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的忧烦》自序
自古以来,除非是高官或文豪,否则写自序推介新书,是件易惹非议且很失面子的事情。再看当今,新书浩如烟海,权威是引航明灯。出一本书,如果没有政要或权威作序,没有名人和名嘴捧场;网络小说没有网站的大力推荐,没有网友捧场,都很难让读者入眼。
人微言轻往往是好书的杀手。我似乎应当找名人作序,这样就可以风风光光、顺顺利利地推出《天父的忧烦》了。快出名、快赚钱,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我不想找什么名人,买序的事情我决不想干!除非有人出于真心的欣赏,真诚为本书献序,那么我乐意接受,并衷心感谢。无论他们是否名人。这不完全是因为我小气,其实也算是一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况且写此书并非全为名利,多为个人兴趣,我还虚荣地希望表现一点独立的人格。读者权当我是另类,而《天父的忧烦》本来就是科幻小说中的“另类”。
《天父的忧烦》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长篇小说?6章共37万余字,科幻而非玄幻,言情而非滥情,推理更为讲理。小说有明确的主题思想:私欲和理性的斗争,无时不在考验着人类的良心。
小说从宙司发明“魂体通”技术,人类实现灵魂永生不灭开始展开,围绕“魂体通”技术的应用和改进,对人类传统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等一系列的冲击和变革,通过家庭生活、社会矛盾、内外战争等冲突的描写,对人物亲情、爱情、友情的刻画,力求为人们展现一幅幅感到比较真实的,未来幻想世界奇妙的社会和生活图景。
由于本书描述的是一群科学家以科学精神创建科学的理想社会的故事,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理想和终极追求,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创建理性的理想社会,所以我万般无奈,只能顺着主人翁的生活轨迹,力求以科学的态度去合理推测,以写实的手法去真切描写,因此读起来你不觉得是幻想小说,好像是写现实生活。本来获得永生不灭的“神”们,应该可以具有很多魔力的,小说却不玄不魔,让一些年轻人感到不过瘾;可是在魔魔幻幻之中,除了刺激,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所以我只科幻,决不魔幻。为此,我深表遗憾。
有朋友提醒说,你不是写网络小说吗?还是科幻小说,网上看小说的,大多数是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看此类小说,都喜欢看玄幻的、魔幻的、穿越的,恩恩怨怨、打打杀杀、鲜血淋淋,痛快淋漓,这样的小说,读起来他们感觉才过瘾;而你的《天父的忧烦》,让年轻人感到有些老夫子的严肃,虽然不算古板,但是离现在的网络语言也有些差距,再说你为什么写《天父的忧烦》呢?应该写“天父的快乐”呀,现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轻松吗?谁还愿意看那种让人忧烦的东西?
感谢朋友们的提醒。前面说的是不想媚俗的原因,现在只说我们需要忧烦的道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天父宙司,他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坎坎坷坷,却不断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他其实生活得非常快乐。本书的主题不是私欲和理性的斗争吗?当需要以理性战胜私欲时,往往就是一个人最忧烦的时候!而当理性战胜私欲以后,人们往往因此得到真正的快乐。
所谓理性,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适时适地运用公共道德和规则选择行为方式所表现的情性。一般而言,人们认为符合公理的行为,才是理性行为,否则就是非理性行为。本书中,李哲把人类**,简单归结为食、色、物、安、知、胜六种,即“七情六欲”中的“六欲”。理性实则是“安欲”的正面表现,因为违背公理和规则的行为,往往将受到相应的社会处罚;人们由于受到公理和规则的约束而理性,实则是出于各种自身利益安全才理性,因此理性同样也是自私的表现。以此而论,假如公理和规则出现偏差和错误,人类理性的行为就将十分荒谬,整个社会必将百弊丛生。
人们因为**的满足而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人们因为**的诉求而发生利益的冲突。这是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本质。社会科学是人类创造理性社会的理论基础,李哲认为,人类因为自私而歪曲人性,创建了虚假而伪善的文明,所以不同的人类种族、不同的国家文明之间冲突不断,人类必须从正确认识人类“七情六欲”的本性入手,重新审视和建设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才能真正创建出理性和谐的理想社会。
私欲和理性的矛盾,是人类各种矛盾冲突的根源。人类文明的伟大,就是能够以理性去合理保障和节制私欲。小说中,宙司的同学李哲就是一个哲理的化身,在吴威阴谋发动坤球核战时,李哲说服宙司与史蒂夫战斗,是正义的理性表现;坤球毁灭后,宙司放弃去金球,是生存的理性表现;宙司听从李哲的劝导,放弃称王而选择当了天父,是法制的理性表现;莎莉拒绝刘逸士变态的爱情,是情爱理性的表现;高文劝宙司放弃反对马丽娜竞选总理,是制度理性的表现;宙司对土人的系列欺骗,是和平理性的表现;宙司不庇护儿女的犯罪,是生活理性的表现;天国社会谅解宙司克隆前妻安妮,是社会理性的表现;宙司副体返征金球、坤球,是战争理性的表现;宙司以基因武器消灭金球人类**,是环境理性的表现;新人类工程在其它星球的试验,是发展理性的表现。而第三章《隐患重重》、第四章《天子暴乱》、第五章《走下神坛》、第六章《纵横太空》中柯利略、萨莉、埃博拉兄妹、刘逸士、以及金球人类的一系列悲剧,则表现了私欲膨胀的非理性恶果。对于私欲跨越理性的屏障后,失去良心的人们为什么必然受到惩罚,你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本书写的是理性,显的是忧烦,感受的是快乐,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矛盾需要以理性去解决,对于普通人是这样,对国家、大人物和“神仙”来说更是如此。不是吗? 说到**,就不能避谈*。*可以给予人类美好的生**验,同时也最容易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灾难。因此*是人类颇具争议,并且对人类创建文明理性社会具有较大威胁,因双向选择而最为复杂的一种**。小说中,埃博拉步步色诱刘逸士,使之坠入圈套,最终堕入犯罪的深渊;宙司同样也是一个自私而**的人,他是怎么做到理性而高尚的?私欲战胜理性,往往只在一念之差。什么是美好的情爱?什么是丑恶的*?理性就是一把很好的尺子。不要误以为某些章节媚俗而近黄,小说只意图启示或揭示其中的道理。
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十全十美,因为理想的社会应该保证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快乐,但理性的社会制度又必须对人们的**合理节制,所以没有一种社会制度,可以保证每个人的私欲都如愿以偿地得到满足。仅以*产生的情爱为例,某个美女可能被千万个男子所爱慕,但是理性文明的社会道德和制度,要求她只能够委身于一个男人,而由于美女受到的诱惑太多,她可能同时爱上多个男人,舍弃之间,就可能使她觉得失去了某些幸福。《莎莉辩爱》一节,就简单揭示了这种道理。但人类可以创造九全九美的社会,小说中的主人公就一直在努力探求,只是没有展示出最后的答案。
小说的结尾,天国纵横太空,成为方圆100多光年内的太空“霸主”。反观地球人类,征服宇宙的雄心勃勃,可是卫星上天之时,核弹却在地球爆炸。人们争夺资源破坏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经常互相侵害,国与国之间矛盾纷争不断;在某些自称建立了文明秩序的地方,人对人的欺骗和压迫,甚至比丛林社会更加愚昧落后,更加血腥残酷。而我们打开网页浏览评论,总是看见“五毛”与“美分”对峙,“国贼”和“汉奸”对骂。地球人类已经有5000年的文明史了,自视极高的人类,怎么连基本的是非都无法辨别,自己应该怎么讲理都没有定论?李哲说,“过于超前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是危险的伪进步”,手握核按钮的狂徒,远比手执利剑的暴君可怕。假如起码的社会秩序都无法确立和稳固,人类谈何征服宇宙?
坤球、天球和金球社会之乱,都可以归结为道理之乱,人类需要公理,呼唤理性。公理确立于理性,理性源之于思辨。道理之乱,公理不立,原因是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所讲的道理或多或少都有些自私狭隘。人性自私的本质,决定了每个人都将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理;虽然“圣人”们能够比一般人更理性地克服自私和偏见,站在更公正的立场上说理,但任何人都跳不出自私和狭隘的窠臼。所以道理是应该由大家来辩论辨别,经由实践检验后,才可能成为普适的公理的。可是人类历史上,到处都存在过限制人们自由说理的暴政,所以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缺失公理。人类文明仍然有些幼稚!
公理不明而理性缺失的人容易偏激和反复,比如某些国人就习惯性地容易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孔子当了2000多年的圣人,文革时一下子就变成了小丑,现在又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了,岂非可笑?孔子虽然伟大,但没有伟大到某些人所抬举的那个地位;孔子虽有缺点,也不是某些人批判的那么卑劣。国人抬举和贬斥孔子的行为,说明我们需要哲学思想的理性启蒙。一个民族假如不明道理缺失理性,怎么能够创建自己高度的文明?小说也许是因为承载了一些道理,虽然我尽力想表述得明白些,但毕竟世间最难说清的就是道理了,所以让人感觉读懂不易。或许年过不惑之人写小说,就是容易出这种毛病,不惑之后,总以为自己懂理,其实自己还非常幼稚,经常因为生活而迷惑。什么叫“道”?什么是“理”?古今谁能说明白?小说只是试图探寻一条明理之道,假如路线方向错误,倒是很想听听读者的批评指正。
莎士比亚说,人类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我认为这句话用于目前的地球人类,还是有些溢美之嫌。地球人对自身的认识还非常肤浅,最显肤浅的地方,当然就是所谓文明的冲突了。况且人类对很多基本的常识还认识不清,对一些神秘现象争论不休:人类是进化而来还是由“上帝”创造,拟或是先进化为人类,再可能地演变为“上帝”?UFO和外星人可能存在吗?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不到5000年,就创造出了可以自己再造人类和探索太空的科技文明,而宇宙的历史有多长?地球的年龄就46亿岁,浩渺的宇宙中还有多少和地球一样的星球?我们是否在以求实的精神,探索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秘密?
对于序,我认为《呐喊自序》是序中的经典之作。不少新作之序,吹嘘显摆却难以激起读者兴趣;而鲁迅则是以生动贴切的形象描述,轻松推介了自己的《呐喊》:一群人被关在门窗紧闭的铁屋子里沉睡,满屋子里的人都快被憋死了,最先醒来的人大声呐喊,呼吁人们开窗或者破门出去,但是被叫醒的人们都责骂那个大喊大叫的人是疯子,因为那个“疯子”打断了别人的美梦,还因为那时人们都还睡眼朦胧。人们需要“疯子”的呐喊吗?没有人会因为迷恋美梦而放弃生命,因此,人们都想看一看《呐喊》。可惜我们这代人大多已经形成了这种木讷的文风,难以像鲁迅那样洒月兑自如。
写自序还有一个风险,很容易被人批为狂妄自大,傲自不尊。国人讲究谦逊,前些天,孔子就带着一批现代派的学生,到纽约的广场上,展示中华大国那套行了2000多年的谦谦君子之礼去了。然而孔子虽然伟大,但他只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离伟大的思想家有些距离,我认为思想家更应该讲理而非讲礼,假如礼重而理轻,克己复礼,就很有些悖理媚权之嫌。我虽然感到了孔子之礼的压力,但是请别人为自己大吹大擂,自己在人前却表面谦逊,这种君子的风格,本来就与我率直真诚的个性相悖。如果有人因此唾骂我数典忘祖,我要说我一直崇敬孔子为祖师,并且比骂我的人更懂得该怎么尊敬孔子,画蛇添足只能是在破坏孔子的形象。我这里预备了这么一句话回敬:孔子弟子三千,而且数千年中国学生都认孔子为祖师,却没有一个弟子说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话来,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吗?
本书自今年清明节动笔,到7月初完稿,7月中旬在和小说阅读网尝试性挂出后,由于只是“驻站作品”,所以不可能被网站推荐。至今虽然莫名其妙地在10来个小说网站挂出,点击率却上升不快。正因为本书只是网站的“驻站作品”,没有把版权完全交给任何网站或者出版社,所以至今仍然没有纸质出版,甚至还没有设计好封面,而我自己还有出书的自由。
我相信本书并不缺乏可读性,但如果读小说只为娱乐或者寻求刺激,那么这类读者将感受到晦涩难懂的负担,这本书与这类读者还有一些距离。好在也有网友评论说:“《天父的忧烦》这本小说,开创了这类型小说的新思维,新流派,无论是文字的精炼,还是情节安排,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故事引人入胜,让读者有一种代入感,情节起迭,处处有伏笔,当你认为故事的结果是某个之后,却反其道而行,让我诧异无比,情不自禁的想看下去,为主人公时而担心,时而高兴,时而哀愁,时而兴奋,可以说,《天父的忧烦》是近来网络小说中的精品,值得一看。”
为什么写书?肯定是为了名利,除此以外也许没人相信,而写序就是为了向读者推销本书了。我写的是私欲,所以我当然也自私,但既然写到良心,我还是带着一点责任,凭着良心写书的,不管你信不信。
因为是由着兴趣,带着一点责任写书,所以我对本书有足够的自信,相信将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本世纪初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的长篇小说之一。这一天或者是在三五年之后,或者是在三五十年之后。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假如王婆是一个诚实守信的老太婆,你不妨多买些她的瓜。
没有名人作序的书也可能是好书;越是自认为书好,就越没有必要请别人作序。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201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