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记 第一百零六章 解忧困

作者 : 小皮瓜

徐宁与何保陪着赵总管逛了这么大半天,就等着他这一句话。这问起困难,便是表示关心,关心便是表示有间客栈绝不是奢靡之风的起源,至少在赵总管心中,有间客栈现在的形象与奢靡沾不上边。

陈知画紧张地看了徐宁一眼,担心她提出什么不太合适的要求。她与这位赵总管是旧相识,心知他是朱元璋的绝对心月复,对朱元璋有极大的影响力,生怕徐宁不知天高地厚提出什么非分之想,惹得赵总管心生不快,所以连连向她使眼色。

徐宁自然明白陈知画的眼神含义。但是赵总管既然很可能代表着朱元璋来查看,那么当他有所关切时,那么肯定不能拿太细碎的困难来敷衍,免得让他认为遭受了轻视。究竟要提什么困难呢?什么困难能够不大不小,又能让对方解决得了呢?徐宁有些被难倒了。

“这里真的只需要交纳五贯宝钞,便可以随便吃么?”赵总管见徐宁沉吟,便转头向何保问道。

何保恭敬地回答:“是的。虽然看起来便宜,但其实每个人也吃不了多少,多数到不了五贯钱。”何保露出了狡黠又诚实的笑容。

“呵呵……何总管可真是实诚!”赵总管笑了起来,对何保的诚实,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

“五贯钱?”徐宁听得银钱,心中灵光一闪,登时喜形于色,笑眯眯地对赵总管说道,“若说困难,倒确有一些。不知赵总管是否能够出手相助。”

“哦?说来听听。些许小忙,咱还是有些脸面的。”赵总管谦虚的话语中,透着一些傲然。

徐宁微笑着说道:“赵总管,小女子年轻眼界浅,初入商道,没有打算,一心只想着扩张。这不,前些日子才开张了第一家商铺。尚未妥当,便又急着开了一家衣铺,唉,这钱全都滞在这货物备库中。以至于有间客栈开张以来,虽然生意尚可,但仍是欠了一堆的债。”

“哦?听徐东家这意思,是想借钱周转?”赵总管看了徐宁一眼。

“呵呵,赵总管,说是借钱,却也不是。”徐宁轻轻摇了摇头。笑吟吟地说道。“小女子是这样想的。你看。这客栈如此之大,虽有何总管、陈掌柜这样的人才相助,但小女子仍觉得负重前行,每日殚精竭虑。十分辛苦。所以,小女子想将这客栈顶出一些份子去,找个人来帮帮忙。”

“顶份子?!”陈知画轻轻低呼一声,惊讶地说道,“徐东家,您是在开玩笑么?这客栈的赚钱速度,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岂能轻易顶出?”客栈开张时,陈知画便已到得此处担任掌柜。自然知道有间客栈的盈利情况,所以,当徐宁表示想要顶出一些份子时,她忍不住相劝。

何保也是有些讶然地看着徐宁。这事徐宁可从来没提过。但何保还是忍着没有问出声来。

赵总管与他们的反应却完全不同,他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徐宁一眼,慢慢地,嘴角边浮出一缕微笑。

“徐东家,这事可不算小事,你该好好合计合计。若确定了,再命人来寻我,如何寻我,你问知画便知。”他慢慢地说道。

“好,希望有机会能得赵总管言传身教。”徐宁也露出神秘的微笑神情。

三人愉快地在自助餐厅吃完了午餐。这一新鲜的用餐方式以及饮食内容,令赵总管颇感新奇,除了亲自打菜外,还将打来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毫无残留,也算响应了徐宁浪费可耻的号召。

徐宁还带着赵总管参观了贵宾楼的相应设施,令他赞誉不绝。兴致很高的赵总管,甚至还骑上了马小跑了一圈。最后,带着十二分的满意,回宫传话去了。

这一晚,徐宁钻到徐增寿的小院,将今日的事一五一十地向她的兄弟详细汇报。

“什么!让赵总管入份子?这怎么可以!”徐增寿连连摆手,一口否定了徐宁的提议,“阿宁,赵总管什么人你不会不知道吧!他背后的那位,正是反奢最强烈的,岂会入咱们的有间客栈?你别忘记了,咱们的客栈可不是什么普通小店,里面可都是豪华至极的物事。”

“什么豪华至极嘛!只是新奇一些而已。”徐宁不满地纠正了徐增寿的用词,别人说咱们奢靡,咱们自己可不能这么自黑。

“阿宁,你若觉得银钱不够,我这里还有不少,你先拿去用吧。”徐增寿以为徐宁经营客栈真缺钱,便想再掏些私房钱出来。

“阿寿!哪能要这些钱呢!咱们客栈又不缺这些。每日的盈利可都在万贯以上呢!”徐宁笑着拒绝了徐增寿的好意。

“那你为何……”徐增寿有些不解地问道。若不是缺钱,拉朱元璋入伙做什么?徐增寿自然知道赵总管背后站着的是朱元璋。可朱元璋自视皇帝,岂会与民争利?

“阿寿!还记得我与你说过的宝钞弊端吗?”徐宁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闲杂人等后,悄声问道。

徐增寿一楞,回忆涌了上来,他记得徐宁曾说过,这些宝钞毫无监管,除了日后会不值钱外,也说明现在国库已捉襟见肘,什么钱也不放过了。当时他将这些话告诉徐达,却被徐达斥责了一顿,并勒令他行禁口令,严禁外传这些话。

“当然记得。阿宁,你当时对宝钞似乎并不看好呢!”徐增寿也压低了声音。大明宝钞是朱元璋一力提倡的,谁也不敢公然唱反调,所以徐宁徐增寿谈论起来,也必须小心翼翼。

“当然不看好!连发行多少也不知道的宝钞,不出问题才怪呢!还记得我当初说这是因为国库空虚,朱棣他老子急了才干这事吗?”徐宁低低地说道,“可见他到底有多缺钱呀!阿寿,咱们这有间客栈便是会下金蛋的母鸡,若是他能插一脚,便能银钱滚滚来。他成了这客栈的一份子,岂会再容他人找咱们麻烦?最重要的是,他有了银钱来做些正事,便不会再对宝钞那般依赖。这宝钞的发行,便能缓下来,日后百姓的生活也不会因为宝钞不值钱,而受到沉重打击。”

徐增寿听得徐宁的话,皱起眉深思了起来。不一会,他又问道:“可咱们的客栈就算是会下金蛋,也没有那么多收入来撑起国库呀!毕竟它只是一个客栈而已。”

“傻瓜!”徐宁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徐增寿一眼,“难道他便不会在其他行当也学着这么做吗?以前是没想到,如今咱们给他递上了个由头,他还能想不到?你看你朱棣多狡猾。他老子还能傻了不成?”

“嘘……你好大的胆子。敢编排皇上!”徐增寿听明白了徐宁的意思。自然不再反对。心情轻快之下,开始调侃起了徐宁。

“我可没有编排他,我是夸他儿子呢!”徐宁也笑嘻嘻地回了一句。

徐增寿又认真地说道:“阿宁,这些店燕王也有份。你可得和他商量商量。”

“这还用说!”徐宁眉眼带笑,弯了弯嘴角,“我待会便写了信让人带去给他。他那么精明,一定会同意。”

徐宁忽又无奈地说道:“阿寿,你看人家朱家父子,一下便占了大半,咱们徐家还是得听他们的!怎么朝堂之上听他们的,这商道买卖还得听他们的?真是太过分了!”

徐增寿一呆,继而忍着笑用极低地声音说道:“你不想听可以做武则天呀!哥一定帮你。到时也寻个国公当当!”

徐宁看徐增寿那一脸猥琐的神情,便知他在开玩笑,扬起手便拧着他的一只耳朵,令他痛得哇哇求饶。

“武则天!你当我是道姑啊!还想当国公,现在就让你当公公!”

“啊……”小院里传出一声凄厉的痛呼声。

快马加鞭地成绩便是。三天后,朱棣便看见了徐宁用那笔令他不忍卒读的字写就的询问函。

徐宁自知字迹“豪放”,因此惜字如金,全信只有九个大字:大丑欲入伙,可否?速答。

朱棣的军人作风也在他的回信中体现得入木三分。当徐宁展开那封被日夜兼程带回京的便笺时,发现全信只有一个字:可。

于是,在陈知画的帮忙下,徐宁很快又与赵总管见面了。两人依然坐在第一次遇见的休闲区,桌上依然是真材实料的罗汉果茶,但是,这一次却多出了几分亲切热络。

赵总管看着眼前这位长相清秀文静却又欢快外向的女子,心里忍不住又想起了那日回宫之后,将所见一切禀告皇上的情形。

“哦?那女子是东家?可查过来历?”朱元璋不愧是在皇帝岗位上呆了多年的人,第一反应便是该同志的家世背景是否来源可靠。

“启禀皇上,老奴查过。此女此前居于濠村,据村中人说,是个流落异乡之人。在濠村与木府毗邻而居。她与燕王及魏国公府的四公子徐增寿交情甚好。据徐府的探子回报,她甚得徐达喜爱,已被收为义女。”

“哦?”朱元璋的瞳孔有些收缩,“是天德的义女?”

“据徐府人是这么说的。不过,老奴仔细地查过了,此女的一切与魏国公府却是没有关联。魏国公甚至不太清楚此女经营客栈之事。”因为徐宁在政府办养成的遇事不多嘴常保密的习惯,除了他们三人外,没有人知道股东实际有三人。而徐宁在客栈开张时,也向徐达说过了此事,但徐达对商道不愿涉足过多,便也没有多管。

“若不是天德资助,她何来银钱经营?”朱元璋奇道。

“据老奴所查,此女颇有异技,善饮食烹饪。她在濠村时,与中都的庆丰茶馆相合作,制出了天下闻名的庆丰糕点,她也借此大敛其财。如今开客栈的银钱,多半是当时的积蓄。”

“哦?竟是庆丰糕点的密创者?”朱元璋有些惊讶于徐宁的身份。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果断地说道:“赵成,她既有心行善,那么便不能让善者冷了心。这困难,你还是得帮上一帮。”

赵总管心领神会地退下了。

于是,在双方强烈意愿下,两人再次见面了。

“赵总管,有劳了。咱们这便将契约给签了送官吧。”徐宁高兴地说道。

赵总管也用力点了点。他希望早日将此事办妥,那么皇上便不用再为银钱之事发愁了。于是,名义上的第四股东,便成了赵成赵总管。

两人在陈知画与何保的见证下,完成了股权交割仪式。四人相视而笑,都在心里觉得占了对方便宜。

徐宁笑眯眯地向赵总管行了一个福礼。

“赵总管,从今后,有间客栈可得仰仗您啦!”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珠记最新章节 | 明珠记全文阅读 | 明珠记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