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十一章:拼搏创造机会,但不等于能得到机会]
第2节创办新刊物
在青人去之前,分局宣传部的生产宣传这一部分,就一直这样干着,要说也算能对付着走。因为一些基本的职能也还是能够完成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分局党委要求分局宣传部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分局要求宣传部经常搞好职工群众的思想调查,切实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分局的安全生产服好务。另一方面,分局要求宣传部加强对车间和班组的学习加强指导和帮助。因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要健康发展,细胞必须健康有活力。车间班组的学习加强了,水平提高了,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宣传部就决定搞一个《班组学习》的内部刊物,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分局宣传部看中了综合素质较高,又在大学主编过校刊,在站段办过段刊的青人。
青人一到宣传部就领受了创办《班组学习》的任务,那时,职工思想状态调查还没有形成定量化,也没有特别地安排给青人去承担。因为部长们觉得宣传部过去从未办过任何一个刊物,这是一件大事,青人只要能完成好这一件大事,他们就很满意了。因此,也就没有再多安排青人干些其他的什么,以免他分心,影响《班组学习》刊物的质量。事实上,部长们的担心真是多余的了,因为相对于青人在大学办校刊,其实在分局办刊物,难度要小许多。一方面,大学校刊的不少文章要求更高,尤其是一些带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章,必须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而分局刊物的文章,就绝不会也无必要如此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虽说大学里也有不少热心投稿人,但相比一个分局来说,投稿人就少了许多许多。这时的黔阳铁路分局是全国铁路系统中的大分局中的一个,光干部职工就有四万多。黔阳分局一共有五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至少六、七个站段级单位,每人单位又都有如党办和行办等一些部门的相应人员有责任或是自愿投稿。有如此多的人投稿,可以说稿源滚滚,稿源不愁,刊物就好办。再加上从分局到站段的领导重视,再加上《班组学习》虽说是内物刊物,但从一开始就实行稿酬制,调动了广大投稿人的积极性,所以黔阳分局宣传部的《班组学习》从一开始就办得十分顺利。不仅顺利,而且影响力与日俱增。那时的分局还没有成立黔阳分局电视台,也没有成立黔阳分局报社,几乎所有露脸的事都只能在当时分局唯一的媒体《班组学习》上实现。《班组学习》就自然而然成为从领导到职工关注的焦点和重点,越是这样,青人干得越是带劲。因为青人单身一个人在黔阳,所以他几乎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上班时,他在干,下了班,他还在干。一方面,是他不想浪费时间,去耍去玩,客观地讲那时青人除了干工作,也不知道怎样去耍,怎样去玩。因为刚到分局宣传部还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更没有什么人为了文章的事请他吃饭喝酒。另一方面,青人干的这种工作,是个动脑筋的细话,每一期刊物如何编辑,都要认真思考。虽说他只是《班组学习》的责任编辑,他的上头还有两个副部长做副主编,还有一个部长做主编,再上头还有一个有其他部门负责人诸如分局党办主任、分局工会生产宣教科长、分局行办主任、分局纪委办主任等参加的编辑委员会,但青人十分清醒地知道,其实这事就他一个人在实实在在的干,除了副主编和主编要把把关之外,其他更多人的只是挂名而已。但挂名也对青人有帮助,挂名的部门多,说明整个分局都重视。分局都重视,刊物地位就自然高,作用就自然大。挂名的领导职务越高,事情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也促使青人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期刊物。再一点,面对每一天众多投稿,白天翻阅和修改不完的稿子,青人又不愿意拖到明天再弄,总希望今日事今日毕。但即使这样忙,青人也是无怨无悔,勤奋工作,一如他在来分局宣传部之前写的那首励志诗中说的“勤劳飞四海”。即使这样,他依然还有一些多余的精力,因为《班组学习》毕竟是双月刊,多出来的精力,他就主动向部长们提出来,再承担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因此,除了编辑刊物,青人又经常组织开展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工作,调查完毕后,又及时地向分局领导和有关部门撰写和上报“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材料”。分析材料因为有根有据,又及时准确,受到了分局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好评,宣传部也因此多次得到分局领导的表杨,宣传部一得到表扬,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表扬青人。青人受到表扬,工作热情更加高涨,该干不该干的他主动干,可干可不干的他抢着干。这样,又过了不到半年,青人对所有生产宣传方面的工作,都做到了了然于胸,并且处理起来都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其熟悉的程度都让人不可思议地远远超过了早干好几年的伍才华和郝自重。
所以,因为上述原因,当分局宣传部决定举办一个全分局的宣传干部培训班时,部长既意外又不意外地把关于生产宣传这一部份的讲授任务,直接交给了才到宣传部一年多点的青人,而不是交给干了好几年的伍才华,更不是郝自重。
虽说伍才华多少有点担心,虽说郝自重多少有点不服气,但结果却明白无误的证明:部长们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包括青人的讲稿在内的这个材料,后来由分局编印成了一本小册子《分局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如此,这本小册子后来还被铁道部宣传部推荐到下属的56个分局交流和学习。
青人圆满地完成了这次的讲课任务。
课间休息时,伍才华走到青人面前真诚地说:“你代表我们这个生产宣传口上了一堂好课,要让我讲,我真不知怎么讲才好,谢谢你!”
青人则说:“完成任务而已,要说谢谢,我还要感谢平时你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伍才华一见青人谢自己,脸就一下子红了,忙又摆手:“支持是应该的,帮助二字真谈不上。”
两人分开后,青人往洗手间走去,半道上看见郝自重在跟几个站段宣传干部说:“小青讲得最好最实在的一点就是每一个宣传干部一定要练一手好字,不然写标语搞宣传真要出大洋像。”
有一个新来的宣传干事就顺势拍了一下郝自重的马屁:“郝老师就写得一手好字,够我们多年学习的。”
郝自重脸上就放出红光来,并摇头晃脑地说道:“那是呢!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
青人听到这,心中不由一阵冷笑,心里说了句:“你果真如此聪明能干,怎么不上台去讲?”
好在谁能干不能干,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况且青人并不想跟他自己看不起的郝自重比高低,他的目标是政治上有所作为,最起码以后能当上一个段站领导。比如段站党委变记。因此,他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工作水平也越来越高。
一年后,为了进一步发挥刊物的宣传教育作用,分局党委决定《班组学习》刊物升级变成《黔铁宣传》不用说,责任编辑依然由青人担任,只不过增加了伍才华和郝自重两位编辑。郝自重变成编辑的第一天起,他就经常给下面的这个宣传干事,那个党办主任打电话:“你们有好稿子,就赶紧给我寄来。”好像他掌握了用稿不用稿的生杀予夺大权似的。其实,他只负责刊物的校对工作,编辑的活,宣传部一方面没让他干,就真让他干,说实话,他也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