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记 第三章 淫巧技

作者 : 小皮瓜

昨日因遇见朱棣,徐宁并未去成夫子庙。♀今日本打算再拉上曾寿前往,奈何他被徐达调往大都督府,据说要为他拟个职位,省得他成日在家厮混,越发不长进。

徐宁百无聊赖,看玉妍在院中拿针线缝制个花绷。“这是什么?”徐宁凑了进前问道。

玉妍笑道:“夏日快到了,午后阳光便会直射院子里。咱们院中的房门虽然皆有门帘子,但是颜色单一难以入眼。趁现今有些功夫,便绣些花绷子,到时缝了上去,岂不漂亮?”

徐宁咋了咋舌,暗道自己真是土包子。门上有帘便已经很满足了,竟然不知进一步考虑到美观的问题?看来,这高大上的生活,自己还需要进一步适应。看着玉妍针走如飞的速度,这一院十几间房的门帘,估计几天就能武装起来了。

“玉妍,这绣活最费功夫,你绣得一会,便歇歇吧,别累坏眼睛了。”徐宁忍不住道。那细若毛发的针线,若让她长时间盯着,只怕对眼指日可待了。

“不如,咱们上街逛逛吧。”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充满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它如同一个贵族世家,钟鸣鼎盛中,处处透着风景。对于徐宁来说,这个城市是沧桑的,它将那段沉重而痛苦的记忆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眼前的南京,却是这样充满着生机,人声鼎沸,车马辚辚,熙熙攘攘中掩不住它的庄重。

“小姐,你看,那便是桃叶渡。”玉妍虽是凤阳人,却是自小生长在南京,对南京各处极为熟悉,今日陪徐宁逛街,倒不失为一个好向导。

徐宁向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青石板平铺延伸至一个临河渡口,渡头上数棵柳树,枝茂叶繁,将阳光筛蔽成星星点点,洒在船工与船客身上。河面上河舫竞立。灯船萧鼓。热闹非凡。

“这里为什么叫桃叶渡?并没有种桃花呀。”徐宁不解道。

“据说前朝这里确是桃花夭夭,但是因为年年打战,桃树都被焚毁了。”玉妍有些伤感地说道。徐宁也轻轻叹了一声。望着那渡口,想像那桃花缤纷的绚丽场景,不禁有些心醉。她忽然想起,不知多少年后,朱棣将发起的那场著名的靖难之役,这里不知又将会遭遇到怎样的战火,心头不由一阵厌烦。

二人下了桃叶渡,搭上一艘乌篷船,在清冽的水面上。晃晃悠悠地向对岸荡去。“玉妍,这里为什么叫金陵?”徐宁望着船来船往的宽阔河面,天马行空地问道。

玉妍还未回答,却听那船工笑道:“小姐是外来人吧?金陵之称可是有典故的。”

“哦?大叔,请说说看,我洗耳恭听。”徐宁好奇道。

“呵呵。小姐你有所不知。我们应天府,原是一方王者宝地。后来秦时始皇帝来此,见此地王气大盛,为防作乱,便命人铸下金人埋藏于此。以镇王气。故而,应天府又称金陵。”

“哈哈,有趣!”徐宁听了顿时拍掌,笑道:“若真如此,那金人早被人挖出了。”

“都这么说,咱们这的老人常说,秦人在埋藏金人之处还曾立下一碑,写着什么‘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哈哈!有趣,太有趣了!那么我有空也要多出门转转,说不定哪天便寻得这秦金人,哈哈。♀”徐宁打趣道。那船工也知传说无稽,唯一笑耳。

徐宁与玉妍上了岸,便沿着绿杨河堤慢慢往前走。不一会便见到一个巍巍的牌坊,高耸于街,上书“道冠古今”。往牌坊里走,街边一片飞檐建筑,高挂“江南贡院”之牌。

“这里是贡院。那些举子们便在此会试。”玉妍尊崇地说道。

考场么?徐宁抬头看着那威势的四个大字,想起高考时那严厉的防弊举措,不禁心有戚戚。据说,古时的考房比监狱还不如。徐宁探头向里面望了望,却一无所获。

越过贡院,徐宁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南京夫子庙。那一片繁杂热闹之声,令她想起了北京的城隍庙。“夫子庙在后头,这前头都是些小食摊和杂物摊,人多得很。小姐……小姐!”玉妍还待请示徐宁是否先浏览夫子庙,却见徐宁早已如鱼得水般游入那密密的人群,她不得不紧紧跟随在后。这位小姐,可真真不同。三小姐妙锦莲步轻动婀娜生姿,这位小姐可好,跑得比兔子还快!

“来呀,看一看呀,这可

我的大佬老婆最新章节

是正宗的秦地泡馍,味重汤浓馍精韧了啊!”

“这位小姐,看您身娇态逸,貌美如花,最得我家胭粉配适。您看啊,这粉色泽明快……”

“江南小蜜桔,不甜不要钱啦!”

……

吆喝声此起彼落,无论在哪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意,总是这样欢腾热情。徐宁好奇地这边看看那边模模,此情此景,既熟悉又遥远。

当玉妍找到她家小姐时,徐宁正捧着一袋油炸臭豆腐,叉起一块往嘴里扔。“啊!”玉妍慌忙捂着鼻子,“来一块吗?”徐宁笑嘻嘻地将臭豆腐往玉妍面前一递,惊得她往旁猛力一跳。

“哎呦!”一声不满的声音从两人身旁冒了出来。原来玉妍闪躲之间撞倒了路边的一个小摊。

“小姐没有伤着吧?”一个三十左右的文弱男子,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衫,一边忙着将散落一地的货物收拢,一边关切地向玉妍问道。

玉妍颇为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徐宁见恰有几个滚落脚边,便蹲下拾起那些货物。她一见这货物,竟怔往了。这玩意和当年玩的拼字板可真像啊。不过变了形态成为方块形罢了。

徐宁将这些拼图都交给那个商贩,忍不住问道:“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那摊主看起来十分斯文,拿起一个方块,有些腼腆地对徐宁说道:“回小姐话,这是九宫活字拼。您看,此物的六面均由九格构成,九格内有八木块,可移动,拼成后便是一句夫子教诲。”

他将那个九宫活字拼的一面里向徐宁展示了一下,那数个小木块杂乱无序,那摊主随手便将那小木块移动了几下,便组成了一句:有朋至远方来。

“真是太精巧了。”玉妍看得目瞪口呆。徐宁接过他手中的活字拼,将另一面翻转过来,摆弄了一下,很快便也拼出了一句:学而时习之。

“小姐心灵手巧,在下深感佩服。”那摊贩见徐宁手法娴熟,心下不由赞叹。他却不知,这拼字板,在徐宁那个年代,便连小学生也能熟练地拼出几个来回。

徐宁笑着说道:“哪是什么手巧,纯粹是玩得多了便会了。”不待玉妍取钱,她便掏出宝钞买下了两个。

那摊贩见徐宁将宝钞放入随身袋中,那一叠甚厚,估模着徐宁应是富贵人家。他双手互握,犹豫着用力摩挲。见徐宁正要转身离开,便狠下心来,大声唤道,“小姐,在下还有一个小物事,请小姐看看,定能让小姐喜欢。”

徐宁一听还有好东西,便停下了脚步,好奇地看着那摊贩,不知他要拿出什么稀奇事物。只见他转身取出一个小木箱,木色陈旧,边角皆呈灰色。

那摊贩不知如何双手在木箱上一按,箱盖竟自动弹起,徐宁吃了一惊,不由想到了自动弹簧。她的目光便聚焦到这木箱上,但见它精雕细琢,花纹古朴,不知是何年代之物。那摊贩从中取出一样布裹着的物事,在开合之间可见箱子里隔竟有数层之多。

那摊贩又将一小缸水搬至桌边,取出一根管子,一端放入管子,一端插入那物事之中,随后便将包裹着的布扯了开去。

“啊!”徐宁只觉眼前一亮,一座半尺高的假山出现在眼前。山上松柏俨然,还有流水倾泄,亭台楼榭,一应俱全。最妙的是,亭台前一排小人执萧围地而坐,活灵活现。那摊贩在假山后某处用力一扳,便见那流水演成瀑布,飞泄而下,那排小人的乐器竟发出了叮咚之声,韵律和谐,十分好听。

“是风过野!”玉妍惊喜地说道。这是南京一带颇有些年头的乡间小调,曲调悠扬,韵味十足。徐宁在那清脆的音乐声中,只盯着那一排小人,还有那忽大忽小的水流,在心中惊呼,这,这不就是音乐盒?!

那名摊贩也看着这精巧的假山音乐盒,眼神中有一丝伤感。一曲奏罢,他强笑着问道:“小姐,可还满意?”

徐宁早已看得心摇神驰,自是狂点其头,玉妍更是眼放光芒。“不知此物作价几何?”徐宁终于开口问道。如此宝物,自当收入。

那摊贩见徐宁问价,突又感无法开口,在心中挣扎了一会,又看了一眼那假山,握着拳,咬牙道:“愿值百贯。”

徐宁还没说话,旁边突然冲过一名女子,蓦地一伸手将那假山抱入怀中,紧紧不松,睁圆了眼瞪着那摊贩,咬牙切齿道:“你,你竟如此狠心!”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珠记最新章节 | 明珠记全文阅读 | 明珠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