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奏来,无事退朝。”奏天殿上,司礼太监高喊道。群臣肃然无声。适才廷议户部尚书人选,中书省提了几个均被否决,气氛十分不妙,朱元璋见一个人选商讨多日仍无定论,颇为不耐,着众人三日内必须将此事议定,否则全部以未尽建言之由,罚俸三月,令众人心下惴惴。
“皇上,臣有本奏。”中书省左丞沈立本突然出列,举着玉芴牌高声叫道。
“奏来。”司礼太监又喊道。
“皇上,臣为川人,得蒙圣宠,擢甘肃卫经历,后进中书省左丞。常惮于精虑,遂每日兢兢业业以补不足,实不敢有负圣恩。于任中十五载,未曾有归乡探视亲朋。”
“为解乡思,微臣常寄家书以慰乡里。奈何道途遥远,归人难寻,家书寄达之日,时有竟年之久。家人来信,亦常言: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令微臣心酸难抑。”
“微臣身居官位,寄封家书尚且如此艰阻,况寻常百姓乎?古时尚有‘误付洪乔’者,中途抛却乡人所托家书,令寄者空望其归,实乃人神共愤。”
“古时曾有家书抵万金之说,望皇上垂怜百姓骨肉相思之苦,于各地设立民信局,以利南北之家互通音讯,一解艰苦。”
朱元璋听罢,不由陷入深思。官方通信古已有之,什么烽火台、驿马站,各朝各代均花样翻新,随着马匹耐力的提高,时效越来越快。但官邮发展迅速,私邮却停滞不前。不论南北百姓,来往通信皆只能靠熟人托带。若遇人不淑,象晋朝的洪乔那样,答应时毫不犹疑,一转过山头,便将别人托付的信件全都扔到水里,任其沉浮,那便只能空叹息了。♀
朱元璋虽被人诟病为嗜杀成性,但认真探究。便会发现那都只是针对官吏而起,对于普通百姓,朱元璋却十分爱护。他设立了养济院等社会保障体系,强令各县府不得有流浪之人,使得明朝社会底层百姓的福利,竟成为中国历史之最。如今这能造福百姓的设立民信局之举。他一经细想,便十分赞同。
若是发展了这民信局,民间有什么风吹草动。朝廷掌握起来也很便捷吧。朱元璋心头忽然起了这个监督的念头。他抬眼看了看侍立的沈立本,想到他平日勤于朝廷事务,还能想到为民设想,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心中生起一丝欣赏之意。
“沈左丞所言甚是。此事朕便准了。不知你可有具体举措?”朱元璋问道。
“微臣认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应择一合适之地先行试行,累积经验后再予全国推广。民邮通路亦可借助官驿而行,可收取一定费用,以补足供养支出。”沈立本恭恭敬敬地应对。
“哦?”朱元璋此时正发愁于民生经济。一应事业皆因国库空虚而不得不缓行。如今听得这民信局还可对国库进行补充,登时喜上眉梢。立刻道:“好,此事便交由你操办。”
沈立本躬身答应。但立刻有人跳了出来,反对道:“沈左丞于中书省供职,事务繁忙,恐怕分身乏术,不利行进。不若另议人选。以专此事。”
民信局之设立,其中必将牵涉巨大利益,无论是传递所用的方式、途经何处等皆有讲究,岂能不让人眼红?朱元璋并非傻瓜,自然清楚其中关节。但如今沈立本当先提出,又有节有据,岂能让旁人接了手去?他略一思索,便说道:“所言也有道理。♀此事理应归户部总属。沈左丞便卸现职,往户部暂领左侍郎一职,统领民信局一事。如此便可名正言顺。”
朱棣与一干未就国的藩王一起肃立在旁,一言未出。但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眼里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殿上的尘埃落定,令他心中大喜。此刻,他正想着昨夜徐宁来访之事。
昨日徐宁与徐增寿从燕王府回来,遇见马丽苏要托人捎信,徐宁顿时福至心灵。
“阿寿,阿寿!”徐宁气喘吁吁地奔到徐增寿的院落,拉着正要换下外衣的徐增寿,要他立刻与她一同前往燕王府。
“又去?才刚回来呢!”徐增寿老大不愿意。虽然他对朱棣亲近得很,但时近饭点,又刚回来,他还真有些不愿意再出门。
“我想到法子替那个沈什么出头了。咱们快去告诉朱棣。他明天可是要上朝去讨论人选的。若今夜不将此事搞定,那么明日便会失去先机了。”徐宁小声地焦急说道。
徐增寿知道朱棣的大事可耽误不得,只好与徐宁再次出门,他们对谢氏谎称被朱棣邀请过府吃晚饭,叙叙家常,徐妙锦在旁听了也想一同前往,却被谢氏拉住,只得作罢。
两人匆匆赶往燕王府,徐宁一路上将想法好好梳理了一遍,觉得没什么差错时,正好到达燕王府。
“你俩怎么又折回来了?难道还想在我府上蹭饭?”朱棣笑道。他虽心中有事未解,但心性极佳,不因此事而大乱,仍是说笑如常。
“你问宁宁吧。她非拉我来不可。”徐增寿气道。“我还没吃饭呢,现在可是戌时了!”
徐宁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这可没法子,我这可是一心为燕王殿下办事呢。事成之后,你大可让燕王殿下赐你个饱食终日。”
朱棣登时笑了起来,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别说笑了,徐宁,你来此何意?”
徐宁狡黠地说道:“我想到一个法子让那沈什么能在众人之中月兑颖而出。”朱棣一楞,立刻追问道:“是何方法?快快说来。”
三人来到朱棣的书房,徐宁便将那邮局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朱棣听了只觉大妙,此事既符合朱元璋关心民生的心思,可操作性又很强,拿来做政绩真是最合适不过了。
朱棣大喜过望之下,仍然心思缜密,将徐宁所说的又细细想过了一遍,就其中一些细节与徐宁进行了探讨。徐宁根据现代邮局的模式,套用古代的一些客观条件,与朱棣说了起来。两人相互推演,终于成就了民信局这一妙计。
随后朱棣便命人将沈立本秘密请入府中,安排了今日廷议的这一出好戏。最后,他一言未发,沈立本却被推上了户部侍郎之位,如此收获,实在是大获全胜,完全避开了沈立本从未在户部相关事务上有所建树的这一最艰难的一步。何况户部目前又暂无尚书,沈立本到了户部侍郎之位,只要谨言慎行,略加操作,将沈立本推上尚书之位,实是不难。
昨日徐宁与徐增寿从燕王府回来,遇见马丽苏要托人捎信,徐宁顿时福至心灵。
“阿寿,阿寿!”徐宁气喘吁吁地奔到徐增寿的院落,拉着正要换下外衣的徐增寿,要他立刻与她一同前往燕王府。
“又去?才刚回来呢!”徐增寿老大不愿意。虽然他对朱棣亲近得很,但时近饭点,又刚回来,他还真有些不愿意再出门。
“我想到法子替那个沈什么出头了。咱们快去告诉朱棣。他明天可是要上朝去讨论人选的。若今夜不将此事搞定,那么明日便会失去先机了。”徐宁小声地焦急说道。
徐增寿知道朱棣的大事可耽误不得,只好与徐宁再次出门,他们对谢氏谎称被朱棣邀请过府吃晚饭,叙叙家常,徐妙锦在旁听了也想一同前往,却被谢氏拉住,只得作罢。
两人匆匆赶往燕王府,徐宁一路上将想法好好梳理了一遍,觉得没什么差错时,正好到达燕王府。
“你俩怎么又折回来了?难道还想在我府上蹭饭?”朱棣笑道。他虽心中有事未解,但心性极佳,不因此事而大乱,仍是说笑如常。
“你问宁宁吧。她非拉我来不可。”徐增寿气道。“我还没吃饭呢,现在可是戌时了!”
徐宁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这可没法子,我这可是一心为燕王殿下办事呢。事成之后,你大可让燕王殿下赐你个饱食终日。”
朱棣登时笑了起来,摆了摆手说道:“好了,别说笑了,徐宁,你来此何意?”
徐宁狡黠地说道:“我想到一个法子让那沈什么能在众人之中月兑颖而出。”朱棣一楞,立刻追问道:“是何方法?快快说来。”
三人来到朱棣的书房,徐宁便将那邮局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朱棣听了只觉大妙,此事既符合朱元璋关心民生的心思,可操作性又很强,拿来做政绩真是最合适不过了。
朱棣大喜过望之下,仍然心思缜密,将徐宁所说的又细细想过了一遍,就其中一些细节与徐宁进行了探讨。徐宁根据现代邮局的模式,套用古代的一些客观条件,与朱棣说了起来。两人相互推演,终于成就了民信局这一妙计。
随后朱棣便命人将沈立本秘密请入府中,安排了今日廷议的这一出好戏。最后,他一言未发,沈立本却被推上了户部侍郎之位,如此收获,实在是大获全胜,完全避开了沈立本从未在户部相关事务上有所建树的这一最艰难的一步。何况户部目前又暂无尚书,沈立本到了户部侍郎之位,只要谨言慎行,略加操作,将沈立本推上尚书之位,实是不难……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