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传 第十三章

作者 : 徐刚

大宁河仿佛是个隐居者,在名扬天下的三峡一侧,多少年来鲜为人知地流动着、存在着,人们知道它流进长江了,却很少有人一睹它流进长江之前的风采。言情穿越书更新首发,你只来+简言之,被称为“峭壁走廊”的大宁河航道更险、更窄、更为曲狭,舟行其上,山壁似擦肩而过,出峡又人峡,大峡套小峡,其中七峡最为当地人称道:罗门峡、铁棺峡、滴翠峡、庙峡、剪刀峡、七蟒峡、野猪峡。大宁河的水四季碧绿澄清,游鱼、苔藓、卵石历历在目。当地人称为“神驳子”的柳叶舟,直到本世纪80年代仍然是大宁河的一种交通工具,此种古舟吃水较浅,航速甚快,两头尖翘,船身修长,状如柳叶沉浮水面。船头架有一柄长舵,与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相似,用以劈浪及拨转航向。

清澈的大宁河水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长江了。清不嫌浊,浊不拒清。一条堪称伟大的大江总是清浊相融相济的,一定程度上的浑浊,可以使人联想起浑厚、流出的久远以及不可避免的泥沙倶下。

但,这与我们后面会写到的人为的大量水土流失完全不是一回事情,在超出了某种限度以后,长江同样也会失去耐心。

巫山古城的历史是如此遥远而丰富!战国有名叫巫咸的草头郎中曾给楚王治过病,楚王封给巫咸这块风水宝地,并设巫郡。巫咸死后葬于巫郡对面的山上,远看那山很像“巫”字,以后便称巫山,秦时改郡为县,晋时称建平郡,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深入山野采集民歌,“岁正月余来建坪”,“建坪”即建平也。

巫山古文化可谓比比皆是,在扩建县城时屡次发现汉墓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化石。当洪峰过去,洪水冲洗过的河谷两岸,常常有古代的石斧、石磅、石杵,散落在河滩上,陌生地面对着这个世界。它们只是偶然地由流水不知从哪一个古墓葬中挟裹而来,如果说有所提醒那也只是不期而遇,这是一块多么值得珍惜并且需要我们呵护的土地。

巫山城西的高邱山顶有战国时代的楚王行宫,高邱山又称楚阳台,楚阳台上又修了一座庙叫高唐观。宋玉写有《高唐赋》、《神女赋》,全文收录在《巫山县志》中,巫山人以此为自豪。宋玉写道:“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醉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宋玉又写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就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有考证认为,“高唐”即楚阳台上高唐观。

自宋玉的作品问世以后,巫山的晨云暮雨便成为巫山神女的踪迹和身影了。

巫山有神话,巫山还多民歌,一个在天上的远处,一个在地上的近处,都是三峡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产物。

刘禹锡做夔州刺史时写的《竹枝词》流传至今:“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象在三峡时有所见,而在这之前,诗人早已为建坪民间的流行山歌调《竹枝歌》所陶醉。《竹枝歌》的作者与歌者均是当地山民,所谓“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三峡女骑牛唱歌而归,河塘里藕丝菱叶缠结之时的情景。刘禹锡写《竹枝词》同时还学民间的吟唱,唱得如何?白居易在《忆梦得》的自注中说:“梦得(刘禹锡的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录刘禹锡《竹枝词》三首如下: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曰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巫峡,西起巫山县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四十多公里。

束缚在瞿塘峡中的长江之水经过大宁河宽谷时,可以说“稍得宽余”,可是这样的过渡是如此短暂,巫峡西口,两岸山势又开始收紧、靠拢,万千悬崖重新错列,江水层累叠加咆哮于峭壁间,奔突在夹缝中。总以为会“山塞疑无路”,那船一头就要撞到山岩上去了,粉身碎骨已在所难免,却不料“湾回别有天”。

巫峡的山岩由石灰岩堆积而成,由于江流的长期侵蚀、溶蚀作用,岩体上便切割出了无数沟壑,深刻陡峭。沟愈深,山愈美;峰愈高,沟愈幽。“**巫山十二峰”,便是这奇秀峰峦中的姣姣者。清代诗人许汝龙在《巫峡》诗中写道: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云山互亏蔽,苍翠殊形容。

初见如展旗,稍进或张篷。

狮象有形似,楼观皆玲珑。

美人绾高髻,对面青笑蓉。

谁掷金剪刀,锦绣裁空;蒙。

其余各巧匿,半面难相逢。

巫山何处不是峰?十二峰是由人拣选出来的,在百万峰间,是一个整体的若干部位,更多地叠印着骚人墨客的目光与想像而千古流传,仍不妨作一番指认。

巫山港东下15公里北岸,有一条小溪横向流人长江,名叫横石溪,溪东有横石镇,溪的西边即是登龙峰,山形似一条昂首登天的巨龙之首,龙首之后有蜿蜒的5个山谷,烟云过处山影摇移,犹如龙之腾空遨游。

船离横石镇,一阵风便吹到了圣泉峰下。圣泉峰在长江三峡北岸的最高处,那高低错落的群峰中一峰突起,并有一股长流清泉,流至翘峰化作瀑布倾泻,泉在绝顶乃为圣者,因泉得名,故名圣泉峰。

下行,拐一弯,南岸有青石镇,是奇峰群聚之地,北岸有四峰,南岸有三峰,集仙峰在江北,山形酷似一把张开的剪刀,也称剪刀峰。相传每年八月十五日中秋明月之夜,峰上有群仙之会,舀长江之水至山顶顷刻就成为千年陈酿,摘山间荒草树叶至盘中,顿时变作人间佳肴,饮酒赋诗,一吐红尘情怀。有一年的中秋节酒至半酣,却有天上雨云乌浓,铁拐李以为扫兴,把手中铁拐往山顶轻轻一放便人石三尺,并扶摇直上伸向空中,又分两叉成为剪刀把乌云剪碎。聚会毕,铁拐李大醉而去,把这铁拐剪刀留在山头了。

集仙峰西面,依次是松峦、望霞、朝云三峰。

隔江相对的南岸,则是翠屏峰、聚鹤峰、飞凤峰。

陆游曾有“十二巫山见九峰”之叹,余下的三峰从青石镇出发,买舟沿小溪而下便可一一得见了。

净坛峰是一座岩石层层相叠的大山峦,山顶有平台,山脚有龙潭。

起云峰彻上彻下弥漫着蒸腾不息的水气,峡风时大时小,风向忽西忽东,云山扑朔,雾岭迷离。

上升峰为一座翘向长天的大山角,状若展翅,扑击飞升。

追寻**巫山十二峰之说的种种来历,笔者在巫山县城那一家多少有点潮湿、光线黯淡的招待所里,又记录下一个美丽的传说。

话说大禹治水来到长江三峡,那时三峡河道还没有贯通,洪水泛滥是经常的事情,大禹决心开峡导水。

三峡的牛鬼蛇神听说大禹将至,便加紧兴风作浪。大禹察看三峡以定导洪之策,却总是被大浪围困,眼前白茫茫一片,山势水情一概朦胧。大禹被困巫山七天七夜,计无所出,只有连声长叹!三峡有风,把大禹的叹息送进了瑶池宫,王母娘娘的12个女儿正在做女红,这叹息之声先是卷动了瑶池水声,然后又撞击着仙女们的心,尤其是瑶姬顿时银针落地,问黄雀:何以有这般教人肝肠寸断的愁苦叹息?黄雀会唱竹枝歌,颇得三峡人的欢心,常常来去于瑶池和三峡之间,便如实相告:三峡巳成泽国,人为鱼鳖,民不聊生,有治水者名大禹被困巫山,是为人间浩叹!瑶姬和众仙女听罢,便决定飞奔人间,降服妖魔,帮助大禹治水。

是夜天昏地黑,在雷鸣闪电的掩护之下,12仙女飞离瑶池来到巫山,先给大禹一卷治水图经,再——降服三峡中兴风作浪的鬼怪。顿时云开日出,洪水渐渐平息。大禹便和当地百姓一起,凿通危岩,整治河道。仙女们本可以悄悄地回到瑶池,可是瑶姬发现那些被降服的妖魔,如蛇蟒等辈均变成了三峡中的暗礁,使得险滩密布、漩涡万转,便以击掌神功一路粉碎过去,大禹及民众在后清扫。航道初具规模时,玉皇大帝已经得报瑶姬姊妹12人私奔人间的消息,急令天兵天将下界捉拿。12仙女被12根铁索神链锁押,返回天庭的路上,她们一步一回头,看见有木船触礁,妇孺落水,岸畔万人呼救之声催人泪下。12仙女挣月兑锁链,在巫峡两岸落地生根成为十二峰,如苍松,如翠屏,若飞凤,若圣泉,为来往行船导航,与三峡民众作伴。望霞峰便是瑶姬的化身,又称神女峰、美人峰。

川江船工告诉笔者,当他们自巫峡拉起纤绳迈步向前时,瑶姬总会吐气顺风以助一臂之力,过了一滩又一滩,滩滩无阻拦,上得滩头,船工们总要回过头去,喊一声号子:

望霞蜂,美人峰!纤绳抖着神女的风,三声号子到巴东。

过巫峡官渡口,山势渐渐开阔,却又迟迟不肯平缓,无论南岸还是北岸均缺少一块可以筑城垒屋的台地。这儿是湖北进出四川的门户,便只好在南岸的陡坡用掘高填低的办法,垒起一道高坎,修建了巴东县城。因为“锁钥荆襄,咽喉巴蜀”,巴东因而也称“锁钥港”。

巴东县城的街道临江排列,成为一条长线,傍江的一排楼房底层悬空、高柱擎立,俗称“吊脚楼”。傍山的那一排则又层层后退,迭迭升高,在层楼之间用石梯或吊桥相连。沿江的码头成一字按蛇状,街有多长,码头就有多长。每一个码头均有一条纵向的石梯伸向城内,互为连接、沟通。

巴东古城初属夔子国,后为楚国所辖,秦代又划归巫山县,以后一时属楚一时隶蜀,隋朝时改称巴东。宋朝宰相寇准19岁时做过巴东县令。

巴东县域看似艰难的建筑和存在,告诉人们:在一切依山傍水之地,乘势利导而造就的所有人类家园,都会得到地理环境的厚爱与照拂。

山情水势,莫不天意!巴东之后,香溪宽谷的另一座傍江古城便是屈原故里秭归。秭归在长江北岸,四周城墙环绕,保持着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县城前面的滩地上礁石丛生,水浅流急,惟县城之东有香溪镇水深而江阔,天生良港。

秭归的名字及其闻名天下,均与屈原相关。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留有赋25篇,而以《离骚》、《九歌》、《九章》为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屈原的光辉不仅照耀着中国,也照耀着世界。1852年,维也纳皇家学院便翻译出版了《离骚》与《九歌》,译者费兹曼。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官至左徒,深得楚怀王信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他“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后被贬为三闾大夫。屈原曾两次被放逐,在第二次放逐中投湖南汨罗江而死。

传说屈原有姐名女窭,屈原失意后曾回故乡省亲,女嬰已出嫁,闻讯赶回苦苦相劝,说是仕途凶险,不如稼穑,家国不可弃也而王可弃。乡人敬重这位贤良的姐姐,取“姊姊归来”之意而改地名为“姊归”,以后“姊”字演易成为“秭”字,然古音古意未曾有变。屈原还有一个妹妹,名屈幺姑,屈原投江的噩耗传来后,不分昼夜守在江畔痛哭,呼唤着:“我哥回!我哥回!”后有神鱼将屈原遗体送到屈幺姑站立呼唤的沙滩上,沙滩的位置在秭归与香溪之间,以后就被称作屈原沱。屈么姑与乡人跪谢神鱼后,便在屈原沱后面的山上安葬屈原,并建屈原祠。

秭归县城东门外有高大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旁立古碑,碑文为“三闾大夫屈原故里”,县城后面的山上有屈原纪念馆,此外尚有女嬰庙、屈姑庙的遗址可寻。

秭归城东北乐平里,是屈原诞生地,现称三闾乡,是个小集镇。从小镇的游家渡口过香溪进人七里峡,七里峡正好是七里路程,两岸山峰夹峙,峡中流淌小溪,弯弯曲曲的山道沿着小溪穿梭游走,如果弃舟登岸,漫步山道,可以听林壑、看山色、品尝源出深山肺腑的甘泉。

出七里峡山势豁然开朗,一马平川,山花盛开,乐平里就在眼前了。

屈原的乡人说,屈原少小离家时,曾在这平川之地稍事休息,当地称休息为歇脚、落座,所以这块平川便有了一个叫落脚坪的名字。

回头一望后便是迢迺长途了。

所有的离乡都是心灵的流亡。

屈原的伟大是后来终于被放逐,他在放逐路上重新捡拾神圣,浸泡在心血中,研而为墨落笔有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落脚坪之西一里许,有个状若圈椅的山坳,即是乐平里。

乐平里是气度不凡而又寻常素朴的。山坳背上有小溪从高处流下,连连跌落,汩汩不绝,流入七里峡,是为响鼓溪。七里峡是香溪的支流吗?响鼓溪是七里峡的支流吗?从山坳的右边上去,是香炉坪,2300多年前屈原诞生在这山间小坪的一幢瓦屋里。和所有伟大人物的降生一样,据说屈原出生时也有吉兆,半空中有丝竹之声飘来。屈原的父亲设炉焚香朝天叩拜,从此这里就叫“香炉坪”了。不用据说而可以肯定的是,屈原坠地时发出的最初的声音却跟所有人的降生一样,也是哭声。谁也说不清楚,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来到人间。屈原生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按照其时楚国的风俗这一天为“人日”,家里人因为添男丁而高兴,取名叫“平”,取字叫“原”。在古代,“平”的意思是指如天一样平而无私;“原”的意思是像地一样生生不息。

天地之间有一人,屈原也。

“香炉坪”对面有一洞,青藤野花盘绕编织,名读书洞,据说是少年屈原的读书处。

“读书洞”前有照面井,古树两枝不时抖落古风傍井而立,井壁用青石镶砌,井水清凉甘甜。井畔还有一碑,为清咸丰十年所立。古井水清如镜,屈原读书之余每每来到井边看一眼,理理自己的长发。

井旁是“玉米三丘”。屈原离乡后从郢都带回一些优良稻种,在这里播种三丘,大获丰收,月兑壳以后米粒圆润晶莹,故有“玉米三丘”之誉。又有传说称,屈原被贬放逐,曾有回乡之旅,“香炉坪”上徘徊许久不忍离去,然王命在身,不得不泪洒三丘而别。从此这三丘稻田所产之稻米便晶莹如泪、洁白似玉。

这一切,也许都是传说,但可以肯定均渗透着至爱真情。

古人就这样飘逝了。

历史就这样鲜活了。

同在香溪之滨,从三闾乡小镇搭车行两小时,便是王昭君的故里兴山县烟墩坪,现称宝坪乡。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汉元帝时被选人宫中,为避司马昭的昭字,改昭君为明君也称明妃。王昭君生活的年代,是汉王朝与匈奴从敌对转而修好的时期,因而有“昭君出塞”的史实与故事,又有杜甫诗句: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西陵峡西起秭归香溪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5公里,单线航道或称控制河段有20多处。《归州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六年谕令刊刻的险滩有“水大至险者”8处,“水小至险者”18处,“常水至险者”8处,计34处。归州境内航道还只是西陵峡全程的一半,其险象环生可想而知。真是:“巴蜀雪消春潮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又有民谣唱道:“出了南津关,两眼泪不干。要想回四川,难于上青天!”西陵峡是极险之地,也是极美之地。

“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滩”者,峡中樵石也,再眺望两岸的千寻壁立,从山脚至山腰至山顶,却是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石头雕塑,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而峡谷石滩,则是雕塑者随意散落的零星块垒,虽说是鬼斧神功,却也有心迷情醉时。那石雕有像器皿的,有方有圆,有棱有角;也有像台阶的,有宽有窄,有纹有路;还有像草木的,有枝有叶,有花有果;巨岩**无一缝一隙,俨然是一块史前无名探险者纪念碑。《水经注》记道,“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所谓“人滩”,人的雕像之滩也,各种人面,倶作壁上观,“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人在舟中,波推舟移;山岩岐立,水有反光;影随光动,山跟水转;相对无言,如鬼如魅。

西陵峡中,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为最著名,并称西陵四峡。

兵书宝剑峡因兵书石和宝剑石而得名,在北岸铁青色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处凹陷洞穴,远望穴中岩石如叠着的书本,是为兵书石。兵书石下又凸出一根直插江中的石柱,乃宝剑石。

兵书宝剑峡之下是青滩镇,过青滩不远便是牛肝马肺峡。峡谷北岸的悬崖峭壁上,东边悬挂着一团赭黄色的页岩形似牛之肝脏,西边又有一块状若马之肺叶,牛肝马肺峡因而得名。民谣谓:“千年雨淋仍未朽,万载烈日晒不干。老鹰盘绕空转圈,要想充饥下嘴难。”其实,牛肝马肺是崖壁岩缝滴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成的钟乳石,本无相,得大相,可状万物,仍无相。清光绪末年,英**舰开进西陵峡,炮口对准“牛肝马肺”一阵狂轰,炸掉一大块“马肺”,从此牛肝马肺峡的形象开始残缺,因而郭沫若《过西陵峡》有“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之句。

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的青滩,是三峡著名险滩之一。由西及东依次为头滩、二滩、三滩。头滩和二滩是因山岩崩坍堆积江中而成,三滩为南岸伸出的碛坝。头滩为明朝嘉靖二年即1523年三峡北岸山崩石裂,坍入江中堆砌而成,故又名新滩。乱石嶙峋,横断江流,成为川江航道上水流最急的一个险滩。触礁沉船者,计不胜计。1942年春节前夕,民熙轮在青滩绞滩时沉没,全船300多人少有幸存者。青滩北岸有白骨塔,为堆放死难者尸骨之地。白骨无言,青滩依旧。川江船工都会唱这样一首悲情民谣:“打青滩来绞青滩,祷告山神保平安。血汗流尽泪也干,要过青滩难上难。”比青滩更凶险的是崆岭滩,“青滩泄滩不算难,崆岭才是鬼门关”。峡中既空又冷,高壁触天,把长江挤逼成曲折一线,峡中涛声轰响,怪石林立,分别为大珠、头珠、二珠、三珠、鸡翅膀、和尚石、对我来等24处暗礁组成。其中大珠长达220米,宽40米,高15米,纵卧江心高枕无忧,把水流分成南北二槽。两槽既分又合,在汇合处又有头珠、二珠、三珠横亘,号称三石联珠,把河道搅得昏昏沉沉,咆哮横流,船在其间,忽而左避忽而右让如见缝插针一般。江心有一块礁石,周围乱流滚滚,水势险恶,号称“对我来”,上水行船者想要躲开它的肯定翻船,反之对准了这块礁石奋力冲去,却能化险为夷。1900年德国“瑞生”号轮船想抢先进人川江,船长不知“对我来”或不信其中的诀窍而触礁沉没。后10多年,外国船闻风丧胆不敢闯进三峡。

水出崆岭滩,经过庙南宽谷,又进人峡谷地带。南岸有高峰,其色多变,酷似黄色黑色岩石组成的岩画,有黑色如人的石山,称为黑人;有黄色如牛的石山,称为黄牛。黑人牵黄牛而过三峡,这一段峡名因而叫作黄牛峡。《水经注》写道: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上水舟船寸步难行,黄牛山总是在望,山中行路难又怎能比得黄牛峡里行舟难?北宋欧阳修被贬夷陵(今宜昌)作县令时,曾多次踏访,并有诗感慨道:“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黄牛峡以下14公里处的灯影峡,又是另外一种风光了。山色明净,晶莹闪光,好似洒满月色。山岩倒映人水,静影澄碧,随波而动。欧阳修有“江上挂帆明月峡”之句,灯影峡也称明月峡。峡谷两岸山头上,岩石风化蚀刻成各种奇形怪状,其中峡谷南岸的马牙山上,屹立四巨石,0然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模样。唐僧气定神闲合掌端坐,孙悟空瞭望寻路,猪八戒牵马过山,沙和尚一担在肩。每当夕阳从后山照射峰顶,晚霞回照,或是明月辉映,这四个《西游记》中的人物,便如影子一般晃动着,从而于高山岩石之巅,大江激流之滨,借日月之光,演示着永远的《西游记》。灯影峡也因此而得名。

明月灯影,三峡流水,以另一角度视之,这里的急流险滩、危岩崖壁仅就其命名而言,均无不闪烁着中华古文明的文思光彩。当大地涌现山川原体,文化的雕饰在更多的时候是不需斧凿的一只需一个名字——却要千年万代的想像力的穿透与补充。

黄陵庙在黄牛峡南岸的一块台地上,北临大江,背依山崖。始建于唐宣宗大宗元年即公元847年,原名“黄牛祠”,得名与“黑人牵黄牛”的传说有关。相传,黄牛助大禹治水,正拱山滚石时,其力大无穷和庞然身躯,把一个正在附近凿石的穿黑衣的民工吓得魂不附体,跌将下来。黄牛闻声急忙奔去搭救,它伏卧于地,想让民工爬上牛背,民工手忙脚乱怎么也爬不上,只抓住了一条牛鼻绳。从此“黑人牵黄牛”的影子却刻进山壁了。

黄牛祠便是为善良的黄牛神而修的。

几经兴废,黄牛祠成了黄陵庙,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重建,仿宋制。进深七间,面阔七间,屋顶正脊饰宝瓶,瓦面上雕有飞龙走兽,殿中立大柱36根,每一根均有蟠龙浮雕9条。主体为禹王殿,祭祀大禹。殿宇曾在清咸丰十年即公元1860年和同治九年即公元1870年两次为三峡洪水所淹,同治九年的大水冲进庙中深达三尺。三峡人民可以欣慰的是,虽然洪水汹涌,黄陵庙建筑物却坚如磐石秋毫无损,足见我国古典建筑的坚强精美,庙内有记载洪水水位的石刻碑记,是长江水文、地质的历史资料。

灯影峡下游北岸,长江三峡的尾声处,便是三游洞。

三游洞的洞门在绝壁中间,仰望天成一线,俯看幽谷无底,左是悬桥,右为大江。造物主造洞,有比此洞更奇妙的吗?

三游洞深30多米,宽20余米,高10米左右。洞门旁边另有一小洞,一人弯腰伏壁方可穿过。

也许只有洞壁褶皱起伏的岩层才能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多么古老却又因着它的古老而永远新鲜的洞。我们甚至可以在横的石缝与纵的花纹交错间,发现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真正经典之作,那只是一些天然图案、天然线条,却让观者屏息静气、心灵颤抖。

洞的中央有三根巨大的石钟乳,纵横相间,将整个洞府分隔成前厅后室。前厅敞亮,后室幽静。手击头顶悬石,若黄钟之响;脚踩地上石板,如鼓声回荡。

天钟地鼓啊!从何时来?到哪里去?

当三峡格局已定,长江即将流出南津关时,也许,造物主看着是好的,便手造此洞,洞是美的,在壁上随意涂抹一番,然后稍息,听流泉水声,俄顷离去。

三游洞闻名于世已有1000多年,洞口石碑刻于明朝万历年间,碑文为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全文376字,记述了三游洞的发现及命名过程:唐朝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3月10日,诗人元稹自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改任摅州(今陕西宝鸡境内)长史,他的好友白居易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改任忠州刺史,两人巧遇夷陵城中,喜极,加上白居易同行的弟弟白行简,三人结伴,买舟携酒溯江而游。第三天,即3月12日,三人“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人缺岸”,一路攀岩折草,过深涧,发现有此奇洞,“爱不能去”。

当天晚上,三人在洞中“通夕不眠,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并“各赋古调二十韵,书于石壁”,由白居易“序而记之”。荒茫一片,三人同游,故名之为“三游洞”。

这是“前三游”。

北宋嘉祐元年冬,那已经是1056年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眉山往开封府途中小住夷陵同游此洞,并各自题诗,为“后三游”。

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王士祯等都到过三游洞,洞中有宋人题刻10多处,明代重刻了三游洞序石碑,另有诗文题刻40多处。

作为诗歌的三峡、文化的三峡,三游洞是三峡之末的一篇万古不朽的美文。

我们怎能不回首三峡呢?回首三峡就是惜别三峡,就是回味三峡。

正是三峡丰富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位,集中了几千年来杰出的源于自然的累累佳作名句。

三峽是山的经典。

三峡是水的经典。

三峡是诗的经典。

笔者当然要为一生三过三峡的李白及杜甫留下一段实录。

公元725年春天,李白25岁,乘舟东下出蜀远游。写下了“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的青春佳句。

李白第二次过三峡时,已是公元759年的2月3日,早春时节,山花萌动时,奈何岁月无情,李白时年已经58岁,又逢“安史之乱”。在参加永王李冑幕府谋事不成而获罪后,被流放夜郎,夜郎在贵州桐梓一带。李白于挦阳江头告别妻子儿女,踏上流放之路,沿江溯流进入三峡。回想少年壮游,30多年过去了,于是写《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第三次来到瞿塘峡口的白帝城下,是李白获赦时。这一年关内大旱,哀鸿遍野,民怨沸腾,唐王朝为平息怨愤还知道大赦天下,李白绝处逢生,返舟东下,留下了千古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在夔州住了近两年,还是风雨茅庐,加上贫病煎熬,直到公元768年春天方始离开,过三峡到荆州。杜甫在夔州写了400多首诗。

《登高》写于公元767年,为历代论诗者推崇,也为爱诗者和不爱诗者众口流传。杨伦在《杜诗镜铨》中称它“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胡应麟以为是“古今七言律第一”。诗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杜甫写《登高》前一年,漂泊流离初到夔州不久,写有著名的《秋兴八首》,之一为:

玉露凋伤机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石占。

之四为: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杜甫留寓夔州住壤西时,门前有枣树。邻居是个贫困妇人,枣熟时便来打几个枣子以充饥,脚步轻轻,诚惶诚胃恐,杜甫从不惊动她。之后,杜甫迁居,把镶西之屋让给吴南卿,吴打算插篱以防。杜甫写《又呈吴郎》以为劝说: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蓠却甚真。

巳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流淌着、呼晡着、撞击着李杜文章以及竹枝词、前三游、后三游、无数的神话和传说,还有舟楫碎片、沉船与白骨,长江就要流到南津关了。

南津关是西陵峡之末。

南津关也是三峡终点。

南津关还意味着:长江上游到此为止。

弯曲是一种形体的美,也是力量的显示或积蓄。对于长江来说,同时还是它穿越奔突、接引吐纳之后的即兴发挥、余音绕梁。

人类希望走直路,江河不惜走弯路。

楚风余响胃津关“雄当蜀道,巍镇荆门”,在三峡之末而犹有三峡气概,两岸陡壁束扼滚滚滔滔的长江之水,与變门之险首尾相应。万里长江从南津关源源冲出,进人江汉平原,江面一下宽展到2200米。

这就是江河流水的神奇,在一定的地形地理所限定的河道中,它坠落,它重209叠,它舒展。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对待各种各样的制约,却始终保有水的本色和性格。

水永远是水。

历来只有人说水。

世间从无水看人。

此刻,长江宁静而安详,流速舒缓,涛声柔和。

因为流水无言,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当凿通横断山脉,在三峡束放于怪石险滩间的长江之水,是否也曾有过磨难和痛苦的感觉?有没有牺牲者一那些细小之极的水分子?或许流水的淡泊就在于淡泊苦难,因而我们便心安理得地更多注意到了充满创造性的流水的过程。

从渡口、集镇、元谋人、都江堰、成都万里桥到悬棺、三峡,现在是平原了。

平原坦荡着一条真理:所有密集的城乡、人口与五谷杂粮,都渴盼着水的滋润灌溉。

这里在战国时为声名赫赫的楚国属地,故有“极目楚天舒”之句,与“荆楚雄风”之说。在地质构造上,江汉平原属下沉地带,疏松沉积物广为分布,现在的长江河道就发育在这些沉积物之上。较之于凿通山崖危壁,这里是真正的疏软宽松了,长江河曲便应时因地而生,显示着一定程度上的无拘无束、放任自流,从宜昌到武汉的直线距离为286公里,百转千折的江水行程却是712公里。

人类不得不面对大地之上的高高低低、弯弯曲曲,这样的地形地貌是我们寄居的这个地球的多样性的一个侧面。曾经怎样启发过古人类的灵智,暂且不论,但一条假定为直线意义上的长江,却绝对与现实的长江无法相提并论,也许,我们将不得不承认:

弯曲是一种形体的美,也是力量的显示或积蓄。对于长江来说,同时还是它穿越奔突、接引吐纳之后的即兴发挥、余音绕梁。

人类希望走直路。

江河不惜走弯路。

正是弯弯曲曲的大江流水孕育了楚地、楚国、楚文化。

到得荆州,便能感觉古风扑面了。

古荆州,即今湖北江陵,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荆江北岸。江陵是《禹贡》九州中的荆州之地,春秋战国时为楚所有,楚文王元年,楚国国都由丹阳(今湖北枝江,一说栋归,笔者注)迁至江陵,时称郢都。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江陵乃“故郢都”,西通巴蜀,东有云梦泽,是一个大城市。《史记》所说的“故郢都”即为楚国之都郢。遗址在江陵城北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又称纪南城。至公元前519年,楚平王又在旧郢城东南筑新郢城。直到公元前278年,被秦国大将白起攻占,历时400年。

当年的土筑城墙历经风雨而不去,至今仍有形迹可寻,城墙大约高4米至7.5米,1975年的考古工作者证实,城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面积为16平方公里,是今江陵城的三倍。共有8个城门,城内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夯土台基,最高的达6米。有的是王室宫殿遗址,也有手工作坊旧地,其间有400多个水井及诸多窑址。已发掘的西城一城门显示,它有三个门道出人,中门道留下的楚国车轮痕迹还依稀可辨。南北城垣的古河道出口处,也是三个门道且各有水门一座。当时郢都街道的纵横交错、房屋的栉比鳞次、车马的来来往往,可见一斑了。

楚是春秋战国时的大国,郢都又位于水陆交通的要冲,其繁荣华丽当时只有少数城市可以相比。东汉的桓谭在《新论》里说:“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敝。”被称为“挤烂城”,早晨穿着新衣服出门,晚上回家新衣已经挤旧了,虽未免夸张,却也可想当年的车马喧嚣,人头攒动。郢都当时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吸引了春秋战国时众多名人学者,孔子、墨子、庄子都曾到过纪南城,法家吴起在这里主持过变法,荀子在楚国做过兰陵县令,道家的老子、农家的许行、天文学家唐昧等就是楚国人。屈原自不必说了,大词赋家宋玉的作品也孕育于此。岑参和崔道融、戎昱,宋代“小万卷”朱昂均是人们熟知的江陵才子。

古时楚国还是音乐舞蹈之乡,是“南风”、“楚声”的发源地。

戏剧家优孟、音乐家俞伯牙、歌舞家莫愁,都曾在楚都倾倒过楚人,然后是楚乐昂扬、激越、委婉的流传。近些年在纪南城四周出土了大批钟、磬、鼓、瑟等各种楚乐古乐器,那是一支庞大的乐队,一曲悠扬的乐声,演练在2000多年前的楚国大地上。后来或许因为战乱,钟磬鼓瑟被埋没了,但在被埋没之前跳跃而起的音乐之声,却是无法埋没的,它已经飘散。

在楚都郢的辉煌岁月里,古荆州也开始月兑颖而出。不过,在最初,它是楚成王为一览大江胜景而修建的水畔行宫和船码头。行宫不足道,码头却可以集水路航运之利,得水上风气之先,有码头必有船只停靠,有船只停靠必有人与物的交流,有交流必有生机。

有的大城原先只是一个码头集市,鱼鲜活蹦乱跳之地,开始的脚印很可能是那些渔民、船工、贩夫留下的。

荒野中的奠基者总是那些无名之辈。

晋楚城濮大战后,楚成王就是在水畔行宫渚宫召见大将子玉的。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长江传最新章节 | 长江传全文阅读 | 长江传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