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的十一假期,结束了一年的收成,李燕和崔文武商议后,又征得了李二凤崔明春的同意,将老崔家的七亩半地全部租用过来扣了八个大棚,和之前的十二个加起来,这样就有整二十个。
品种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了菠菜和生菜,比例上以豆角和西红柿为主,其他为辅。
工人方面又增加了十个人,原来的两位带工师傅没有变,因为离家较远的原因,李燕事先约定了他们每周都有一天半带薪休假可以回家看望,只不过需要互相错开时间,不能同时休息,必须何证有一人在看管大棚。平时让两人租住在堡子里的一个四十几岁光棍儿家里,吃饭自已做,米面油菜全部供应。这样优厚的待遇两人自然十分高兴,工作上越发尽心尽职。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种植经验,这回比较容易上手的多,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状况,只有一次芹菜棚在覆膜前暴发了蚜虫病,用了1500倍的刺心乳油喷洒,覆盖后又用灭蚜威烟剂进行了熏蒸,倒是有惊无险的安全度过了,之后都还算平稳顺利。
十一月份的时候,凌水镇新街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竣工完成。绽新的商铺、楼房和平整的街道,就等待着新户主的进驻。
崔玉凤记挂着服装店的事,早就让李燕关注着动向,只等着招商部门一放出消息,立马就买下了原位置上盖的近百坪商铺。迫不急待的找来工人进行装修,按照自已的想法设计了一番。趁着这个时间把积攒了一年多的图样制成成衣,只等着装修完毕重新开业。
在新街动工之初,李燕就已经有了打算,凌水镇的发展步伐在城乡来说已经算很快了,尤其是四年后特区设立以后,在整个县城来说算是首屈一指的大镇。人均消费能力逐年提高,比起小规模县丝毫不差。
现在进行地产投资最是合适不过,往后就算别的不干光是吃租就足够过活了。更别提房价高时再出手转让了,那绝对是利益可观。
为了这件事,李燕特意跟她爸李大中商量找到了他的朋友秦老三,他专管土地这块儿是主要负责人。
在动迁的这数十户里,只有少数再少数人用补偿款又加了些钱优先买下原址商铺,其他的全部由政府出面进行招商。
按照李燕的意思,想跟她爸李大中合伙尽可能多的购买。可李大中并没有那个心思,觉得经营小矿攒的钱已经足够养老,实在不愿意再那受那个张罗冒那个险。
见他坚持李燕也不强求,说多了反倒会引起怀疑,只是让他尽力让秦老三帮这个忙。
别看凌水镇这个地方小,有钱人还真是有,平日里都不显山不露水,到了这时候都冒出了头,很多人对此都很感兴趣,争相抢买。这些人里李燕大多数都不认识,少数听说过名子,只有一个人算是熟悉一些。
确切的说,是这个人的儿子跟她相识。这人的姓很少见,姓勒叫勒宝山,做粮食生意,在凌水镇开了家粮油店。这次新街的建成,他一口气买下了十间商铺两幢小二节楼。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正经的有钱人才能做到。这一下子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凌水镇。
这勒宝山就是勒小东他爸,从d市搬来镇上已经九年的城市人。签合同那天,李燕在秦老三的办公室见到了他,这才知道勒小东那双狭长的凤眼怎么来的完全是遗传他爸了。
勒宝山人长得一般,个子很高,浑身的书卷气,看起来更像个学者而不是商人。走起路来轻飘飘怕踩死蚂蚁样的小心,说话的速度也很慢,给人种深思熟虑后才有决定的感觉。
当时李燕已经成功选中一幢四层楼和紧临的六间商铺,正从办公桌前起身想坐回沙发上,刚一转身就看见身后站着的勒宝山。他饶有兴趣的上下打量了她两眼,微笑着道:“真是后生可畏啊,小小年纪就已经有这样的头脑,难得难得!”
李燕微怔了下,随即明白他肯定是刚才站在她身后半天了,看见她对着图纸选地方,估模着他也看好了那位置,被她捷足先登了这才发了两句感慨。只是淡淡的回了句:“谢谢叔叔夸奖。”跟着走到崔文武旁边坐下。
勒宝山坐到办公桌前,对着另一头的秦老三道:“老三,这是谁家的孩子,了不得啊?”
秦老三道:“哦,她爸是李大中,你应该听说过吧?”
“嗯,听过。”勒宝山点了下头,显然并不想再多谈,转移了话题直奔主题道:“来,给我看看效果图——”
在选定位置和铺子的当天,李燕就交了钱。这次她没再和崔文武一起合伙,而是以各自的名义购买。比起她的全力以赴投入,崔文武只拿出了少部分积蓄买下了两间商铺。
李燕在开始就跟他说清楚了,这算是个人投资,不再是共有财产,让他自已拿主意,当然也委婉的说了一些将来会升值的话,最终崔文武还是下了这样的决定。
这倒不是因为他对李燕的话产生置疑,而是做为未婚男青年的诸多顾虑。他总得为将要结婚生子做些打算,李燕是小姑娘可以不用考虑这些。他则不同,二十岁的年纪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能遇着合适的姑娘,定婚、结婚、采礼等等一系列费用就不少,他现在的身份好歹也算是个老板,酒席、婚礼怎么也不能办得太寒酸,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也不是小数,手里没有些钱总是会觉得发慌不踏实。
他的这些顾虑李燕都能够理解,自然不会强求。买完这些以后,她手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而商铺打出出租消息后,在租方上门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租金不会太快回笼。所幸大棚已经走上轨道,不需要再投资多少,平时花销又不多,倒也足够应付。
也就在这段钱紧的时间里,李燕再次发现了生钱的良机,只是这次施实起来却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困难。原因无他,主要是有人从中做梗,在生财路上设下了障碍。
g市是个县级市,原本和k县平级同隶属于d市,处于沿海地相带,后来经济大开发被评高级别。两者分别在d市的东西两侧,彼此相距三小时左右车程。
当年崔玉梅嫁给周培伍后,穷得实在是过不下去了,甚至到了兜里只揣了一块钱能过十几天的地步,就差没当裤子了。崔玉凤心疼老妹妹,就跟李大中商量着让他帮着想想办法。李大中有个朋友在g县做粮食生意,正好手下缺个保镖,就让周培伍过了。就这么着两人才在那里安了家住了下来。
李燕记得他们过去没多久,周培伍就雇了辆卡车从凌水镇的粮店不知道怎么就赊了一车大豆运回g县,倒手卖了钱再回来付帐拉第二趟。就这么着一车车的捣腾了五六天,赚了两万多块钱,放在兜里还没揣热乎,转眼就上了赌局耍了一天一夜的钱输了个净光,崔玉梅光知道他去运大豆,连毛儿都没见着,他就输干了两爪儿回去了。
她之所以记得比较清楚,那是因为后来周培武每次回到周家堡都吹嘘当年挣钱的丰功伟绩,耳朵听的都起老茧了,想不记得都挺难。
其实这事说穿了也没什么难,不过就是利用两地大豆的差价来赚钱而已。为了把握些,李燕特意做好了调查,在得知每斤相差两毛多,证实了这个消息时,不仅暗自欣喜。迫不急待的跟崔文武商量完后着手此事,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等到别人全都发现了就没她什么事儿了。
崔文武这几年经营小矿也有些人脉,动用关系弄来了三辆卡车,勒宝山那里也事先约定好,他长年经营粮食生意,自然有货源渠道,连夜就运来了一车皮的大豆。g县那边也找人联系好了,对方也颇有实力,说好有多少要多少,听说是够数量就会装船往国外出口。关于这一点李燕并不关心,管他是往哪里销都好,只要不差儿钱就行。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货也全部装好就差往外运了。就是这个当口,勒宝山却突然有了异意,不再只同意付定手钱,而是要百分之七十的款额。那就是七八十万,这可不是小数目,这要是在李燕买下那些铺子之前,倒也不成什么问题,可是现在光崔文武手里的钱根本不够。
李燕想跟他爸李大中开口借,可是这么大笔钱需要提前跟信用社打招呼,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取出来。这样一来势必要错过最好时机,来回最少耽误三四天的时间,要少挣很多。
眼瞅着那钱就在前方,再走两步就能捡起来,却硬生生被横生出来的枝节给挡住了,放谁身上谁不上火。崔文武气的直骂勒宝山不讲究,说好的事临时变了卦。
李燕起初也有些生气,后来想开了也能理解,毕竟这是几十吨的货,要是中间出个差池,损失的就不是一个两个儿,那可就是上百万的钱。在这个年代来说,绝对是笔巨款。
不过,他这临时改变主意的背后应该有什么事催使而成。不然以他向来良好的信誉而言应当不会如此。
形势一时僵住,不知该怎么办才最好。李燕想得脑瓜子都疼,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愣是没说动勒宝山。被逼无奈,只能先把这三车的钱先付掉拉走再说。
意想不到的是,勒宝山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就连这三车都不肯卖了。他的借口是要盘点库存,暂时不方便出售。这明摆着就是托词,光听了都会觉得好笑,谁要能相信估计就是彪透腔了。
就在李燕一筹莫展的时候,同桌的那家伙牙龇龇的冲她乐:“怎么了李燕,是不是有事儿啊,你求求我呗?”
这句话就像盛暑天里兜头浇了盆雪水,把混乱高温的思绪一下子全都淋明白了,顿时醒悟勒宝山之所以临时反悔,肯定是勒小东这家伙在背后搞的鬼。
认识这小子也不是三天两天了,知道属叫驴的得顺毛捋。
“勒小东,你帮我跟你爸说说呗,那车皮大豆我和我老舅肯定要,弄好了这些根本不够还得再要两车皮呢,挣了钱我请你吃饭还不行吗?”李燕尽可能的放低姿态跟他商量。
勒小东道:“你想用顿饭就打发我呀,不干!”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
听这话是有门儿啊,李燕当时就眼睛一亮:“那你说说怎么样才能帮我这个忙?”
勒小东收了笑,变得十分认真严肃的看着她,稍顿了三四秒钟才道:“李燕,我们合伙怎么样?”
这个提意倒挺有意思,李燕微怔了下,随即道:“你说怎么合伙?”她倒是想听听看,怎样才是双赢的好办法。
勒小东侧坐着身手肘横放在椅子上,胸有成竹的不紧不慢的道:“你们可以只付定钱,而不用交那么多货款,不过要跟我们合伙。除了你那三辆车,我爸还可以调来四五辆一起装货,赚来的钱两边平分,你看怎么样?”
李燕点点头:“好倒是好,不过我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知道了途径自已干,把我和我老舅撇出来?”过河拆桥这种事屡见不鲜,她可不会谁都轻易相信。说穿了这个买卖就是个消息,谁得着谁都能赚钱。
“我保证我爸不会这么做的。”
“那谁知道?”
勒小东那脸立时就黑了几分,道:“你以前不是都答应我说什么你听什么吗,怎么现在还想反悔呀?我不都说不能够吗,你还担心什么?”
李燕一看他这是要急眼啊,立马没电把一堆质疑的话全都咽了回去,心说反正第一趟的钱是她结算,怎么样也不算吃亏。他想要合伙那就伙吧,大不了钱先扣着拖到最后再给就是了。
横挡的这道障碍算是清除了,勒宝山的效率也是相当惊人,当天中午就调来了四辆卡车,全都装满后和着崔文武弄来的三辆一起运往g县。
第一趟很是顺利,崔文武带着车队和几个押运工人将近八点钟才返回来。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早晨四点钟开始第二趟运送。
李燕不到凌晨三点钟就起来跟崔文武一起到车站仓库装货,勒宝山也带着勒小东过来,等到把七辆卡车全部装完送走,勒宝山才开着车把两个小孩儿送到街里。
李燕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四点半,离上学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这么早去学校完全没必要,可要是回家又平白把时间浪费在了道儿上。一时拿不定主意是该回家还是去学校?
勒宝山也看出来她的窘状,像是早就打算好了似的笑笑:“燕子,别想了,跟叔进家里待会儿,早饭就跟这儿吃,到时候跟小东一起去上学。”
“这——”在不算熟悉的人家吃早饭,这对于李燕来说还是头一次,不免有些犹豫。
“这什么这,快点儿进去吧!”勒小东过来拉住她的手腕就拽进门去。
勒家住的是二节小楼房,一进门是大客厅,屋子里没有开灯光线很暗,也很安静,估计是勒小西和柳絮云时间太早还没有起床。勒宝山进了厨房去生火做饭,勒小东把李燕带上了二楼他的房间。
大约二十坪的房间里布置的相当干净,素色的棉布印花床单,同色系的窗帘,布置的风格跟他的身份不尽相同,应该是柳絮云的杰作。想也知道,在样年纪的小男生还没有到拥有自已品味的年纪,随便什么样都好。唯一较为符合他学生身份的就是右侧墙壁边立着个书柜,里面装得满满的都是书。大致看了下,涉及类较杂,比较多的就是历史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人物传记,哪朝哪代的都有。
李燕随手拿起了一本比较陈旧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订装本,没有书名,表面上只用墨水写了个数字二十一,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翻到里面,都是竖写成行由右往左读的黑体字,其中有些段落句字用笔在下面用波浪线画出来,空白处或长或短的写着心得,字体劲瘦有力一看就不是出自小孩子之手。内容都是文言文,比较生涩难懂,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书摆放的地方是不是错了,完全不应该在个小孩子的房间书柜里出现。
勒小东给她倒了杯热水走过来:“你喜欢这书吗,可以拿回去看。”到了他的地盘上,不像在学校那么牛逼哄哄的温和不少。
“这是什么书,你能看懂吗?”李燕抬起头接过杯子喝了口。
“勒不太懂,不过可以读我爷爷写下的内容,能明白个大概。”
原来如此,李燕恍然大悟,笑着晃了晃脑袋:“我不看,就是好奇问一问。”随手把书放了回去。
勒小东盯着她收回的手,顿了两秒道:“我爷爷说我现在懂得只是些皮毛,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古董这行里头学问大了去了,他学了几十年都不敢说完全懂,我会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
“……你、你是说刚才那书是关于古董知识的?”李燕有些吃惊。
勒小东道:“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爷爷说它只是本闲书,里面稍带着提到了那么一两句。不过,你别看它挺旧不太像样子,可是有些年头了,最少也能值个万把块钱。”
李燕惊讶的重新又把视线投到那本书,现在就值上万块,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那十几二十年后岂不是更值钱了吗?难道说这就是别人口中所谓的孤本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