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佛堂对话
话说清虚方丈与刘子阳在蒲团之上都侧身而坐,清虚方丈并没有立即询问什么高考的事情,只是盯着刘子阳看着,不时的点点头,好像看出来什么似的。而刘子阳被清虚方丈这么盯着看,浑身有点不自在:
“这老和尚到底想干嘛,也不说话,只是这么干看着,难道我脸上有花吗?”刘子阳感觉度rì如年。
时间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清虚方丈才开言道:“阿弥陀佛,子阳居士,请恕清虚冒昧,适才清虚为子阳居士看了看面相,不知子阳居士想不想知道结果啊?”清虚方丈其实是在试探刘子阳,因为佛家讲究四大皆空,所以在佛门中人看来人的身体不过是一副臭皮囊。
刘子阳闻言一愣:“好好的给我看什么相啊,难到老和尚看出什么了,也不会啊,我相貌普普通通,算了,反正我不信这些。”刘子阳当下答道:“谢谢方丈大师,我想不用说了,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长相一般这点我自己是很清楚的,而且我对看相这些不感兴趣。”
“哦,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听听权当是解闷如何?”清虚方丈进一步说道。
“方丈大师,其实说句不恭敬的话,我是不信什么算卦看相这些的。人的相貌是爹娘给的,如果您说我相貌不好什么的,我爹娘知道了会怎么想。我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佛经,但是电视里面的和尚常常讲佛家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我想人的“相貌”在佛家里面也是空吧。”刘子阳确实没有读过什么佛经典籍,只不过想起了看过的一些电视剧里面有关佛教的理论据实而讲。
“阿弥陀佛,子阳居士真是佛xìng通透,深具慧根啊,善哉善哉。”清虚方丈双手合十高声的宣扬了一声佛号。
“吓,这老和尚是什么意思,不会是想让出家当和尚吧,电视里面一般出现这类台词时,都是要人出家当和尚的。这可怎么办呢?”刘子阳闻言马上想到了电视剧里的经典桥段,心里暗暗担心到。
清虚方丈见刘子阳有些不安的神情,便直奔主题的问道:“请问子阳居士,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怪事啊,比如到过某个地方,见到过某些人呢?”
刘子阳正想着如何拒绝的说辞呢,听到清虚方丈这么一问,顿时放下心来。“最近有没有遇到怪人怪事?我想想,高考完了之后一直在家里下地干活,中间去市里录了一次像,这不算怪事吧?”刘子阳说道。
“阿弥陀佛,不算不算,居士不妨想想最近这几天有没有遇到什么怪事?”清虚方丈继续问道。
“最近这几天吗,三天前我们家拆房子,我在家里帮着拆房子来着,后来因为我从小体质不好中暑晕倒了睡了一会,再后来两天都是在家里准备盖新房的东西,今天就来到这里了,没遇到什么怪事啊。”刘子阳边回忆边说着。其实这不怪刘子阳记不得当然东翁请他喝茶的事情,而是天道屏蔽了他的这段记忆。
“哦,这样啊,看来是清虚多虑了,刚才听子阳居士说从小体质不好,这里有一串佛珠带在身上可以改善体质,就送给子阳居士吧。”边说边从自己的手上取下佛珠不等刘子阳答应便直接戴在他的左手上。
“方丈这是、、、,旁边的空闻大师一见清虚方丈要将那串佛珠送给刘子阳,不禁大惊就要上前开口说话,话还未说出口,就被清虚方丈用目光制止了。空闻便退在一边。
佛珠戴在手上感觉到佛珠之上溢出阵阵清凉,让他极为舒服,又看到空闻大师退到一边,可能觉察到这串佛珠不同一般,便说:”谢谢方丈大师,俗话说“无功不受禄”,这佛珠您还是收回去吧,再者爹娘从小教育我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况且这串佛珠既然戴在方丈法师手中,一定不是一般的佛珠,我就更不能收了。”说着便要将佛珠从左手取下。
清虚方丈一把按住刘子阳的手:“子阳居士,不必客气,一串小小佛珠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再说刚才清虚已将佛珠送与居士,说明这串佛珠与居士有缘,正所谓佛赐有缘人,望居士不要再推辞了。”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谢谢方丈大师了。”刘子阳见清虚方丈这样说,也只好接受了,俗话说的好长者赐不敢辞。
“请问方丈大师还有什么事吗,时间不早了我怕爷爷nǎinǎi他们等我等急了。”刘子阳见清虚方丈不再说话了便开口问道。
“没事了,不过清虚有几句话想说给子阳居士,”清虚方丈说道。
“请方丈大师指教。“
“居士考上běijīng大学,将来必然前程似锦,但要谨记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希望居士能够好好运用自己的能力,造福芸芸众生。”清虚郑重的说道。
“好的,子阳一定会记住方丈大师的话。”虽然不知道老和尚为什么会这么说,但是为了能早点走,刘子阳未及多想便一口答应下来。
清虚方丈见刘子阳答应了,便亲自起身相刘子阳到禅房门口,并让空见大师领着刘子阳与爷爷nǎinǎi汇合了。
清虚方丈望着刘子阳出门的背影,脸上挂着一抹明悟的微笑,“言语中机锋隐隐,大智如愚,加上身体特异,岂是凡人?难道他是老衲的机缘?”
清虚方丈自言自语说了几句便转身对着空闻大师说道:“空闻,你是不是想知道老衲将那串佛珠送给刘子阳?“
“阿弥陀佛,弟子愚钝,请师父为弟子开示。”空闻大师施礼答道。
“不忙,等你师弟空见来了,为师便与你们一一道来。”说罢,清虚方丈便蒲团落座闭目不言。
“是,师父。”空闻也站在一旁默念心经。
少顷,空见大师送客而归:“师父,刘子阳居士一行四人用过斋饭已经回去了。”说完站在一旁。
“嗯,知道了,空闻、空见,你们跟随为师有多少年了?”清虚方丈睁开双眼问道。
“阿弥陀佛,弟子自乙丑年(1949年)二月有幸拜入师父门下,蒙师父悉心教导传授佛法,算来已有五十八年有余。”空闻大师侧身对着清虚方丈稽首答道。
“弟子空见,比师兄稍晚两年,算来有五十六个chūn秋了。”空见身为师弟比空闻大师晚两年出家。
“是啊,你二人自拜入老衲门下已将近六十年,虽然你二人资质不算上佳
,但也非平庸之辈,空闻你证得斯陀含果已多年,想来已到后期顶峰,而空见你也快到斯陀含果后期了吧。”真是知徒莫如师,清虚方丈一言便道出了空闻、空见的修行境界。
一般修佛之人,从修行开始到因缘成熟时,就可以觉悟证果,在佛教的修行证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和大乘的果位。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为“地”,所谓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也就是所谓的十地菩萨,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称为佛果。
小乘佛教又称声闻乘,说的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教是因为他们只求自己解月兑,不求普度众生,故而罗汉过又称为自了汉。大家还记得86版《西游记》第四集“困囚五行山“(小说中是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现象化金蝉”)中观音菩萨奉如来佛旨到大唐来寻找能去西天取经的人变成货卖袈裟锡杖的老和尚,在将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赠与唐三藏之后,当唐三藏要施礼相谢之时,打住三藏,问道:“法师刚才所讲乃小乘教法,可会讲大乘教法否?”三藏据实而言说道东土讲的都是小乘教法,不知大乘教法。
观音说道:“小乘教法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教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人月兑苦,能解百怨之劫,能消无妄之灾(小说原文还有: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玄奘闻言大喜,正想问道,却被太宗皇帝抢先:“那和尚,不知大乘佛法现在何处?“
菩萨转身说道:“大乘佛法三藏现在西天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之处,据此十万八千里。”玄奘便自告奋勇情愿西天取经,于是便有了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故事。
其实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意思就是说除了自身要修行解月兑证果外,还要度化众生解月兑生死轮回,走上涅槃之道。根据佛教典籍《俱舍论》中记载:小乘的声闻四果中,因修行者的根xìng资质与因缘不同,快着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得阿罗汉果,这其中证悟的果位由低到高分别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既是阿罗汉。初果在梵文中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换句俗话说已经入门了;二果,梵文称为斯陀含果,意思是一来,所以又称一来果,在证得初果圣者断除三结之后,因为对yù界烦恼未完全断除,还需在yù界来往一次,才能证得更高一层的果位;三果梵文称为阿那汉果,译为不来果,证得这一果位的可以直接转入天界,在天界修行,不需来人间修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证得这三种果位之后如不继续修行,那么还是要受轮回之苦,可见做什么事都需要坚持啊;四果梵文称作阿罗汉果,杀尽一切烦恼贼,不再有生死业之生起,可永驻涅槃,飞升佛界。
对于小乘佛教来讲,阿罗汉已经是最高境界了,但是对于大乘佛教来讲目标是证得菩萨果甚至佛果。所以有些先是修小乘佛教的,在证得阿罗汉果之后并未飞升,而是回心向大,转修大乘佛教,如此一类称为回心大阿罗汉。对此,有人做了一个比喻:小乘四果对应大学的四个学年,阿罗汉果对应学士学位,菩萨果则是硕士学位,佛果自然就是博士学位,而回心罗汉则是本硕博连读,这一比喻确实生动形象,便于大家理解。
证得果位的觉悟者自然是有超凡的能力,可概括为:六通、三明与十八不共法。六通是指六种神通:
一为神境通,可变多为一,变一为多;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入地入水而不为山河石壁所阻,而能自在凌空飞行,来去无碍。
二是天耳通,能在近处、远处听到并明白六道众生所说之言语。
三是他心通,能够知道其他众生的心之所想、所念。
四是天眼通,能见远处、近处一切事物不被隔障,表里粗细皆可见,有能见众生的业力,知道来世生在何处。
五是宿命通,“宿”是过夜的意思,这里是指过去。宿命通既是知道自己与众生过去的业报,从何处来。
六是漏尽通,“漏”这里是指还有烦恼的意思;“漏尽”既是断除所以烦恼,漏尽通是知道自己与他人内心解月兑生死烦恼的情形。
前五种神通,其他外道也可修获,漏尽通是佛陀与一切阿罗汉必有;此外,六种神通依据修行者修为不同则深浅不同,唯有佛陀才能通达圆满。
三明是宿命、天眼和漏尽三神通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处才可称为三明。三明是以智慧证得事物之究竟,明白前因后果,了解本质。而神通不过是种能力,看到是表象而已。
而十八不共法即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佛之十八不共法的全称是十八不共佛法。分别是:
⑴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
⑵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之谓。
⑶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得第一义之安稳。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
⑷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
⑸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住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⑹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
各位朋友过年的时候在家吃香喝辣的时候,小婿在修改小说,求收藏,求推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