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说,李千倒是不尽信的。但是知道那葫芦医一定有奇方应世,否则不会起到这般轰动性效果的。
"可同治百病之奇药能是什么药呢?或是不同的病症也采用了不同的方药罢。且先去看个明白,然后再寻机拜师不迟。"李千心中虽有疑惑,但拜师的念头还是占了主要的。
要说起这个葫芦,还是医家的一个招牌呢。"悬壶济世"中的"壶"指的就是这个葫芦,是医者行医的雅称。源于东汉,有位唤做费长房的人,闲里于街上的酒楼饮酒,偶见街头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只大药葫芦在那里兜售丹药。待街上行人散尽,那老翁则悄悄隐入葫芦之中。费长房瞧得真切,知为非常人。于是第二日待那老翁现身卖药之时,备以丰盛的酒肉恭请老翁。老翁知其意,便引他一同钻入了葫芦中。里面竟自别有洞天,奇花异草,朱栏画栋,宛若仙境。那费长房于是拜翁为师,得授十日方术。后老翁赠其一竹杖,费长房便骑上飞起寻家而来。不料物是人非,竟自十年光阴过去了。而后费长房持术能医天下百病。另造传奇去了。而后悬个葫芦行医卖药,成了医家之俗。至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有他自家知道了。
且说李千和李氏兄弟前行不远到了一叉路口,又是汇合了几伙去葫芦谷寻医求药的人。众人一边走着路,一边讨论着葫芦谷的事,都是兴味盎然,彼此增加着信心,好像此番一去那葫芦谷,就能讨得灵丹妙药,将家人或者自己的陈年旧疾一扫而光了。
顺了另一条路又行了七八里地,行人便自多了起来,扶老携幼,是如前去那葫芦谷赶集一般,车马盈道。
"我若是习成了那葫芦医的本事,也必是能造出此般气象来。日后莫说在莒县一地了,就是全山东我李千也能走得开的。"李千的心中愈加兴奋起来,自己好象在走向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不时也见有从那葫芦谷讨了药回来的人,有的一脸紧张之色捂紧了怀中,急冲冲地朝家赶,生怕丢失或是被人抢了去。有的坐在车马上持着个大小不一的葫芦左右看着,在揣模里面装了什么药。有的也不知在摇头叹息着什么。各色人等,这边来,那边去。
"葫芦谷到了!"有人欢呼起来。
前方果是呈现出了一座山谷,漫山翠绿,清风荡香,谷中隐现两座金黄色的呈葫芦状的宫殿式的建筑物,独建谷中,煞是耀眼。而在葫芦谷前方的平原上,却是一座繁荣的集镇。
待进入那集镇时,给人以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原是集镇上的房屋竟然都是新建成的,少了人家,竟以客栈酒肆茶馆饭铺居多,皆是做生意的店铺,屋檐下都挂着一排排的葫芦。街道两旁还有正在建造中的楼房,将这座集镇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去,形成了一座新兴繁荣的-葫芦镇!
不过走在这繁荣的街道上,却又给人一种另类的感觉,眼中多是行走缓慢,需要人搀扶背负,或是抬着担架,车载马驮的病人,与那两旁生意火红的店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这些所有的生意店铺都是为这些远道而来的病家准备的。那葫芦谷竟然衍生出了一座葫芦镇来。
李千怀着崇敬惊讶的心情和李氏兄弟推着载着其父的木轮车沿街一路走来。眼见着天色将晚,需要打尖的。可是走了几家客栈,都因价钱太贵,望而却步。最后有一好心的路人知道他们几位是住不起的店的,于是上前指点道:"几位,莫不如到那边的叶子营搭伙罢。"
所谓的叶子营就是在葫芦镇西郊的一片贫民窟。不过这里连一座象样的窟都没有,多的只是临时搭建的茅草屋和简陋的帐篷,顶多也是能遮挡些小的风雨,若是风雨大些也不济事。原是那般无钱的贫困病家们的聚集点。
找了几处地点,李氏兄弟才和从河南来的一双父子合租了一间茅屋,这也是按天论价的。李千知道自己比李氏兄弟还穷,不想打扰,便招呼了一声,转去镇上另行打算。毕竟李氏兄弟还自备吃喝饮食。自己身上虽有三两多银子,李千却是不敢花费的,要到关键时刻才能用的。
李千复到了街上,此时已是掌灯时分,街道两旁各种形状的灯笼挂起,照得街面上如同白昼。路过一家酒肆时,听得店门口的一名酒保持了一葫芦招呼行人道:"这是秘制的葫芦酒,滋补肝肾,强阳壮身。并且装酒的葫芦是从葫芦谷里出的,沾着葫芦仙的仙气呢。饮上一葫芦,百病不侵,鬼神不犯。长命百岁呢!"铺子里面有一口大酒缸,柜台上摆了几十只葫芦,红线系腰,倒也好看。
又路过一家杂货铺,门前的摊位上竟然在销售葫芦种子。有一妇人在与店主讨价还价。那妇人道:"什么样的葫芦种子竟然这样金贵,还分着个数卖,能卖上一文钱一粒去?"
那店主笑道:"一看大嫂就是刚从外地来的。要知道本店的葫芦种子可是从葫芦谷里专门出货的,不是普通的种子。还是葫芦神医他老人家特定的,旁无二家。比不得别处一文钱能买上一包的葫芦种子。并且这粒种子被你种到葫芦谷里,更是大功德一件。葫芦仙人都能保佑你的家人早些好了病呢。明日再求得葫芦神医的葫芦药,当是万无一失了。这种好事大嫂还嫌贵吗。你再看这个。"
那店主说着,从旁边又拾起一个锦盒来,打开看时,里面竟然只装有一粒葫芦种子。
"看到了罢。"店主说道:"这是卖给有钱人的,要一钱银子呢。其实罢,这治病也是要求个心诚。心诚则灵,自然会好病的。"
"算了算了,不和你计较了,就买上两粒罢,明天种到葫芦谷里去。保佑婆婆的病早日好了才是。"那妇人说着,还真是掏出两文钱来买下了两粒葫芦种子,然后去了。这葫芦经济做得可谓无处不到,这玩意在这个年代竟也能专卖,上哪说理去。
李千已是感觉月复饥,便寻了一家饭铺,出了两文钱买下了一碗面来吃。不过铺子里已是座无虚席了,李千便寻了一个角落靠着墙边坐下来,一边吃着面,一边算是歇着了。同时听吃饭的客人们说话,捕捉着自己需要的消息。
但听得一名坦胸露月复的大汉说道:"这才不到两年的光景,葫芦谷的前面竟然就顺理成章地发展起一座葫芦镇来,实在是太快了。也是那葫芦神医功德无量,造福一方百姓呢。"
另一名书生模样的白面年轻人点头应道:"是啊!久闻葫芦神医之名,开始还以为是那般招摇撞骗之徒,没想到到了这里才确切地发现,名副其实啊!否则哪里会有这许多的人来此寻医求药的。要知道我的兄长一年前中了邪风,半身瘫痪起不得床。花费了几百两的银子去,访遍了多少名医也未能治好。后来也是听人说起葫芦神医的事,才抱着试试的心情来到了葫芦谷。后来在葫芦医那里求得了一葫芦药,回去服了,不过十天,兄长就能下床走路了。那一葫芦药也仅仅花去了三两银子。"
"一葫芦药值三两银子!好贵哟!够庄户人家一年用的了"旁边的一名农夫惊讶道。
"贵吗!"那白面书生瞟了一眼农夫道:"有道是黄金有价药无价。并且几百两银子治不好的病被三两银子的葫芦药治愈了,你说值不值呢?要想治好病,就别心疼钱。钱还不是人挣的。有人才有钱吗。舍不得花钱,到时候陪上条性命去,后悔也就晚了。并且这种葫芦药还是便宜的,贵的还有十两甚至于上百两一葫芦的呢!那才是咱们吃不起的。也只有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掏得起钱,病才能好得快呢。"
白面书生的一番话,说得那农夫低了头去。
李千听了,心中讶道:"原来这葫芦药并不是一样的,而是因钱择药。最便宜的也要三两银子去,实在是很贵的,一般的穷人家真是吃不起的。不过能治好病,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两个人。一灰衣,一白衣。白衣人先是四下扫了众客人一眼,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牌,举起来说道:"有要号牌的吗?"
"有明天的吗?"有人问道。
"明天的倒是有,一两银子一个,不过现在都送到醉仙楼了,那边的客人订了十几块去。你要吗?我可现在去取一块。"白衣人说道。
"一块号牌也要一两银子,太贵了,不要。你现在卖的是哪天的?"先前那人摇了一下头。
"就知道这里的人买不起明天的号牌。有本事就排队白领去。"白衣人冷哼了一声,说道:"后天的,五钱银子一块。"
屋子里的客人们听了,都低了头去,显而易见,都嫌贵。
"什么是号牌?怎么卖这么贵?"李千暗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