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记 第一百零五章 可有困?

作者 : 小皮瓜

那是个堆放废旧物品的角落。现在正搁着几张桌椅及一些日常用品,这些东西都是徐宁从燕王府及徐府搬来的。大多数是一些用旧了的东西。

出于舒适考虑,徐宁已将现代的一些家具及日常用品改头换面设计了出来,交给工匠打制之后,便将那些被替换下来的或者用旧的了物品全都搬到了有间客栈的仓库。打算过些时间,将这些物品磨除王府及国公府的印记后,再赠送给有需要的贫苦人家。

如今这位赵总管眼睛甚尖利,一眼便瞧见了最外头的那张书桌,侧边刻着燕王府的标志。他心中疑虑难忍,终于出言发问,还探究地看了徐宁两眼。

徐宁决定无论如何不可将朱棣牵扯进这类商人交易之中,免得令朱元璋再度产生怀疑。于是,她镇定心神,轻声笑道:“赵总管,这些桌椅物事,均是一些达官贵人家中送来的。”

“送来的?这些物事他们能轻易送人?”赵总管显然不太相信。王府的东西用旧了便扔,没听说过有送人之说。

“赵总管,这事说来话长。”徐宁笑呵呵地说道,“古人云:俭以养德。当今圣上,亦是身体力行。据说,圣上的龙袍都曾打过补丁。圣上都如此节俭,咱们岂可浪费?所以本店在贵宾楼前设置了一个好施堂,投宿的客官若有不要的衣物或者其他物事,皆可放置于此,施于贫苦之人。本店负责清洗干净,再送于需要之人,务求物尽其用。”

赵总管听了脸色转缓,赞道:“此举甚好。既可节约财物,又可扶危济困。”他又展颜笑道:“圣上率先垂范,尚俭节制。贵店能效仿圣上,行此善举,进财之余不忘乡邻。实乃可敬。”徐宁连忙谦虚了几句。

说话中,赵总管走近那些桌椅。细看之下,确定是来自燕王府,便再度问道:“不过,徐东家所言与这些桌椅有何干系?”适才一路而来,不时有人招呼徐宁,因此赵总管也知道了徐宁的姓名。

徐宁笑道:“前些时候,晋王在本店宴请诸友。适逢本店开张不久。吴王便与燕王一同前来。当时燕王见了好施堂,甚是好奇,曾出言相询。待知晓原由后,热情表示有意共攘盛举。很快便命管家将一些陈旧的桌椅家具送来。希望能够供更多的贫苦百姓使用。不过这些家具虽然品质甚好,但刻有王府标志,因此堆放在此,待磨去标志后,本店便会将其送与合适的人家。供其使用。”

“原来如此。”赵总管点了点头,似乎已经解开了谜团……

徐宁见他点头,心头一松,继续说道:“除了燕王府外,还有魏国公徐府也送了一些来。”

“嗯。魏国公四子徐增寿与燕王交好,人以群分,他能送来,也是一番善举。”赵总管频频点头。

徐宁见他心情不错,便转头对何保说道:“这些物事咱们也要快些清理整饬,早些送人的好。也好让两府大人的心意早些成真。”何保自是连声称是。

“不知徐东家可愿带咱前往好施堂一观?”赵总管又提出了要求。徐宁心道,这赵总管为人还真精细,眼未亲见竟还心存疑虑。

这要求自然可以满足。于是,三人离开仓库往贵宾楼走去。

在贵宾楼的入口处,三人通过了侍卫的确认后,便进入了贵宾楼。赵总管对这戒备森严的防卫啧啧有声。徐宁忙解释,来贵宾楼投宿的非富既贵,加强保卫是题中之意。

终于来到好施堂。这好施堂便在贵宾楼入口左侧,面积不大。赵总管缓步入内,发现里面旋转了各式方柜,不同的方柜上贴着不同的标牌,有“衣物”、“器具”、“书籍”、“鞋履”等等,不一而足。

那些方柜内已盛放了不少物品,最多的便是衣物方柜,五花八门,小到一顶方巾,大到一件绸衫,应有尽有。赵总管在好施堂中转来转去,大开眼界。

时至午时,徐宁与何保对视一眼,两人都想到了不是请赵总管吃个饭什么的。可还没等两人交流完毕,徐宁耳边又传来赵总管好奇的发问。

“徐东家,这许多物事,该如何分给不同人等?”

“咱们在客栈边上开了间小门面,名唤乐善堂,这些物品洗清干净后,将摆放在乐善堂,任由需要的百姓取用。”徐宁从容不迫地说道。

“任由取用?”赵总管眉心一皱,迟疑道,“若有人心存贪念,岂非坏了这番好意?”

“我大明百姓,虽非圣人,但也心地善良。更何况,圣上的功德教化煌煌如日,这乐善堂自开设起,便未发生过胡乱取用或浑水模鱼之事。更有甚者,有些百姓取用之后,还会送些自家不用之物,放在好施堂中,赠予他人取用。”

“竟有此事?”赵总管瞪大了眼睛,一脸无法置信的神情。

“千真万确。”何保在一旁笑着肯定了此事,“若赵总管不嫌烦闷,大可移步乐善堂观看。”

“好!”赵总管一口答应。他怎么也不相信,那些穷得需要靠人救济的百姓,会大方得将自家的东西赠予他人。

三人离开好施堂,穿过大堂,准备往乐善堂走去。可是,赵总管又停住了脚步。

“那是什么?怎么盛着如此多的宝钞?”他指着一个盛着宝纱的青玉盆,皱起了眉头。就算是有间客栈日进斗金,也没必要将钱财如此炫耀吧?

何保立刻恭恭敬敬地解释道:“赵总管,这是本店特别设置的聚善金。”

“聚善金?这是什么?”赵总管疑惑地问道。

“您有所不知,退房的客官在咱们柜台结账会钞时,零头几百文或者一贯钱,他们常常大方地表示不用会结。本店无功不受禄,又不好驳了这些客官的好意,便设了这个聚善金的名目,请这些客官将零头投入此青玉盆中。本店每日清账时。会将盆中钱数点数清楚,记在账上,日后以聚善金的名义。帮助一些急需要钱财的百姓。”

“原本以为钞额不多,哪知不少客官都心存善念。不仅将零头投入盆中,还额外添加了不少银钱,拳拳善心,真是让人敬仰。”徐宁感慨地说道。

一番话说得赵总管不停颔首:“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有时虽然钱粮不多,却能让人却步不前。徐东家此举,又是一利啊。”

徐宁自然谦虚了一番,表示这全是那些善心客官的支持。与她没有什么关系。

三人来到了乐善堂。赵总管抬头一看,只见门楣上贴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圣人言论,笔势纵横,很有力度。他笑道:“徐东家。这字迹雄劲有力甚有气势呀!看起来竟是燕王的手笔。”

徐宁连忙接口道:“赵总管好眼力!这确是出自燕王之手。那日燕王府送了陈旧之物来,小女子心中甚是感激,便登门道谢,请了燕王的字,以激励今日尚需取用这些事物之人。希望大家积善有余,他日身居高位之时,勿忘行善不分大小,也能举手帮助他人。”

“嗯,徐东家此言甚是有理。常保行善之心。实为人之根本。”赵总管再一次表示赞同。

乐善堂中四周壁上贴了不少书法杰作,有的写着“赠人牡丹,手有余香”,也有写着“今日苦他日乐”等等。中间是一排一排的木架子,分别贴上了不同的标牌,架子上面整整齐齐地分类摆放了各色物品。堂中还有十数人慢慢地逡巡其间,寻找合适的物品。

赵总管趋着一看,拿起了面前架子上的一本《大学》,只见它表皮虽陈旧,但却压得平平整整,没有一丝折痕,看得出被人保护得很好。赵总管轻轻一翻,里面掉出一张纸条。他捡起一看,上面用小楷工工整整地写道:“此书伴余十载寒窗,今赠有缘人,望用罢转赠,以飨寒门。”

“好啊!好啊!”赵总管小心地将纸条再次夹入书中,转头对徐宁与何保赞道:“贵店此行,真是大利百姓!实乃京中楷模。请容咱诚心一拜!”说着便要躬身行礼。

徐宁自然不能让他行实此礼,连忙侧身避过,伸手扶起了赵总管,嘴里忙不迭地说道:“赵总管,切勿如此,折煞小女子了!”

赵总管诚恳地说道:“徐东家,非是咱虚情,实在是心有感触。若咱小时候能遇上象徐东家这般善人,也许今日便不会……”他忽然打住了口,尴尬地笑了笑。

徐宁与何保假装没看见,热情地邀请赵总管一同用午膳。赵总管还待推辞,但两人岂会放过这个增进感情的机会,自然不会任他空着肚子回宫。

三人又回到了有间客栈的大堂,正要往二楼膳食堂走去,便看见迎面走来一人。

“赵……”那人面上十分激动,张口便向赵总管打招呼。

“咳咳咳……”赵总管忽然一阵咳嗽,笑着说道,“原来是知画姑姑!还记得咱不?如今咱还在安徽朱府当总管,不知知画姑姑近来如何?”

陈知画一楞,看了徐宁与何保一眼,两人一望天一望地,均不接陈知画的眼神。陈知画结合赵总管的神色话语,大致猜出了这双方的意思,便决定留下帮徐宁一把。

上得膳食堂,赵总管再一次瞪大了眼睛。这里摆放了许多餐桌椅。靠墙还摆放了长长的两排长桌,上面放着热气腾腾的各色菜肴。不少人都拿着一个青色大碟,在这些桌前选取菜肴。

“这,这又是怎么个说法?”赵总管诧异了。

“赵总管,这叫自助餐。自己取菜,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象咱们围成一桌,上了不少菜,有些人不喜欢吃,全都浪费了。”陈知画微笑着向老熟人解释。

“嗯,确是如此,只是,徐东家,你不怕有些人吃不完便带走吗?”姜还是老的辣,赵总管一眼看出了自助餐的薄弱之处。

“不会的。来此吃饭的人非富即贵,岂会行这鸡鸣狗盗之事?更何况,有好多侍卫看着呢!”陈知画再一次善解人意地替徐宁做了解释。

“嗯,确实如此。”赵总管低头细看了一下餐桌椅上的小标牌,上面写着:浪费可耻。若取了物品没吃完,只有两条路,一是休息一会再吃完。另一是按市场价付钱。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浪费的现象。赵总管再一次感到徐宁的节俭理念。

“徐东家,咱这一来可开了眼界了!”赵总管彻底被有间客栈的种种善行感动了。

“不知这客栈目前可有何为难之处?”

徐宁与何保、陈知画三人对视一眼,各人眼中的喜色,再也掩饰不住!

来了,来了,这一路而来,等的就是这一句!徐宁忍不住在心中大声呐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珠记最新章节 | 明珠记全文阅读 | 明珠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