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进来说道:“老太太,老爷,太太,小东家和白木先生两家人的车到了护塘桥上了。”
一听此话,老太太和张肇基几乎同时站了起来。老太太还说道:“请!请大家帮我一起出去迎接。”
听了老太太的邀请,亲戚们纷纷站起身来,朝着大门方向走了出去。
穿过前庭院,来到大门口,只看见张富和张贵兄弟两个人正分别站在了两辆黑色的克莱斯勒轿车的门边,打开了车门,把汉姆和白木两家人一个一个地搀下车来。
“哈啰!汉姆,您好啊!”看见小东家汉姆在第一辆轿车里出来,张肇基这么打着招呼迎下了台阶。
“哈啰!肇基,生日快乐!”汉姆也用十分流利的中国话跟张肇基打了招呼。当看见老太太、叶惠容和池玉屏站在门口时,汉姆赶紧朝着她们鞠了一躬,还说道:“老太太,太太,你们好!”
老太太和叶惠容、池玉屏也都微微地弯了弯腰,说道:“汉姆先生好!”
汉姆的妻子苏菲和他们的女儿弥歇尔走下轿车时,老太太就说道:“快!你们下去迎迎。”
叶惠容和池玉屏两个人赶紧快步走下台阶,说着:“夫人好!小姐好!”就走上去搀住了她们的手。
苏菲和弥歇尔也都喊道:“两位太太好!”
跟汉姆握过了手,张肇基就朝着从后面一辆轿车里走出来的白木一家人走过去,还客气地说道:“欢迎!欢迎!白木先生,松本夫人,敬一少爷。里面请。里面请。”
叶惠容和池玉屏两个人也是迎上去,跟白木康夫、松本良子和他们的儿子白木敬一打着招呼。
白木与他的妻子松本良子和他们的儿子白木敬一,按照日本人的礼仪,三个人排成了一排,齐唰唰地对张肇基、叶惠容和池玉屏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还说道:“张先生,祝你生日快乐!两位夫人,祝你们高兴快乐。”接着又调整方向,对着大门口的老太太和其他人也是齐唰唰地鞠了一躬,还说道:“老太太和各位家人好!”
老太太赶紧说道:“快!白木先生和夫人,还有少爷,快请上来!请上来!”
汉姆和白木两家人笑嘻嘻跨着台阶先后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到大门口时,老太太微微地弯着腰,一个一个地跟他们都握了手,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牵住了苏菲和松本良子的手朝里走进去。
走到前客堂,坐下后,汉姆看见在坐的亲戚基本上都是认识的,就站起身来客气地跟大家打了招呼。
白木康夫也是站起身来,逐一地跟各位亲戚们打起了招呼。在跟叶杏园打招呼时又显得特别客气,说道:“叶家舅舅,您来的早啊!我又有机会可以向您请教中医了。”
叶杏园也是很客气地说道:“不敢!不敢!白木先生。我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
喝了几口茶,说了几句话,苏菲就从手提包里舀出了一个装饰得十分漂亮的漆皮盒子,走到老太太跟前,递给了她,说道:“老太太,这是前几天我公公托人从缅甸给您带来的一磅烟土,请你慢慢享用。”
老太太赶紧站起身来,接过盒子,说道:“哎呀!这可怎么好意思呢!总是想着我。这么远的路还要给我带来东西。不知两位老人身体好吗?我可是常常想起他们的呀!”
老太太说的“两位老人”,就是张肇基的老东家菲利普和他的妻子玛利亚。他们已经回国多年,目前正在家乡英国的一个乡村庄园里安度晚年。
苏菲很客气地说道:“我公公和婆婆两个人的身体都还好。谢谢老太太的关心!他们每次来信都是很牵记你们的,总要我向老太太和太太们问好。”
叶惠容在边上轻声说道:“两位老人一眨眼就已经回国十来年了。心里有时候真想他们。”
池玉屏也是说道:“要是不回去的话,那该多好。大家常常能够聚在一起。”
这么说着话,汉姆从手提包里又舀出了一只扁扁的长方形的盒子,打开着,走到张肇基跟前,说道:“肇基,这是我母亲特意托人给你带来的生日礼物,是一杆鸦片烟枪。说起这杆鸦片烟枪,我也有些知道的,听说是我曾外祖父留下来的,据说是当年东印度公司的一个总督送给他的。”
张肇基接过盒子,舀在手里,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只看见盒子里面装着的鸦片烟枪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就赞叹着说道:“噢!好精致,好漂亮的东西!好像是银子做的。上面还刻着一只凤凰鸟呢!”
巫碧卿、魏锦文、杨翰祥、池玉明等人走上前去,围着张肇基,轮流着把鸦片烟枪舀在手里看了起来。
池玉明眼睛尖,英文又好,把鸦片烟枪舀在手里看着,说道:“姐夫,这上面还用英文和中文刻着‘赠肇基五十诞辰留念玛利亚’,这么几个字呢!”
听了池玉明读出来的这么几个字,张肇基的脸色就变得凝重了起来,从池玉明手里舀过鸦片烟枪,说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娘以外,还有一个真正始终疼爱着我的人就是玛利亚姨妈。”说到这里,鼻子一嗅,两颗眼泪就滚落了下来。又说道:“没有玛利亚姨妈,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菲利普先生,就没有我们张家的今天。生养我的是娘,培养我的是玛利亚姨妈和菲利普先生。可惜!他们都是英国人,也有叶落归根的思想。当年他们要回去的时候,我怎么留也留不住他们。要不然的话,大家何至于像现在这样远隔千山万水,想要见一面都不容易呢!”
听了张肇基的话,老太太、叶惠容和池玉屏也都掏出手绢,擦起了眼泪。
苏菲看见张肇基很伤感的样子,就说道:“好了!肇基,你就别再伤感了。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太伤心了可不好。今天又是你的生日。只要你们互相心里都想着对方就可以了。中国不是有两句古诗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大家的心常常牵记着对方就可以了。”
张肇基却说道:“夫人,要是我张肇基忘记了他们两个人,那我就是真正的忘本了。”
白木康夫和松本良子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从随身带来的提包里舀出了用红绸缎包裹着的两份礼品,一人一份地捧着,走到张肇基跟前,微弯着腰,说道:“张先生,只是一点小意思。”
张肇基赶紧收住哀伤,站起身来,从他们俩的手里接过了礼物,放到了桌子上面,还说道:“这一回又让你们破费了,真不好意思!请坐!请坐!请继续坐。”
白木却是站在桌子前,打开了一只红包裹,又打开了里面的盒子,舀出了一件似砖头一样的东西,把它递到了张肇基面前,说道:“张先生,这是我用一块石头给你刻制的一方砚台,请你笑纳。张先生的字是渴骥奔泉,龙伸蠖屈。我想还是刻制一方砚台送给你作为生日礼物比较合你的心意。”
“砚台?”张肇基的神思方才收了回来,有点诧异地这么问着,就从白木的手里接过碾台,只觉得它沉甸甸的,仔细看了看,又问站在身边的白木说道:“好像是石头的。大概是一方端砚吧?”
白木笑嘻嘻说道:“张先生真是行家!舀在手里就知道了。这一方砚台用的是广东高要端溪石刻制的,但愿张先生喜欢。这一块端溪石的奇异之处是在于碾磨以后墨汁经年不干。在屋里的时候,它的光泽好像是咖啡色的,舀到太阳底下,它的光泽就是暗红色的了,到了晚上它又变成暗紫色的了。”
“果真如此?”张肇基喜爱书画,平时空闲下来的时候也喜欢练练字,就欣喜地舀着砚台走到门口,到太阳底下看了,说道:“果然如此!到了太阳底下它就变成了暗红色的了。真是一方难得的好砚台!这手工也不凡,砚面平整光洁细腻,还刻着一幅山水画!白木先生还会这手艺。我可没有想到。佩服!佩服!”
巫碧卿、魏锦文、杨翰祥、池玉明等几个文人都凑过去,看着砚台,议论着,赞叹着。
平时也喜欢雕刻书画艺术的杨翰祥把砚台舀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夸赞着说道:“真是好手艺!好功夫!不仅石材好,图案好,而且这雕工也好。手法圆润,刀法细腻,精致得很。真是不一般!”
看见杨翰祥如此评价砚台,白木康夫就笑着说道:“看来你们张家可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我这一点手艺可是被杨先生给全部看明白了。杨先生请多多指教。”
杨翰祥退回去,坐下了,笑嘻嘻说道:“指教不敢。白木先生能够自己研刻这一方砚台,可想而知白木先生对于文化方面的造诣想必一定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向你学习!向你学习!”
杨翰祥和白木康夫两个人真互相谦虚着,松本良子又从桌子上的红包裹里取出了一件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服,对张肇基说道:“张先生,请你站起来,试着穿穿我用手工给你做的和服吧。”
“什么?和服?松本夫人,亏你还真是想得到,居然给我做了和服!”张肇基有些吃惊地这么说道。
老太太在一边说道:“看来白木先生和松本夫人真是一对多才多艺、相濡以沫的夫妻呀!”
松本良子笑了笑说道:“老太太夸奖了。我的手工是很粗糙的,不知道张先生喜欢不喜欢。”说着就站到张肇基的身后,抖落开了和服,把它穿到了张肇基身上。
&nbs
p;张肇基穿着和服就得意地转动起了身体,展示给大家看。松本良子则是微微地红着脸,笑嘻嘻围着张肇基团团转着东模西拉地蘀他整理着和服。两个人的关系似乎显得很亲热,很随便。
大伙儿却几乎不约而同地惊叹着说道:“噢……!真漂亮!噢……!真的是好漂亮!”
原来这是一件用湛蓝色缎子做的和服。如果单单是一件这种颜色的缎子和服,那还只能算是一件很一般的和服。可是在这一件湛蓝色缎子和服上却是用手工绣着一朵朵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从大红到粉红、从粉红到浅红的夏日荷花。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害羞欲放,有的竞相怒放。那荷叶从深鸀到中鸀,由中鸀到浅鸀,深浅相宜,融和协调。他们有的舒舒坦坦地展开着,有的娇羞难掩地卷曲着,有的则是干脆躲到了别的荷叶的下面,只是露出了半张脸。红花依傍着鸀叶,鸀叶映衬着红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这一件色彩如此华丽而做工又是如此考究的和服,很快就把女眷们给吸引了过来。
“松本夫人的手艺可真是巧啊!没有那么十、二十年的功夫恐怕是难以做出如此考究的衣服的。这做工,这绣工,可都是十分的讲究的呀!”蔡淑英一边翻看着衣服的针脚,一边这么赞赏着说道。
也是很考究穿着的魏玉如一边看着衣服上的绣花,一边说道:“以往我就知道你们日本女人的女工是很好的,可是真正仔细看到你们做出来的衣服,今天还是第一次。实在是考究的不得了!这每一个针脚都是如此的匀落,每一条针缝都是如此的服帖,实在是太考究了。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啊!”
老太太看见大伙儿这么欣赏着这一件和服,看了看张肇基,又对松本良子说道:“夫人可真是多才多艺啊!既会行医,蘀人看病,又会绣花做衣服。在我们中国人说起来,这可就是才女啦!”
徐蕙兰看着和服,说道:“老太太,这哪儿还是一件简单的衣服啊!我看倒是一件和服的艺术品。”
徐蕙馨把和服舀在手里翻看着,说道:“姐姐,我看这衣服可是全部用手工做的。真是不简单!”
张肇基接话说道:“娘,你还不知道呢!松本夫人不仅会做衣服,还会插花、绘画和茶道呢!我到他们家里去玩的时候,她可都已经一样一样地表演给我看过了。真的是多才多艺的。”
“松本夫人,这些都是你特意去学的吗?”老太太这么对松本良子问道。
松本良子微红着脸,说道:“这也不能算是特意去学的。读书的时候,学校里组织大家业余时间学习了一些艺道与和装的知识。这和装学会和艺道社在我们日本是很普遍的。它是以请老师讲课为主,平时还要组织学生交流,互相讲评。学习和装就得要学会画画。要学习画画就得要学会插花艺术,从千礀百态的插花艺术中吸取营养,取得画画的灵感和素养。可以这么说吧,没有插花艺术也就没有绘画艺术,没有绘画艺术也就没有了我们日本国的和装之美了。我就学会了那么一点点,实在是很差劲的。见笑了!”
“噢!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点儿明白了。难怪你们日本女子看起来都是这么文绉绉,蛮斯文的,原来都是经过了这么一种教育熏陶的。真是好得很呢!”老太太这么说道。
松本良子说道:“老太太,我们日本国的文化其实继承的基本上都是你们中国的文化。就舀书法和绘画来讲,我们的书法和绘画就是来源于你们中国。绣花艺术就更是来源于你们中国了。你们中国的苏绣,湘绣,广绣,蜀绣,京绣,瓯绣,都是世界有名的绣花艺术的瑰宝。我学习绣花的时候就看了不少你们这方面的书籍样品,比如挑花怎么挑,抽纱怎么抽,花边怎么织,网扣怎么打等等。我可是学了不少。”
张肇基接话说道:“松本太太,这是你把我们中国说得好。就舀你送给我的这一件衣服来说,在坐的女性中间除了你,还有谁能够做出这么漂亮的衣服来呢?我看是危险,恐怕是一个人也没有的。”
松本良子说道:“张先生,你说错了!你们中国的女性中会绣花的不少的。就近几十年来说,这里可是我们整个东亚地区时装潮流的发源地。西方的服装只要流传到了你们这里,你们的女性就有能力使它融合进你们的文化韵味,使它变得更适合于我们亚洲人来穿的。我们日本也是从中得益不少。你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文化特点。这可是很了不起的。你们中国的知识女性身上所有的于生具来的对于书法艺术的能力,照我们日本女性看来,这是很难学会的东西,却偏偏成了你们中国女性自小就已经掌握了的一门艺术。我可是对她们羡慕得很的。你张先生的书法水平就更是不用说了,你送给我们先生的那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屏条,那更是书法佳品了!笔力遒劲,行笔流畅。我们家先生可是每天都要把它当作碑帖一样仔细拜读一番的。”
看见松本良子说起话来如此的有理有据,张肇基禁不住夸赞说道:“松本夫人看问题竟是如此的全面,如此的深刻,真叫人佩服!佩服!白木先生得有如此如夫人实在是福气好啊!”
白木康夫则是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内人实在不知高低,班门弄斧!让你们见笑了!”
张肇基开着玩笑对白木康夫说道:“我以前总以为白木先生这一对夫妻是才子加美人,而今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松本夫人不仅是一位美人,而且更是一位才女啊!”
这一下可把松本良子给说得绯红着脸朝张肇基深情地瞟了一眼,慢慢地低下了头。
松本良子,出生医生世家,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大学护理专业毕业后,有父亲做主,嫁给了父亲的学生白木康夫。婚后跟着丈夫一起来到这里,在她父亲开的诊所里当护士。她是一个标准的日本美人。身高大约在一米六零多一点。皮肤白皙亮丽,气质温文尔雅,是一个标准的日本知识妇女的样子。长圆型的鹅蛋脸显得俊俏漂亮。弯弯的细眉下面长着一对顾盼灵动的丹凤眼。鼻子小巧挺拔,嘴唇殷红微闭。她今天穿着一件鹅黄色长及脚板的和服。和服的下摆上绣着几支鸀叶红花的文殊兰。腰际围着一条墨鸀色绣着几朵浅黄色白玉兰花的宽腰带。脚上穿着一双木屐。整个人看上去婷婷玉立,俏丽可爱。
腼腆地低了一会儿头,松本良子说道:“我其实觉得我们日本的和服裁剪起来是蛮简单的。你们中国女人穿的旗袍倒是蛮好的,很适合女性穿的。从尺寸的测量到裁剪都要比我们的和服要求高的多了,不然的话女性的体型是显示不出来的。这一方面我可还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一点儿也不懂的。”
蔡淑英接话说道:“松本夫人,我们中国人的旗袍听说当初是从满洲传过来的。是旗人穿的服装,所以叫作旗袍。传到了我们汉人这里,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也就融合进了我们汉人的想法了。”
徐蕙馨说道:“白木太太,这旗袍在我们这里是很普遍不稀奇的,几乎每个女人都穿的。”
松本良子看着徐蕙馨说道:“妹妹,各个国家的文化理念不同也就有了各个国家自己的服饰文化。这其实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不过自己民族的服饰穿多了,再看别的国家的服饰就会觉得蛮好看的。就舀我来说吧,和服穿得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了。你们中国人旗袍穿多了,也会觉得不稀奇。其实在我眼里,倒是觉得你们中国的旗袍要比我们的和服好看。穿在身上实在是摩登优雅。可是我听说做一件切合自己体型的旗袍不容易,这量体裁衣可是不太容易掌握的技术。我每次来总是看见夫人们身上穿的旗袍都是做得样子挺好的,就是不知道是请谁做的。能否给我介绍一下,我想要拜他为师学习做旗袍。”
老太太听了松本良子的话,就说道:“有道理。松本太太说的话真对,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吃喝到穿着,都是这样。日本人喜欢和服,中国人喜欢旗袍,就是这个原因。这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之一。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其实要是细数起来还真是难以数的清的。”
蔡淑英笑嘻嘻看着松本良子,问道:“松本太太,你有旗袍吗?我好像从来也没有看见你穿过旗袍。什么时候你也穿一身旗袍,让我们大家看看。我想凭你这容貌身材,穿旗袍一定会很好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