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京妮在饭桌上说出杨曼莉想下月办婚礼的事,让郝建国老两口吃惊不小。牛一蓓放在筷子:“我耳朵没坏吧?没听错吧?啊!骂我们呢,忒快了吧?”
又在郝家蹭饭吃的马翔更是用吃惊的语气往桌子下面瞅:“你肚里有了吧?”
郝京妮直接抡一筷子过去,还不耽误嘴上解释:“徐嘉惠妈妈希望你们去上海一趟商量婚事,我就答应了!”
“你答应了?”郝建国急了,“咱是女方,得男方过来求咱!京妮啊,得让你婆家先来人啊!”见老爸不乐意,郝京妮快急出眼泪了,牛一蓓忙打圆场,说就听闺女的,去上海和亲家合计合计吧。
现在的孩子啊,怎么都不理解做爹娘的苦心。郝建国叹了口气,打电话去订车票。
第二天,一家三口大包小包地上了南下火车,牛一蓓看着给徐家母子准备的礼品,总觉得东西少。郝京妮告诉过她杨曼莉爱吃栗子羹,她特地排队两小时买了“秋栗香”的栗子。郝建国得知后,埋怨她一根筋,这种便宜东西怎么能上台面。说着说着,又想到全聚德烤鸭的饼忘配了,郝京妮忙说自己会烙。
“京妮,进人家门,多往厨房跑跑,学勤快点儿!当人媳妇就要有媳妇的样儿。”郝建国叮嘱道。郝京妮哈哈一笑:“老爸,我偶尔上海住住,婆婆她挑不了我什么,要挑我了,我就回咱北京!”
说说笑笑中,上海越来越近了。
想到即将和徐嘉惠见面,郝京妮激动得睡不着,她在火车上辗转反侧,感到有些肚饿,起身去接开水泡面吃。
接开水时,毛毛躁躁的郝京妮将水龙头开得很大,不一会儿,热水就漫了出来。她正手忙脚乱时,身后伸出一只手替她关掉了龙头。
她回过头来,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他四十出头,身材适中,相貌儒雅,一身书卷气。
“当心点儿,别烫着。”他的声音很是温柔。郝京妮呵呵一笑,向他道了谢。
深夜,郝京妮从卫生间出来,又撞见了那个男人。他正捧着一本书在看,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昏黄的车厢灯光照在他英俊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浪漫气息。
这个书名让郝京妮想到自己的双城生活,她颇有感触地看看他,笑道:“多有文化,我都不记得上次我啥时候看的世界名著。”
对方只是一笑,继续看书。郝京妮逗他:“挺假模假样儿的,在火车上还端本书。”
郝京妮的说话方式让他觉得有趣,男人不禁多看了几眼她的身影。
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北京客人,杨曼莉一大早就起床,吩咐刘妈打扫卫生,在家里摆好水果点心鲜花,自己则在落地镜前细细打扮,连着换了好几套衣服。
阿蔡特地开来了奔驰,和徐嘉惠同去接回郝家三口。一路上,他对徐嘉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夸奖个没完。杨曼莉还出人意料地买了一大把玫瑰花,要徐嘉惠接站时送上,令平生头一遭接到花的牛一蓓喜出望外。
将郝家人接来后,杨曼莉叫上阿敏,请郝家老两口到花园洋房餐厅吃饭,顺便商量操办婚礼的事。
“这是我的小姐妹陈敏,她先生叶城在文化系统当领导,下月8号办婚礼的话,得请阿敏帮帮忙。她认识的人多,酒店啊餐厅啊都搞得定。”杨曼莉介绍道。
郝家老两口对日期无异议,又听杨曼莉说婚宴准备办八桌,用最高规格3888元一桌的。两人愣了,牛一蓓按捺不住:“郝爷嫁闺女啊!北京怎么也得来一两百人吧?”郝建国接道:“我大厦的朋友,下放的知青朋友,不请得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