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缘:情迷七世 历史人物简介

作者 : 灯蛾

首先说一下,文中的真实人物,

第一,优波毯多,这是是印度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师……至于优伽这个名字,是我起的,我觉得喊起来很琅琅上口啊很琅琅上口……历史上的优波毯多大师其实是男的,对不起了,罪过罪过。至于文中的优伽是个女孩子,只是我想把她写成女孩子啦。罪过again,抱歉了大师。至于有波毯多的一生,因为能查到的资料很有限,所以,只知道他是改变了阿育王一生,让他由“黑”变“白”的重要人物。

第二,阿育王,Ashoka,其意为无忧,因此他又被称为无忧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在约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国有15万人被俘,10万人被杀,死伤数十万。继而,除迈索尔地区外,统一印度全境。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大量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后,佛教的传播取得了质的飞跃。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其统治时期成为古代印度历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使佛教成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于阿育王强调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他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年的时间。

阿育王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他宣布佛教为国教,将他的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他倡导的正法,包括以下这些基本内容:对人要仁爱慈悲,包括孝敬父母,善待亲戚朋友和其他人,对动物也要尊重它们的生命,因为它们也是“众生平等”的一部分;要多做有助于公众的好事,如修桥造路、种树建亭等;要对其他宗教宽容,给予耆那教、婆罗门教、阿耆昆伽教应有的地位,禁止不同教派之间的互相攻击。这些“正法”的内容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统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

所以说,这一世的历史背景,是以阿育王的两个半生为背景,以羯陵迦之战为主线而写的,其实蛾子还是很好奇优波毯多是怎样说服“黑”阿育王的。好啦,废话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来个惊艳的吧,欢迎进入《凤凰于飞空桐竹》。啦啦啦啦……鞠躬ing,退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错缘:情迷七世最新章节 | 错缘:情迷七世全文阅读 | 错缘:情迷七世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