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三只猎狗追逐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一个洞穴;突然,从洞穴里窜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跳上了一棵树;三只猎狗紧追不舍,尾随而至;兔子在树枝上没站稳,掉了下来,正好砸晕了正仰头观望的猎狗;于是,兔子顺利逃月兑。
故事讲完,台下许多学生便提出了各自的疑问:“兔子怎么会爬树呢?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呢?”
“这些问题提得都不错,显示了故事的荒诞教授说完,沉默了好一阵;等学生们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时,他有些失望地说:“可是更重要的,你们却没有问——猎狗当初真正要追捕的是什么?土拨鼠哪儿去了……”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别的诱惑,错过了最初追求,最后落得一无所有。
还有一个小寓言故事: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相同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
一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一经确立之后,就要心无旁骛,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每一个人都希望找寻到各自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阻碍人们走向成功的,往往不是艰难困苦,而是一路上太多的诱惑。在这些诱惑的左右下,一些人渐行渐远,最终偏离了最初的人生规划,南辕北辙,甚至迷失了自己。
当然,仅仅有目标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大家都听说过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它只顾贪多,最后走出玉米地的时候,腋下没有剩下一个玉米。
§§§第六节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几个年轻人一同外出度假,在海边他们看见一栋5层的小旅馆,他们决定在这家旅馆过夜。
旅馆的门童向他们解释道:“我们一共有5层楼,你们可以一层一层地走上去,一旦觉得某一层的设施令你们满意,你们就可以停留下来。为了帮你们做出决定,我们在每一层楼都立了块告示牌,上面写明了这一层都有些什么。但是要记住,一旦决定住某一层,就不能再反悔
年轻人听明白这规则后,都很感兴趣,他们走进了旅馆。
在第一层楼,他们看到告示牌上写着:“这里的房间床板都很硬,地毯也是旧的,而且没有上门早餐服务看了这个,年轻人哄笑起来,他们毫不迟疑地向楼上走去。
第二层的告示牌上写着:“这里的房间还好,床板不太硬,地毯半新,但没有上门早餐服务这个当然也没能留住几个年轻人的脚步。
他们行进到第三层楼,告示牌上写的是:“这里的房间很舒适,床很软,而且还有上门早餐服务,唯一不足的是地毯有些旧了
这个看起来不错,年轻人讨论着,可是上面还有两层楼呢。于是,他们还是放弃了。
到了第四层,这一层的告示牌上的内容几乎是完美的:“这里房间舒适,所有用品都是新的,并且,明早会有上门早餐服务,我们还会送您水果
这一次,年轻人都非常感兴趣了。他们商量了一会儿,结果却没有达成一致,因为有人还想到第五层看看。
他们终于来到了第五层,然而,他们都傻眼了,这一层空荡荡的,连一个房间也没有,告示牌上写着一行字:“这里没有房间,更不用说一个舒适的夜晚。设置这一层楼的目的只是为了开个玩笑,但遗憾的是,您是又一个被玩笑捉弄的人
我们往往会遇到某种选择的机会,就像这家5层楼的旅馆,每一层都比前一层好,每走一步都可能比前一步得到更多。但是,在你一个劲儿往前冲,争抢着获取最丰厚的礼物时,你学会适可而止了吗?别忘了,有时候,多走一步,不如冷静地站在原地,多想想。
停下来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技巧,就是在一小段可能的时间内“什么事也不做”,在这段时间中你才能再度认清自己,记起自己的方向。
中国的禅宗有一种大智慧,认为人的物欲把人引向了歧途,使人变成了苦役犯。因而它主张祛除**,体味真的生活。禅诗云:“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意思是不为物欲所累便能获得幸福。中国世俗圣贤中也不乏这类觉悟。当年孔子夸奖他的学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说人生命本来的喜悦绝不是贫困所能剥夺的。只要你在幸福来到之时适时止步,幸福就会留在你身边。
以前有个故事,说两个人去拣金子,那个捡了几块就跑的人最后安享天年,那个贪心弄了一袋子金子的人,结果惹来强盗,最后丢了性命。其实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应该学会适可而止。其实哲学里面是有说法的,就是真理过头了必然走向谬误。这样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比如报载四川某大学一个品学兼优的漂亮女孩儿,毕业后到了一所重点中学教高中,课本来教得蛮好,但是她力求完美,结果长期苦恼,得心理疾病,又无人可以沟通,结果自杀身亡。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提到适可而止,意思是凡事不要太过,过犹不及。如同少许的盐可以使菜味道鲜美,但过咸就会觉得苦;少许的糖可以感觉到甜蜜,过甜则会腻。平衡是宇宙之法。任何事物都不能太过,太过就会滑向反面。
§§§第七节贪念诱惑,丧失快乐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穷理发师,他非常快乐,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事,整天笑嘻嘻的。他是国王的理发师,整天陪伴在国王的左右。
国王总是问他:“你快乐的秘密是什么?你总是兴致勃勃的,好像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天上飞。这到底有什么秘密?”
穷理发师说:“我不知道。实际上,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秘密’这个词。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快乐,我赚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后我就休息
后来国王问他的首相——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
国王问他:“你肯定知道这个理发师的秘密。我是一个国王,我还没有这么快乐呢,可是这个穷人,一无所有,却这么快乐
首相说:“那是因为他并未置身于那种恶性循环之中
国王问:“什么恶性循环?”
首相笑了,说:“您在这个循环里面,但是您不了解它。让我们做一件事情来证明这种恶性循环的存在吧
晚上,他们把一个装有99块金币的袋子扔进理发师的家。
第二天,理发师掉进地狱里了。他忧心忡忡地来了。事实上,他整个晚上都没有睡,一遍又一遍地数着袋子里的钱——99块。他太兴奋了——当你兴奋的时候,你怎么能睡得着呢?他一再地起床,模模那些金币,再数一次……他从来没有数金币的经验,而99块又是一个麻烦——因为当你有99块金币的时候,你就会想:攒够100块金币好了……
理发师很忧郁。第二天他来了——他没有在天上飞,他深深地站在地上……不仅深深地站在地上,还有一个石头一样的东西挂在他的脖子上。
国王问:“你怎么了?你看起来很焦虑
他什么也不说,因为他不想谈论那个钱袋。他的情形每况愈下,他不能好好地按摩——他没有力气,他在断食。
于是国王说:“你在干什么?你现在好像一点力气也没有。你看起来这么忧郁、这么苦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将实情告诉了国王。因为国王坚持说:“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可以帮助你
理发师说:“我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我现在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受害者
贪婪意味着你感觉到空虚,而你想要用任何可能的东西来填满它,不管它是什么。一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就有月兑离贪婪的可能。
原本快乐的理发师,在金钱面前,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既拿不起,又放不下;既输不得,又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长河就像老式座钟上的钟摆,永远不得安宁地在两极情绪间起落挣扎,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贪心的诱惑常常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时不时地出来“发作”一下,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不为金钱名利所动。
§§§第八节自私自利,终归自毁
一些人在思想和行动上总是囿于“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半径”的圆圈之中,自私自利,所关心的永远是他眼前的利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是吃不开的。因为他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永远是斤斤计较的,永远是争先恐后的,总是担心自己吃亏,总是想占别人的便宜,甚至发展成贪占的心态。
在这种自私贪占心理支配下,有的人往往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发横财上。岂不知人想横财,横着横着就是棺材了。
城市里,有几个商人,他们合伙买一间房子,开起了一家商店。
商店里的生意很好,来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所以,商人们赚了很多很多的钱。
可是,商店突然关门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几个商人都非常自私,他们见商店的生意这么好,都在想:要是这个商店是我个人的,那我就会赚很多很多的钱,可是现在还要大家一起分,那我个人得到的钱就会太少了。而且现在人手这么多,每个人在卖东西时没准就会私下留出一部分“私房钱”来,万一别人比我留得多,那我可就太吃亏了。
就这样,他们每个人都想独占商店,又想多留出一些。他们整天提防别人,过着心惊胆颤的日子。最后,他们受不了了,一齐叫起来,“关门!散伙!分钱!分物!”
商店关门后,几个商人斤斤计较为瓜发财产吵得一塌糊涂。他们从白天吵到夜里,好不容易把东西分完了,接着,又点起蜡烛,开始分钱。他们吵啊争啊,连蜡烛倒下来也不知道。
倒下来的蜡烛很快就把桌子烧着了。一个商人说:“桌子又没分给我,不关我的事!”另一个商人说:“桌子分给我了,现在烧掉了。等会儿要多分给我一千块钱!”别的商人一齐叫道:“财迷!谁叫你自己不管好自己的东西呢!多一分钱都不行!”
烧着的桌子把旁边的椅子也点燃了。一个商人喊:“你的桌子把我的椅子引着了,你要赔我两千块钱!”另一个商人叫:“活该!谁叫你刚才不救火呀!”他们打了起来。
椅子的火点燃了房子,浓浓的烟从窗子里冒了出去。街上响起一片喊声:“救火呀!救火呀!”
可是那几个商人还在吵:“少给了两千块!”“我不再让步了!”“你们讲理不讲理啊?”……
这些蠢货吵啊,嚷啊,直到他们都被卷进浓浓的烟雾中。
烈火吞没了整个商店,屋顶坍了下来。自私的商人和他们的钱财,统统变成了灰烬。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比故事里商店失火的事要重大得多,这时应当放弃私利,停止纷争,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危险,否则大家都得完蛋。可是一些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人处事爱斤斤计较,吃不得半点亏,在思想和行动上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半径”,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都要想方设法地寻求和维护,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和物都要和别人争抢,生怕自己吃亏,而且还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变态心理,若是争不上利益,那就等于自己利益的失去,其内心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平衡不下来。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心态,所以自己无法享受的事,也决不让别人享受。所以这种人永远处理不好与别人的关系,总是处于紧张、冲突之中。而他呢?却总将责任归之于别人。
这种人自私心特别严重,永远是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永远只知道自爱,不知道爱人。从不热衷于公用事业、公益活动;路遇不平,虽然自己长得膀大腰圆,也不会拔刀相助。
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这样斤斤计较呢?斤斤计较的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该认真对待,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一顾。我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
品茶话人生:
**是把双刃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是划分善恶的起点。正如荀子所说:“人,生而有欲这**包括**、贪欲、报复欲、自私欲、好利欲、好权欲、征服欲……**可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应当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