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到地球 第五十二章生命的软件

作者 : 吴胜林

()有时,女娲去工作的时候,也会把阿华带上,这有点像利用工作之便干私事。()跟咱们上学、上班带个宠物差不多。不过,人家女娲是个个体户,谁也没话可说。当时的个体户是什么意思?更跟咱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差不多,就是自己当老板,自己剥削自己,既没有剩余价值的产生,也没有计划性指令,只有实干苦干加巧干。

走进堆满瓶瓶罐罐的办公室,阿华对这里并不陌生。他知道,娘亲的工作就是与生命创造有关,表面上十分风光的事情,在造物主这里,却也是单调乏味,连个说话的对象也内因。是啊,伟大,常常与寂寞联系在一起,驴屎蛋,外边光,不知里边咋心慌。

阿华是个乖孩子,在晴天里,他根据女娲的要求,常常在外边独自玩耍,外边的案几,就像儿童乐园里的滑滑梯一样,他能够不厌其烦地玩上一整天,只有在女娲累了、闷了,出来走动的时候,他才扑过去,说会儿撒娇的话。

在风雨天,女娲常常喊他进来。对阿华来说,里边的设施、装备、仪器,都是自己的玩具,乖孩子都是这样,看见什么都能够玩它半天,也不会觉得乏味。女娲在专心致志地干着,阿华在一心一意地玩着,互不干扰,各取所需。在女娲工作的间隙,常常会抬起头,亲切地向阿华看上一眼;在阿华玩得有点腻味的时候,也会向娘亲偷偷望去。二人都是各干各的,谁也没有打破寂静的平衡。

阿华实在有点困了,他想出去转转。女娲喊住了他,“今天雨下的大,不要出去!”

“可是,我不想玩了!”

“不想玩也别出去!我害怕你生病!”

“下雨跟生病有啥联系!”

女娲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地、风、空、水、物,这是五大元素,它们造成了众生的产生和消亡。五大元素一再创造众生,又一再离去,它们在众生中,犹如大海的波浪。造物主用五大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构成一切众生,然后,生命获得感知。

“这些说起来话长,空产生风,风产生水,风产生火,火和风结合产生地,造物主为了创造众生,利用风,首先创造了水,水是一切众生命的生命,众生生长依靠水,没有水,众生就会毁灭,大地、山、云和其它有形物体,一切都在水的包围之中。以前,天空像山岳那样寂静无声,渀佛在沉睡中,只有风在哇哇乱叫。然后,造物主产生了水,一旦空间充满水,风从海水的挤压中保持运动,风占据空间,永不平静,在风和大地的摩擦中,出现光焰燃烧的火,火苗向上,强大有力,大地是一切味香、液体和生物的源泉,进而产生一切。在这五大元素中,风是运动者,火发热,水流动,地坚固,由于缘分,元素进入身体,身体也是由着五大元素构成。

“生命都由这五大元素构成。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视觉,被称为五种感官。由于每种元素的比例不同,身体才会运动。皮肤、肉、骨、骨髓和筋,身体中的这些部分由地元素构成;精力、内火、愤怒、眼睛消化多余的热量,这些是由火元素构成;耳朵、鼻子、嘴、心和胃,是由空元素构成;黏液、胆汁、汗液、脂肪和血液,由水元素构成;生命通过元气引导,通过行气用力,下气下行,上气上行,中气停在心中,这样,风元素构成呼吸,促进动物活动。因此,生命依靠地元素有嗅觉,依靠水元素有味觉,依靠火元素有视觉,依靠风元素有触觉。

“气味有九种,好闻、难闻、芬芳、强烈、挥发、混杂、油腻、干燥、清水,是由地元素决定;声、触、色、味,是由水元素的三种属性;色是火的属性,色包括短、长、粗、细、方、圆、白、黑、红、蓝、黄、褐十二种;声、触是风的属性,触包括坚硬、滑溜、细女敕、粘稠、柔软、粗糙、热、冷、快乐、痛苦、湿润、清爽十二种;声是空的唯一属性,声遍布各地,声音生于空,与风的属性结合,平稳则无声,不平则有声。这些元素永远互相混合。

“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式这样的:火在头部,保护身体,元气在头部运转活动,这是生命的灵魂、思想、智慧、意识元素和感觉的对象,这在身体各部分得到元气保护,在各种进程中得到中气支持,下气依靠膀胱出口、肛门和火,运载粪便和尿,上气促进勤奋、行动和力量,进入人体所有关节的火,叫做行气,火依靠中气遍布身体各部分,运转各种液汁、器官和病气;火在元气和中气中间,依靠下气和元气,追随、占据和消化食物,从嘴到胯部有脉管,末端称作肛门,身体的一切流汁从脉管流出,各种元气互相交汇,产生混合,产生热量,消化体内的食物,元气带着火运行到肛门口,然后又带着火向上运行。肚脐以下是消化食物的部位,从心脏上下左右伸出十种脉管,在元气的带动下,运送食物液汁。风引起呼吸,引起活动,引起说话。这五种元素共同构成身体的运动,失去其中一种元素,其它四种元素的结合就不复存在。不进食,水元素就毁灭,生病、受伤或劳累,地元素就会破坏,其中一种元素受到打击,五种元素的结合就会瓦解。

“没有五种元素共通的东西,唯独内在的灵魂支持身体。这感知香、味、声、色、触,内在的灵魂附随一切肢体,洞悉五种元素的属性,它感知痛苦和欢乐,一旦与它分离,身体不能感知,一旦没有色、没有触,火中没有热量,身体中的火熄灭,它就抛弃身体而消失。一切由水构成,水造成身体的形状。灵魂依附身体,就如同水滴依附莲花。知觉是灵魂的感知形式,是生命的特征。灵魂至高无上,身体毁灭,而灵魂不毁灭,身体毁灭,只是五种元素瓦解,灵魂则进入另一个身体。”

看到阿华在认真地听,女娲接着讲道:“声音、耳朵和空穴,这三者是空的属性;皮肤、接触和行动,这是风的属性,形态、眼睛和消化,这三者是火的属性;味道、黏液和舌头,这三者是水的属性;气味、鼻子和身体,这三者是地的属性。这总共是五大属性,另外,心是第六大元素,五种感官和心的结合产生觉,觉是第七大元素,灵魂是第八元素。眼睛用于观看,心产生怀疑,觉予以确认,灵魂作为见证者。觉引导正义、利益和三性,也引导五种感官,一旦觉不存在,心、五种感官和三性也不存在,一切动物和植物都要含有它,或衰退,或生长。眼睛靠觉观看,耳朵靠觉听取,鼻子靠觉嗅闻,舌头靠觉品味,觉还通过皮肤接触,感知外部世界。因此,觉的五种基础各有用处,人的觉处于三种状态,有时高兴,有时忧愁,有时既不高兴,也不忧愁。这样,觉在人心中处于三种状态,又不超越这三种状态。一旦觉在人心中处于超状态,活动的暗性就会跟踪它,这就是觉的全部历程。觉也被称为悟,或者叫做觉悟。

“更深入地讲,觉的综合结果,就是人的表情。大致来讲,表情可分为三种:善性、忧性和暗性。高兴是善性,忧愁是忧性,愚痴是暗性。善性的感觉是愉快,忧性的感觉是痛苦,这两性结合,既说不出愉快,也说不出痛苦,叫做暗性。**和精神感到愉快,应该看到这是善性起作用;自己感到痛苦、不满意,应该想到这是忧性起作用;与愚痴相联系,渀佛不可思议,不可已知,不可名状,应该确认这是暗性。高兴、满意、欢喜、愉快、思想平静,无论怎样产生,这些是善性;不满意、烦恼、忧愁、贪婪、不宽容,无论有无理由,这些是忧性的特征;傲慢、愚痴、懈怠、嗜睡,无论怎样形成,这些是暗性。”

“再说灵魂。因为灵魂异常抽象,与觉比较起来一起讲,可以相对容易理解一些。前面,已经深入讲了什么是觉。先说觉与灵魂的区别:前者创造性质,后者不创造性质。比如,蚊虫和无花果总是紧密相连,但互有区别;鱼和水两者本质不同,但总是紧密相连;觉和灵魂的结合也是这样。至高的灵魂依靠无知而呆板的五种感官、心和觉,觉创造善性、忧性和暗性,而灵魂只是观看。觉和灵魂都无所依托,心创造觉,觉创造三性;灵魂依靠大脑,控制它的光芒。各种感官到处活动,难以克制,而灵魂摆月兑了各种味、香、声、触和色,不可把握,不显现,没有色彩,独一无二。

“灵魂具有至高的本性,他不冷、不热、不软、不硬、不酸、不涩、不苦、不甜、无声、无香、无色。身体感受触、舌头感受味、鼻子感受香、耳朵感受声、眼睛感受色,灵魂感受内在的智慧。凭肉眼看不到灵魂的形态,凭触觉模不到灵魂是什么,灵魂不靠感官完成事情,感官看不到灵魂,而灵魂能够看到它们。正如物体在燃烧的火中呈现炽热的颜色,不呈现其它颜色,灵魂的存在也是这样。灵魂在空、风、火、水和地中自由活动,五大感官依靠五大元素的性能,在行动中运转。听觉来自空,嗅觉来自地,视觉由光构成,味觉依靠水,触觉属于风,五种感官居于五大元素中,也居住在感官中,所有这些追随心,心追随智慧,追随本性,灵魂追随智慧的最高者,是无形的知性。它在各感觉中居于统帅地位,协调作用,引导效应。它提醒昏睡的眼睛集中精力,它引导耳朵专心致志地听,它让嗅觉专心地闻,也指引触觉仔细地捕捉。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人到更专注的领域,感触更精致的细节,开发更广阔的方向,使人在广度、深度、精度方向去拓展。好像酵母利于食品发酵。”

“灵魂对生命十分忠诚,它从进入生命体那一刻起,就与生命体紧紧融为一体,自觉担当起指挥官的责任,恪尽职守,以守卫主人为己任,兢兢业业,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从不休息,密切地注视着各个器官的反应,即使各个器官都在休息时。至高的灵魂不与出生、成长、衰老相连,但参与这个过程的各个方面,只有在各个器官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不能协调工作以及失去功用的时候,灵魂才月兑离这个身体,经过生命仪器的格式化处理,投胎转世到另一个躯体,从一个形相进入另一个形相,躯体可以死亡,各器官停止工作,但灵魂不会死亡,拥有无穷的能量,在**的滋润下,永远放射着光彩,一旦**死亡,它就像夜间的彗星一样,即刻从身体内挣扎出来,划过不确定的空间,快速寻找自己回家的路

线。”

“灵魂看得见吗?”

“与感官相结合,至高的自我本性长久地记得过去的事物特征,记忆力就能挖掘出来,一旦摒弃感官,至高自我本性表现为智慧。灵魂作为见证者,关注一切。忧性、暗性和善性,是三性,而灵魂是无形的善性,它进入感官,犹如风进入木柴燃火的火中,人凭眼睛看不到灵魂的形态,触觉也不能感受到感官中的灵魂,耳朵的听觉也不能感受灵魂。正如人看不到雪山的侧面,就不能说它不存在;看不到风,看不到空气,看不到光,看不到磁场,看不到细菌,就不能说它们不存在。智者凭借智慧,依据出生和灭亡,从无形中感知有形,正如依据日出和日落,感知太阳的轨迹。智者依靠智慧之灯,将遥远的事物拉近,成为凭知识认知的对象。正如用猎犬捕捉野兔,用猎鹰捕捉鸟,对象依靠知识认知。表面上蛇没有长足,但蛇能凭感觉感知它的存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人类到地球最新章节 | 人类到地球全文阅读 | 人类到地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