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眼前这位来自东洋的叔叔,志腾、志鸿并没有显得很不适应,相反是那位东洋叔叔显得很不自在的样子,脸上直冒热汗,弄得这小兄弟两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呢。
只见那位叔叔稍作镇静,不管怎么说,现在那两个小孩子已经是自己家的客人了,应该欢迎才是。就请他们到客厅里去坐坐,同时叫智明(这位东洋医生的儿子,志腾、志鸿的同班同学)过去到厨房里帮忙。以前常听儿子智明说志腾、志鸿怎么在学校照顾他,现在终于见到了,同学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当然要做顿饭给客人吃了。期间父子两聊的什么,志腾、志鸿已经听不懂了,因为讲的是东洋文,只是看见智明从厨房里出来后脸sè已经不对了,好像很生气的样子。
但是志腾、志鸿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人家不是很欢迎他们两呢,勉强留下来把饭吃完了,吃完饭没过多久就匆匆的告别,告别之际,大哥志腾并未觉得哪里不对劲,倒是小志鸿从智明的眼神里看到了那么一丝的愧疚,应该有什么事情吧,只是他们还蒙在鼓里,对此很是疑惑。
兄弟两回到了大叔给他们安排的地方,但是志鸿还是放不下那个疑问。下个星期刚到了学校里面,志鸿就把智明叫到跟前来,询问着关于上次到他家拜访的事情。可是智明始终不肯说到底发生了什么,既然人家不肯说,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多问了。
细心的小志鸿还是发现了一点的不同,他发现智明在这段时间里越来越关心自己和哥哥了,说不清为什么。上次在智明的家里,还有一个来自东洋的小朋友在屋里呢,志腾和志鸿很友好的跟其打招呼,那个小家伙却连看都不看他两一眼,后来才听说那个小孩是rì本驻上海使领馆馆长的儿子,对于大清的小孩子很是看不起,原来也是要到圣约翰书院上学的,但是一听到有很多大清的小孩也在里面上学,就死活不肯去了,过几天就会回东洋去读书了。
也许是智明还在感激兄弟两在他上学第一天保护他的恩情吧,又或许是他一个人实在太孤单了,所以才想在中国找两个好朋友。所以一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马上叫志腾、志鸿过去,大家一起吃,一起玩,而且从那天以后,兄弟两也再也没有发现那位智明父亲有什么异常了。
平时无聊的时候,智明会给小兄弟两讲一些自己国家的事情,而这小兄弟两也会给智明讲一些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三个人形影不离,智明的汉语水平进步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能够熟练的说汉语了。
有一天,他们三个讲起了关于志向的话题,智明突然沉默了,带着某一种遗憾说:“我记得两年前,我在我的家乡上学,那个时候课堂上还有你们大清国的汉语课,每晚回家父亲还会教我学你们大清国的《大学》、《中庸》、《论语》,每每和同学们谈起大清,大家的眼睛里总是流露出一种羡慕的眼神。可是自从两年前两国的战争之后,课堂上再也没有汉语,大家谈论起大清来也带着一点轻蔑的语气了。”
智明缓了缓,再接着说:“我有一天回家问父亲学校到底为什么不让我们学习汉语了?父亲只是说因为大清国病了,等大清国的病治好了,相信还会学到大清国的汉语,学习大清国的悠久历史,学习大清国的经典国学。所以,父亲就来到了你们大清国,来给你们大清国的人治病。将来我也要做一名向父亲一样伟大医生,来给你们大清国人治病。”智明说完还转过头来,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听了智明说的话,兄弟两同时陷入了沉思中。在智明的再三催促下,志鸿才开口了:“我的志向是将来要做一个像胡光庸一样的人,造福百姓。”
智明当然不知道胡光庸是谁了,志鸿只好答应他以后有时间就给智明讲关于胡光庸的故事,还是父亲许华昌讲给他们兄弟两的呢,现在有机会让东洋的同学知道胡光庸的故事了。
志鸿说完了,该志腾说了,只见志腾昂起头来,底气十足的说:“将来我要做一名我大清水师的管带,率领我们的炮舰,保家卫国。”
听了志腾的话,智明脸红到了极点,头也低了下去。因为在东洋的时候,自己曾经和同学们玩过一种游戏,就是要击沉大清国的军舰,定远舰和镇远舰,志腾肯定是不知道的,在他们rì本会有多少像他们一样的小孩子,整天叫着要击沉大清国的军舰呢。
志腾还意犹未尽的说:“我和志鸿在三年前同父亲来上海找大叔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我大清国的水师,很是威武雄壮,便问自己的父亲这水师这么大,谁来管理呢?结果父亲就说是一个叫的官来管军舰的。所以自己才想着要做一名管带,将来开着我大清国的炮舰,扬威四海!”
三个人都说完了自己的志向,同样都沉默了许久,不知道他们的脑海中还在思考着什么问题。志腾和志鸿的辫子在海风中飘来飘去,智明问了好几次你们大清国为什么要留辫子?那样做起事来岂不是很不方便吗?但是兄弟两也说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要留辫子,只能说是祖宗都是留辫子的,这大概是一种好的解释吧。
看着远处的海浪在一次一次拍打着岸礁,三个小伙伴的心也像着海浪一样,汹涌滂湃。也许现在距离还有些远,听不到他们发出的声音,当有一天他们长大了,真正可以击打出属于自己的浪花来的时候,一定会让所有听到他们声音的人为之动容。
这一年,是公元1896年,大清国光绪二十二年,rì本明治二十九年。代表大清国多数人的志腾和志鸿兄弟两和代表rì本极少数人的智明在这里讨论着关于未来的计划,又或者说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吧。智明的愿望是中、rì两国和平相处、世代友好。志鸿的愿望是国泰民安,可以做个好的商人。志腾的愿望是保家卫国,使国家免受凌辱,那样百姓才可以安居乐业。
三个小孩子的志向,无意间与各自所在国家、所属民族的历史使命所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抛开国籍不说,每个民族当然希望自己所在的国家能够强盛起来,不受别的国家欺负。可恰恰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也就无法分开一一来说。
但是现在既然有能有机会在一起聊自己的志向,至少说明这三个孩子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智明的父亲并没有因为甲午战争rì本胜利而瞧不起大清国,反而觉得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耻辱,所以到中国来行医。不仅如此还把自己的儿子从rì本带到大清来,因为儿子智明也很喜欢大清国的文化,很向往大清国。大清国的军舰在访问rì本的时候并没有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发动攻击,可是大rì本国有了强大的舰队怎么就进攻大清国呢?
智明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来到了大清国,希望能通过帮助大清国来给自己的国家赎罪。很幸运的碰到了志腾、志鸿兄弟两,不仅很快适应了大清国的环境,而且在志腾、志鸿的支持下,已经能熟练的说汉语了。
每次到智明家里做客,志腾、志鸿总会有那么几个时刻很迷茫,因为智明和他父亲在交往的时候,一般都用东洋语,兄弟两根本听不懂的。
这一天周末的时候,三个人再次结伴去玩,玩累了坐在一起聊天。志鸿就发话了:“哎,智明,你每次和你父亲聊天都说你们东洋话,可不可以教我们啊?那样我们也可以用东洋话打招呼了。”
志腾也附和着,开玩笑的说:“是啊,智明,我们都教你说我们大清国话了,你也应该教我们东洋话才行,到那时咱们就扯平了,你可得好好教我们啊。”
智明当然要说好了,而且父亲应该也不会怪罪的,如果不是这两位大清国兄弟的帮忙,自己还不知道多会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呢。而且这对小兄弟因为自己而被同学们孤立了,虽然现在好多了,但是在智明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惭愧的。
志腾、志鸿也开始学习东洋话了,不过相比志鸿所下的功夫,志腾好像还有点欠缺,志腾更多的是把jīng力放在了学习西洋话上,进步也是相当快的。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智明所说的志向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志鸿所说他要做一个商人,造福百姓,前提还有一个,那就是抵制洋人。因为资本主义产品对于中国传统手工市场的冲击是很大的,所以只有抵制住了洋人的资本入侵,才能更好的造福百姓。
志腾说他要做一名水师管带,保家卫国,扬威四海,前提是先要把洋人打出中国,当然也包括东洋了。
不是他们忘了之前自己所说,而是他们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才省略了那么一部分。
三个人一起在圣约翰小学里学校学习了五年的西学,智明还学会了大清国话,志腾和志鸿也学会了东洋话,当其他同学在背后说志腾、志鸿兄弟两国贼的时候,他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因为他们忘不了父亲临终前对自己的要求。
最后等到公元1908年,大清国光绪三十四年,rì本明治四十一年,已经上完高级中学,18岁的许志鸿去rì本佐世保工业大学学习,光看外表、听口音,已经无法判断出志鸿是大清国人还是rì本国人了。
20岁的许志腾则选择去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海军知识,看来父亲许华昌在临终前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兄弟两个没有令大叔失望,更对得起父亲的在天之灵。
特别说明一下,志腾和志鸿兄弟两在出洋的时候,已经把头上的辫子给减掉了。这些年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愿意留辫子的人越来越少了。临走的时候,智明在码头看着减掉辫子的兄弟两,笑着说:“还真别说,这没了辫子,看上去jīng神多了。”
兄弟两一个去东洋,一个去西洋,但都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大叔因为儿子染上了烟瘾,看上去沧桑了许多,这些年来在大叔的照料下,志腾、志鸿两兄弟才得以得到良好的受教育条件,见识到更大的世面。
可是大叔也只能帮他们到这里了,完成了弟弟临终前的托付,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现在已经是yīn天了,哎,上海的夏天就是这样,刚才还是晴空万里,马上就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