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爱 16、

作者 : 东方鸿燕

千说千谈,离不开超生月兑死,佛法佛经,无非是转悟开迷。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赵天明虽然很讨厌印度人,但是对起源于印度的佛教还是从内心里很崇敬。

星期六清晨,天气晴朗,隔夜的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像一群美丽的白衣仙女,在树林里,草丛中游荡穿行。赵天明穿了一套白色NIKE运动服。那还是他一年前出去旅游时,在韩国福山购买的,花了300美元,回家一看标签:MADEINCHINA。

文静和关馨也不约而同的穿着白色运动服,三人站在一起,远远望去好象高中生的校服。

天竺寺坐落在东海市通往军港的南路途中,此处群山环抱,山泉淙淙,风景幽美,钟灵毓秀。据说,天竺寺始建于东汉那个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年代,毁于清朝末年那个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重建于是20世纪末那个中国现代史上的太平盛世。

象所有的佛门圣地一样,清晨的天竺寺内,古树参天,瑞气氤氲,庄严肃穆,一片宁静,宁静的犹如与世隔绝一般。人们说话的噪音在这里也自然而然地降低了99分贝。

佛堂里的钟声、颂经声,荡漾于群山之中,犹如一种空灵得神韵从天上缓慢地传诵到人间,让人感觉似乎真的已经远离红尘遁入佛门,与天国近在咫尺。宁静有时是给有境界的人准备的,赵天明已经习惯了红尘中的喧嚣,在这片宁静的世界里,他感到的只是一份孤独,几份恐惧,和N份空虚。

赵天明、文静和关馨沿着花岗岩台阶拾阶而上,赵天明边爬台阶边在心里默默地数着,最后一阶正好是81。他对佛教了解不多,只是略知一二。他知道佛学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人甚至称佛学为哲学之母。恩格斯曾经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们的灵魂可以月兑离单独存在,可以在人们的消亡之后继续存在,并可以转世托付在新的生命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赵天明从小受共产党员父母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一直认为人死不能复生,也不相信天堂和极乐世界,不相信来生转世。年青的时候,他信仰共产主义,现在也不反对。对于宗教他一直是敬而远之。他去过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教堂和寺庙,包括凡帝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日本京都的金阁寺、泰国曼谷的大佛寺。去过的国内的寺庙更多,如开封的大相国寺、洛阳的白马寺、峨眉山的报国寺、厦门的南普陀、杭州的灵隐寺等等……宗教圣地大多拥有绣丽的风景,精美的建筑。置身其中,你会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自然而然的肃然起敬。

木鱼轻敲,梵音轻诵,音声岑寂、飘逸,使人顿觉神魂悠悠渺渺,恍恍惚惚,如幻如梦。

你会瞬间忘记红尘之中纷繁的索事,想到生死。面对圣灵、佛祖、阎王、小鬼,你会忽然觉得金钱、权利原来并不是那么重要。那时那刻,尘世中的一切,名利、金钱、成功…似乎都已消散殆尽,只余悠然神往之态,弃世远遁之念。惶惑之中,会常常想起那句话:世事皆先定,浮生空自忙。赵天明觉得每一次造访佛门圣地,灵魂都会得到一次净化。

不知为什么,每次去佛门圣地,赵天明都是匆匆而过,不敢久留。好像真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上天总是在盯着他。那感觉就好象是一个在深夜里误入警局的贼,或是一个错上青楼的太监,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那一刻,他的心、他的灵、他的肉都在震颤。在佛祖面前,他不敢有任何奢望和祈求,只有内心深处无声的忏悔。也许是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太肮脏了,已经无可救药。

其实,在佛祖的眼中,凡人都是由某种物质组成的。有人是用钱币组成,有的人是用香烟组成,有的人是用酒精组成,有的人是毒品组成。有的人是扑克脸,有的人是麻将脸;有的人是电视脸,有的人是电脑脸。而这一切,凡人自己却看不到。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罪爱最新章节 | 罪爱全文阅读 | 罪爱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