死在了凶犯手下。

假设另外一种情境,朱诺比白明确向某个邻居发出了呼救的信号,她叫喊着某个邻居的名字,请求他帮助自己报警或者赶走歹徒——在这种情况下,朱诺比白获救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因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因而,如果你确实需要某个人的帮助,为了避免“旁观者效应”,你应该明确地把自己的请求传达给具体的人,让对方确知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当一名快餐店的被试离开餐桌前,如果他请求特定的一个人为自己看管皮包的话,“小偷”(实验者的同谋)把皮包拿走后,那些委托人都对“小偷”的行为做出了行为反应。在第二种情境中,被试离开前仅仅对别人问了一句“你有时间吗?”,结果,这些人只是无动于衷地看着“小偷”把皮包拿走。

◆为什么脏乱差的城市犯罪率较高?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在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停在了不同的两个社区,其中一个社区是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区,另一个则是治安相对不太好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特意摘掉了车牌,打开了顶棚,结果一天不到,汽车就被偷走了。而停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后仍然完好如初。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汽车就无踪无影了。根据这个实验的发现,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破损的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慢慢滋生繁荣,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因此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政府希望降低犯罪率,首要的举措就是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滋生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布拉顿就任纽约市警察局长。为了有效地遏制犯罪,布拉顿对纽约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大力度的改善。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随着环境的改善,渐渐地,纽约成为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社会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进入一个陌生的场所后,如果对该场所的规则不甚了解的话,就会暗暗地模仿其他人的举动,以免自己做出超乎规则的举动,遭到他人的嘲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便是一种“从众行为”。所谓的“从众行为”,就是对于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情境,或者自己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的场合,为了避免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合时宜,招致他人的取笑,很多人一般会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观点和做法,以致所有的人都采取了同样的行为。

谢里夫穆扎法是美国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与自主运动效应有关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要求参与者判断一个光点的运动量,该光点出现在一个全黑的背景上,没有任何参照点,虽然它实际上是静止的,但看上去是运动的——这便是称之为自主运动效应的知觉错觉。在最初的时候,谢里夫让参与者单独做出判断,个人判断的差异很大。然而,当参与者被召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判断时,他们的判断就趋向一致。他们一致认为看到光点朝着同样的方向移动,并且移动量也相同。随后,谢里夫让参与者结束集体观看之后,独自回到同样的暗室,让他们重新判断光点是否移动,实验发现他们仍然遵从刚刚形成的群体规范。

人们之所以会从众,有时候便是受到了信息性影响,所谓的信息性影响,便是希望准确无误地了解特定情境下的正确的反应方式。就像那个古老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所阐述的那样,虽然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皇帝穿着的衣服,但是他们不确定其他人是否看到了皇帝的新装,如果自己说没有看到衣服,便会被视为愚蠢的人,于是每一个人都追随其他人的观点,一致赞不绝口地说皇帝的新装多么美妙绝伦。

所以,一个人越见多识广,对于自己的观点越自信,便越不容易被群体的力量所征服,从而成为一个有见解的人。

同时,在实验中还体现出这样一种现象,群体解散后,那些参与者独自回到暗室后,仍然遵从既已形成的群体规范,这正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是怎么形成的。因为随后的研究发现,关于自主运动所形成的群体规范在一年后的测试中依然存在,即使最初创立规范的小组成员都离开后,最初所形成的关于自主运动的观点仍然经过几代的小组成员传递下来。通过这个实验,你便会明白那些传统规范为什么至今仍然操纵着现代人的生活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最新章节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全文阅读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