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
虎丹观景台上,一反平日的喧闹,几十个应试书生,年纪二十至四十不等,分四列排坐。
林依坐在最后面,锣声一响,林依打开卷纸,用墨镇垫好,开始浏览试题。
卷一的内容,不出所料,皆在四书五经的范畴内。不外乎: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林依一一解文释义。暗自庆幸自己学生时代,对四书五经作了一番了解,否则今天就要死翘翘了。
继续往下。一道试题恍入林依眼前:“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意思是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林依想起未穿越前,家中小妹正上高中,常常在自己面前埋怨文原文晦涩难懂。为了提升小妹成绩,自己给小妹来了一次文原文普教。记得当时小妹是这样理解的:“夫人一定是做了些自取其辱的事,别人才来侮辱她……姐,这夫人,做的自取其辱的事情,说不定是红杏出墙来着。”当时自己还没听完就喷饭了。还对小妹说再这么望文生义,孟子就要从古代跳出来,亲自给你扫盲了。没想到最后孟子没跳出来,自己倒跳到古代来了。
“小妹安好,父母走后,相依为命的姐姐也消失不见,可会恐惧孤单?”多想无益,林依轻拭眼角,收起惦念,继续作答,只是原本从善如流的雀跃心情,连带着,虎丹河上暮霭风光,也带上了几分露珠的沉重……
完成卷一,林依翻开下一页,一道大题赫然醒目:安能富国。
怎么富国?林依想起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丘提出的民富国富思想——开源节流,非常适用。自己在此提出,虽是盗用,但若能被采纳,对国家和百姓有好处,何乐而不为!不管原创还是伪原创,正确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得以弘扬传播,造福百姓,即为上选。于是,林依毫不犹豫,提笔写下。
时间充裕,林依重新检查一遍,端正劲美,气势雄厚的行草,颇有颜体之风,当然,这完全得益于大学时代,为参加书法协会,悬腕刻苦练习。林依甚为满意,早早交了卷子回家。老实说,放禄儿一人在家,即便再聪明懂事,小孩子家家的,始终不放心。
当日,所有卷子被送至府衙。
后院偏房主位上,云景亲自摊开林依的卷子:
安能富国?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窌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盖而论之,富国之道,谨遵开源节流!(意思是说,理财治国之道,在于从鼓励生产这一根本入手,要轻赋薄敛使百姓按时耕种以广开财源,同时努力节省官府支出,才能充实国库并留有后备以防意外。)
察看后,云景一脸严肃。这小子,果真不出所料。有敌人并不可怕,但有雄才齐略的敌人,就可怕多了。这小子,是敌是友,至今未知。
墨天打探得到的消息很简单:“陈逸,初云康城人氏,父母早忙,下有一弟陈禄,四处流浪,身怀内功。”
可依这几天的观察,陈逸(黑衣大哥的名字,林依以此作为自己今后的身份)绝不像那么简单的人物。尤其今天这番富国之道,即便是一般的夫子和书生都未必能想得到,更遑论一个带着幼弟四处漂泊的人,居无定所的江湖人士。再看,身子瘦弱,脉息粗放,步履沉重,一点也不像身怀内力的人。如果这一切都是表象,隐藏如此之深,那这人,就丝毫不能轻视。
李科见圣上面色冷峻,感觉不妙,拿过云景手中的卷子一看,颇为惊讶。最近初云边临国境,日益强大。虽然初云一向强大富足,但未雨绸缪,乃这位睿智深沉的年轻君主惯有行为。先勿论其他,这陈逸年纪轻轻,能有这番见地,已是不凡!难怪圣上质疑。
“陈逸才华横溢,可身份不明不白,这夫子之位?是否撤换他人?”原本以为陈逸只是爱财,月复中有点文墨。没想惊才艳艳。可多了份神秘,探不清敌我,竟成了鸡肋!
“越是这样,更要放在身边,是敌是友,时间一到,自有分晓。”云景说道,也解了李科的疑惑。
“下臣明白。下臣会时刻留意,稍有动静,立刻向圣上禀报。”李科站起来恭敬领命。
云景点头。闭上眼不再说话。
李科和墨天会意,双双退出。一个离去交办圣上差事,一个静守门外,护主安全。
房内闭眼假寐的云景,眸子瞟的一睁,又放出戏谑的光芒,那是丛林王者看上猎物,志在必得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