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生前的实业计划,以发展交通为首要,其次是发展工业,然后为发展矿业。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张静江在政府初立、财政拮据而不能给建设委员会拨付专款的特殊条件下,灵活运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思想,先抓一部分工业矿业,为的是产生利润,更好地筹集资金,发展交通业。他在抓电气业和煤矿事业时,也是秉照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思想,实行私人资本与国家资本的结合。孙中山实业计划的第一部分称:“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为两路进行:一是个人企业;二是国家经营是也。凡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至其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张静江正是秉承了这一思想,积极从民间筹资,成功地整顿改造了南京电厂、长兴煤矿,新建了戚墅堰发电厂及淮南煤矿。如今,他在实践中遇到了工业生产扩展后面临的交通运输问题,更加体会到孙中山“以发展交通为首要”的建设蓝图的深识远见。
张静江曾在民国十年秋的一次拜访孙中山的晤谈中,在上海孙中山寓所倾听过对方对中国国家建设构想,其中有关铁路建设,即是在中国中部、东部、南部,建筑蜘蛛状的铁路网络,而网络中的一根主线,即由安徽芜湖通向东方大港乍浦。但是,这条铁路始终未能动工建筑。然而,孙中山的国家实业计划思想已深植张静江的脑海之中,他在决定建筑淮南铁路的那一刻起,就决心以余生的全部精力,完成孙中山的遗愿,建设贯通中、东、南部的全国铁路网络。
张静江决定开始筹建淮南铁路。他召集了一批专家,研究决定从矿区田家庵开始,经大通、九龙冈两个矿区,向南再经水家湖、下塘集,到安徽省会合肥。在合肥汇入中枢铁路网以后,淮南铁路再向东南折往桥头集,沿巢湖岸到达湖东的巢县,又继续向东南方向,行经铜城闸,最后抵达皖中货物集散地裕溪口。
设计中,该线全长二百三十六公里,以货运为主,兼顾沿途大小站的部分客运。有了这条铁路线,今后淮南煤矿的煤就可以直抵长江边,然后通过长江货轮,向上游输至九江、汉口,向下游则运抵南京、上海,成为国内铁路运输的一条大动脉。
为了筹集大量资金,张静江一边督促建设委员会的专家们对此计划进行实地勘察,做出详尽的筑路方案,一边又亲赴上海,同老朋友李石曾一道,邀约了一批沪上商贾,组建成立了“中国铁路公司”。
由于中国铁路公司的股东都是商人,对于筹资,张静江不是很担心。他在该公司成立后,在上海滞留了一些时日,专门研究孙中山生前设想的由芜湖铺筑铁路通往东方大港乍浦的计划。鉴于当时国内战乱不已,党内权力之争也从未间歇,加之中央政府和地方的矛盾,政府人事上的干扰等等因素,张静江最后决定变更计划。
张静江以中国铁路公司名义向中央政府报告的全国铁路计划,拟从芜湖开筑,蜿蜒东南,经安徽省内宣城、宁国,过歙县从东面进入浙江省。
浙江省内原计划有杭江铁路(后发展为浙赣铁路——作者注),新的铁路计划从芜湖经歙县入浙的铁路线,经淳安,过开化、江山,然后进入江西,在贵溪同浙赣线交会,然后经仙霞关进入福建。计划中,铁路线将贯穿福建省,即经浦城、建瓯、南平,直抵福建沿海南端的诏安,从诏安进入广东省。
在广东省内,铁路线将把潮安、陆丰、惠州、增城、广州连接起来,在广州同广九铁路交会。而在始发点芜湖,将另筑一条线路直通南京,同京沪铁路交会。这样,由江苏省的上海、南京,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诸省,连接九龙、香港,则长江以南的重要都会全部构筑在这个铁路网络之内。
由于该计划十分庞大,中央政府经慎重审核给予批准,取名“江南铁路”,中国铁路公司也因此改名为“江南铁路公司”,由宋子文任董事长,张静江为总经理,首次筹资200万元。
建设委员会主持建筑的淮南铁路以及江南铁路公司策划的江南铁路芜湖、宣城、南京段,均开工于1931年,竣工于1936年。淮南铁路的建成,接通了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使中原地区东西南北的铁路交通连成一片,成为当时内地建设的一项极辉煌的成绩。♀江南铁路芜湖、南京、宣城段的建成,则使江北铁路网通过安徽南下与江南铁路网接成一片的希望成为可能。可惜的是,由于日本侵华造成的不利局面,淮南铁路在日军占领后被破坏拆除,而江南铁路的计划也随之告吹。南京、宣城铁路与江西境内浙赣线的沟通,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工完成。
张静江主持建筑竣工的铁路还有一条,那就是浙江省境内自杭州至江山之间的杭江铁路。浙江省的江山与江西省的玉山接壤,完成了杭江铁路,则西进株洲同京广线连成一片的希望就更加接近。计划兴建杭江铁路,几乎与整理淮南煤矿同时进行。当时,张静江还兼任着浙江省政府主席。他作出决定,以浙江省建设厅出面,向南京方面借调杜镇远等专家至杭,专门从事杭江铁路的勘察设计和筹建(后杜镇远升任杭江铁路工程局局长——作者注),而建筑杭江铁路的资金,则由浙江省自行解决。
1929年12月,浙江省政府发行建设公债1000万元,年息8厘,由田赋附加建设特捐作抵,解决筑路所需的资金。次年元月20日,《省府组织法》公布,确定省为地方行政最高机关,一方面秉承中央命令,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一方面综理指挥监督地方行政与地方自治。省政府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四厅。为杭江铁路工程事,建设厅做了专门研究并报请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杭江铁路工程局。
1930年3月,万事俱备,杭江铁路正式动工。经过两年的施工,自杭州经萧山、诸暨、义乌,接通金华。次年10月,杭江铁路全线竣工。这时,张静江决定一鼓作气,将线路延进江西境内。在这年年底,江山与玉山接通,杭江铁路工程局亦改组为浙赣铁路局,设置成立了玉南段工程处,专事负责从玉山至南昌铁路的建筑。这条铁路线,到1936年1月全线竣工,当时,还在南昌举行了浙赣铁路全线通车典礼。
张静江致力于国家建设,其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深受委员会同仁和下级干部的敬佩和赞赏。他因长期腿疾行走不便,却拄着个拐杖四处奔波。他的眼睛也不好使,医嘱不宜疲劳及过度用眼。但他心急于国家的贫穷落后,要做的事情太多,竟常常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废寝忘食地工作。有一次,他到萧山去视察杭江铁路进展情况,适逢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车子开了一程,离目的地尚有一半行程时,竟无法再向前行。他便弃车步行,冒着飘泼大雨向前赶。随行的铁路工程局局长杜镇远劝道:“张公,这等恶劣天气和道路,极不适宜步行。这里的工程有我,你尽管放心便是。”
张静江摇摇头道:“我来这里,就是要实地了解情况,不达到此目的,叫我如何放心?”说着,继续朝前走去。撑伞的随从已被大雨浇得浑身湿透,此时正在抹满脸的雨水,一个不留神,张静江已冲进了雨帘,待他赶紧赶上,张静江的衣襟已湿了一半。
陪同的浙江省建设厅长石瑛随即上前,一边给张静江撑伞挡雨,一边说道:“委员长,身体要紧啊,来日方长,咱们择日再行吧。”张静江拄拐抬头,看着黑沉沉的天幕道:“来日非长也!我早已过天命之年,且体弱多病,还能有多少时日,领命于民众?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我不能再耽搁了!”
听罢此言,众人不再吭声,默默地随着张静江,在泥泞的道路中行进。幸好返回去的轿车司机在途中找了几个人来,临时做成一副可遮雨的“滑竿”,将张静江送到了目的地。
即使这样,张静江因受风雨侵袭,还是染上了疾病。除腿疾发作外,且有半月余高烧不退。但他仍坚持工作,直到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不时约见有关人员,询问各地工程进展情况,或调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未等完全康复,他又提早出院工作。
张静江身先士卒、不畏艰苦的精神,的确感动了当时的一大批工作人员。当时的几大工程中,无论是局长,还是工程师,都昼夜赶工,把办公室搬到工地上,同工人吃住在一起,决不享受丝毫特殊待遇。这种奋斗精神,在当时的社会中确属少见。他的这种精神,不但使国人对中国的建设有了信心,就是那些投资入股的商人,也大为感动,因而对自己的投资也增加了信心。当时,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如不依靠洋人,凭自己的技术人力,决无法筑成铁路。何况建筑铁路,每公里造价约在10万元,靠中国人自己出资而不借外债,根本做不成这件事。
然而,张静江却为国人树立了自力更生建设国家的榜样。在建筑淮南铁路、江南铁路、杭江铁路中,他所聘用的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是中国人,而工程技术人员中,大都又是热心报国的青年。这些人抱着建筑中国自己的铁路的信念,不计报酬,艰苦创业,更谈不上像洋人那般去讲究排场和追求消费,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不少工程费用。
张静江主持设计和建筑的这些铁路,所有资金全部靠国内商股和地方投入,没有借用一分钱的外债。由于他始终亲自过问工程进度并深入施工现场,运用自己的经营管理智慧,想方设法降低工程费用,使淮南、江南、杭江三条铁路的造价单项成本大为降低,每公里仅用去3万元左右,创造了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神话。
张静江以心血浇灌的这三朵铁路之花,在当时战争不息、百业凋零的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连当时的美籍铁路专家肖霭士(音译)在视察了杭江铁路后也竖起大拇指赞叹道:“中国人能以这样少的投入,凭自己的力量建成杭江铁路,确为世上少见!”
淮南、江南、杭江铁路建成投入营运,打破了国内某些人对外迷信、对内自卑的观念,从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族自尊与自信,更为日后全国各项建筑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奠定了精神和物质的基础。
原国民政府官员、铁路专家周贤颂在1950年张静江逝世后曾撰文回忆:
假如说张先生是新中国交通事业的领导者,我毋宁说他是中国新铁路之父;因为假如没有张先生,抗战的中国,便没有江南、淮南、浙赣、京赣、湘黔、湘桂各铁路,与当时服务全国铁路人们的新精神!
周贤颂还在文章中历数了张静江对中国铁路事业最大贡献之一、二、三、四。一曰打破了国人无高费用及不借外债就造不成铁路的自卑观念;二曰提倡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造路新精神;三曰铁路企业从此上下一致、清明廉洁,一扫过去贿赂公行的恶习;四曰创造了铁路大众化、服务人民的公仆作风。文章最后说:
有张先生的勇气和先知,乃有杭江、江南、与淮南。有此三路,乃有澎湃全国建设新铁路的运动与人才,与其刻苦耐劳、廉洁服务的风气。称张先生为中国新铁路之父,谁曰不宜?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