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 第十章

作者 : 高冕

现在,这条蛟龙挥率水师、扬帆出征的时机到了。♀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一日,施琅在铜山召开誓师大会,各镇、协、营等随征官员全部出席。会上,遐迩闻名的大力士、提标右营游击蓝理挺身而出,自荐出任先锋。十四日辰时(7—9时),清军二万一千余人,各型战船二百三十六艘,浩浩荡荡从铜山出发,向澎湖进发。

十五日辰时,郑军澎湖守军主帅、武平侯刘国轩获得这一情报。在此之前,他已令澎湖各岛守军沿岸构筑堡垒、布设火炮,岸外以炮船列阵,并调集重兵环泊于娘妈宫前口子及诸要口守备。申时(15—17时),清军水师抵达澎湖外围,兵船分别暂泊于猫屿、花屿等澳。这些小岛上的郑军守兵不战而退,在清军到达前已撤奔澎湖本岛。

十六日,清军抵近澎湖本岛,施琅随即下达进攻命令。刘国轩率领部属二万多名、战船二百余艘,迎击猛扑而来的清军。论兵力,两军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杀声震天,枪炮齐鸣,惨烈的征台大决战,在澎湖打响。

就在这紧要关口,飓风突发,怒涛山立。施琅所率水师前锋簸荡漂散,战斗阵形被狂风打乱,遭到敌舰四面围攻。见状,施琅亲率舰船冲击敌船,不幸右眼被枪铳击伤,啊呀倒地,血流满面。危急时刻,蓝理率船冲入重围,接连击毁三艘敌船,其他敌船畏怯稍退。于是,主帅、先锋得以联手攻敌。战斗正酣,蓝理被敌一炮击伤,顿时月复破肠流,遭受重创。但蓝理一声不吭,咬牙挺立,稍加包扎即投入战斗。因此英勇壮举,蓝理后来荣获“破肚将军”美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千总游观光喊杀连天,率部乘风直扑而来,救回主帅、先锋。

在主帅、先锋均遭重创的情况下,清军急忙撤退。刘国轩因军中缺粮,恐怕部属溃散,不敢追击。当日战役,郑军损兵二千余人,毁船约二十艘。

第二天,施琅回师停泊于八罩岛。施琅对海事稔熟于心,明知舰队停泊之处属于危地,却没有良策,因为澎湖三十六岛凡能用于停泊兵船的军事要地,均被郑军占领。施琅对天叹道:“三军命悬,悉听之天。”当时,海流湍急,兵船难泊,海潮骤涨,忽与岛平,看上去又一场摧天飓风就要袭来,情形万分危急,但不知为何,老天蓄势造作了一阵子,竟突然平息。施琅庆幸非常,用手抚额说:“天佑我师也!”

按照常例,六月时节,澎湖难有五日和风,常常骤起飓风,怒涛山高,变幻莫测。因此,这次清军攻台,施琅心中没有百分之百胜算。利用天赐良机,施琅下令整军五日,申严军令,审定功罪,赏惩官兵。

郑军望见敌军泊于八罩岛,冷笑道:“此不足烦吾兵,潮至自碎耳。”

二十一日晚,清军舰队。刘国轩正要整兵迎敌,望见一团黑云从天边突起,便说:“不用排兵,但排酒来作戏。”他断言,清军舰队将很快葬身鱼月复。原来,黑云是飓风骤起的前兆。酒筵摆开,忽然听得有殷殷之声,刘国轩非常惊愕地环顾众将说:“何声遽鸣遽息?”边问边饮酒自若。过了一会儿,殷殷之声又起,刘国轩道:“岂雷声耶?”语音未落,只听轰隆一声,雷声大作。原来,澎湖一带海面有一个规律,乌云起必飓风起,雷声作则风云立散。刘国轩大惊失色,跳将起来,将筵席一脚踢翻,仰天长叹:“此天也,非人也,罢!罢!速具舟楫。”随即,刘国轩将日常乘坐、树有主帅旗纛的大船,换给他人乘坐,自己乘坐一条小船作好败逃准备。

二十二日,清军兵分四路出击:施琅亲率战船五十六艘,均分为八股,进攻郑军主阵娘妈宫;都督陈蟒、魏明等率战船五十艘为东线,自内直奔鸡笼屿、四角山为奇兵,夹击娘妈宫;总兵董义、康玉等率战船五十艘为西线,自西侧突入牛心湾,佯动登陆,做疑兵牵制西面之敌;其余八十艘战船作为后援。辰时(7—9时),清军发动总攻。

郑军二百余艘炮船、鸟船,在刘国轩指挥下四处迎敌。其中二十余艘大炮船,各装备三四千斤红衣大炮一门,发二十余门,铳一二百门不等,火力强大。两军对垒,一场恶战,炮火连天,矢石交攻,弹矢如雨,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总兵林贤、朱天贵等清军将领率先冲入敌阵。朱天贵尤其勇猛,力敌三船,身负重伤,宁死不退,在追击敌船时炮穿其肋,立时阵亡。战至巳时(9—11时),南风大作,施琅立即令火器船乘风纵发,用火桶、火罐攻击敌舰。这场鏖战,直至申时(15—17时),以郑军大败而告终。郑军主帅刘国轩仅率大小船只三十一艘逃回台湾本岛,清军占领澎湖。这场海战,郑军主力被歼,官兵阵亡一万二千三百余人,投诚五千余人,澎湖外围三十六岛兵民全部投降,战船损失一百九十四艘。相比之下,清军损失要小得多,从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官兵亡三百二十九人,伤一千八百余人。

澎湖系台湾门户,刘国轩所率舰队乃郑军主力。攻占澎湖、消灭刘国轩舰队,等于给台湾郑氏政权敲下了最后一颗棺钉。

七月十五日,正逢中秋佳节。这一天,澎湖大捷喜讯驰抵紫禁城。康熙帝遥望天际一轮圆月,喜不自禁,立即月兑下所穿御衣,令人快马加鞭,驰赐施琅。随即,这位热血奔涌的青年皇帝,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下一首特赐施琅的五言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

在康熙帝眼里,此时的施琅,是善伐谋、建奇功的一员上将。

澎湖被攻克,台湾失去屏障,岛内人心涣散,郑克塽丧魂落魄、手足无措。在此形势下,施琅当年在京师时酝酿成熟的“因剿寓抚”之策,得以付诸实施。他提出“我军暂屯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近巢穴,使其不战自溃”的作战方案,边整军备战,边对台湾郑氏集团展开和平攻势。但姚启圣提出与其截然相反的主张,建议迅速进击,“乘胜直捣台湾”。对此争议,康熙帝出来裁定,批准施琅之策,否决姚启圣之策。在施琅以战逼和策略面前,郑克塽不得不宣告无条件归顺大清。施琅遂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十三日抵台受降,向郑氏集团宣读皇帝赦诏。十八日,郑克塽及所属官员全部剃发归顺。

征台大功告成,施琅晋将封侯,成为康熙朝大红大紫之人。

九月初十日,康熙帝晋升施琅为靖海将军,官秩武职从一品,荣获京外武职官员的最高军阶,并晋封他为靖海侯,准许世袭罔替,以奖励其“矢心报国”的赫赫功勋。同时,破格优叙、奖赏征台官兵。康熙帝还允准施琅之请,破格赐予施琅戴用只有皇帝特别赏识的官吊、贵族才有资格佩戴的冠饰——花翎,赐予内大臣殊荣——成为由上三旗子弟组成的、翊卫扈从皇帝的侍卫亲军头领。随后,康熙帝御书“忠勇性成”匾额赐给施琅,使其永享盖世荣耀。

虽然近二十年里官衔没有晋升,爵位也只上升一个台阶,但今非昔比,施琅征台成功后的荣耀绝不是往日可以比拟的。昔日将军、伯爵之施琅,朝廷和皇上均满月复狐疑,说罢就罢,说免即免,根本无根基可言。今日将军、侯爵之施琅,皇上宠信备至,深信不疑。

可以断言,施琅若是没有京城十三年修炼而成的超级坚韧,就没有后来的平台伟业和大红大紫。

统一台湾之后五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七月,施琅入觐,康熙帝在乾清宫召见施琅,对施琅说:“今尔来京,又有言当留尔勿遣者。朕思寇乱之际,尚用尔勿疑,况今天下太平,反疑尔勿遣耶!”

直至此时,朝中竟仍有人怀疑施琅,竟还有人要将他扣留在京!

试想一想,当年施琅若不将京城当做淬炼坚韧之炉,若是英雄气短、脆弱易碎,会招致何等结局!

交出自我

4?雍正朝红人/胤祥

交出自我

雍正帝即位后,在众兄弟中,与胤祥关系最铁,史家称之为“亲密无间”。胤祥从雍正帝那儿得到的荣宠极高,从整个清代来看,也是顶级水平。将自己与胤祥的关系,界定为千百年一遇的“圣王贤臣”关系,足见雍正帝对胤祥的满意程度。胤禛生性刻薄寡恩、残忍多疑。在这么一个君皇跟前,胤祥要得宠固宠绝非易事。他到底有何秘诀?

雍正一朝,最得宠走红的臣子当属怡亲王胤祥。

康熙帝共生育儿子三十五个,除早夭者外,叙齿排行的二十四人。雍正帝胤禛排行第四,胤祥排行第十三,比胤禛小八岁。雍正帝君临天下后,在众兄弟中,与胤祥关系最铁,史家称之为“亲密无间”。胤祥从雍正帝那儿得到的荣宠极高,放到整个清代来看,也是顶级水平。雍正帝说:“朕实赖王(胤祥)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将自己与胤祥的关系,界定为千百年一遇的“圣王贤臣”关系,足见雍正帝对胤祥的满意程度。

胤禛生性刻薄寡恩、残忍多疑。在这样一个君皇跟前,胤祥要得宠固宠绝非易事。他到底有何秘诀?

胤祥为人做事很绝,胤禛因此由衷地感动,由衷地信赖,由衷地以一个皇帝所能使用的方式给予褒奖。

胤祥之绝一:替人受过,愿把牢底坐穿。

在惨烈的皇位争夺战中,胤祥投靠势单力薄的胤禛,并且关键时刻肯效死命。康熙朝皇太子之位争夺血腥残酷,激烈程度为整个清代之最。众多皇子结党谋夺皇太子之位,朝野文武大臣各附一党,多派势力纵横捭阖、明争暗斗,都想置政敌于死地。当时,势力最大的是皇八子允禩派,当时暗里挖空心思谋夺皇太子之位、明里装作富贵闲人的皇四子胤禛,将皇八子允禩视为自己的劲敌,以巧妙的、几乎不为康熙帝察觉的各种手段与之较量。皇八子允禩有才干、人望好,皇子多投靠依附于他。相比之下,皇四子胤禛势孤力单,连同母胞弟允都不帮他。特别是皇十四子允,先是依附于允禩,继而自立门户争夺皇位,成为胞兄胤禛的死对头。胤祥是胤禛的同父异母弟,他不嫌胤禛势孤力薄,与他结成一党,积极谋夺储位,卷入党争漩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将皇太子胤礽废黜后,惩处争夺皇太子之位的皇子,胤祥与皇长子允禔、废太子允礽同时被捕圈禁。为救胤禛,胤祥大包大揽,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使胤禛得以开释,摆月兑干系。

胤祥为保全胤禛,失去皇父宠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本来,他也是一个颇受皇父宠爱的皇子,自幼受过严格教育,日常侍奉康熙帝于宫廷内外。胤祥“生秉粹质,至性过人”,童真无瑕,对皇父十分崇拜,“尝随行,以稚弱未能前视,圣祖过,循履迹伏地嗅之,其孺慕诚切如此”。他为皇父所钟爱,经常参加祭陵、出巡等重大活动。十三岁起就跟随父皇巡幸,康熙帝一生六次南巡,他参加四次,成为参加次数最多的皇子。这显然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殊荣。他对治水很有一套,堪称谙练,曾多次跟随康熙帝巡视永定河等河道工程。在以农为本的华夏中国,治水历来被视为重要的治国本领。他还精于骑射,具有过人的胆魄和勇气。有次出巡狩猎,一头猛虎突然呼啸而出,直扑过来。在性命交关之际,胤祥“神色不动,手利刃刺之”,目击者无不为其神勇所折服。他多才多艺,善写书法、著诗文。具备如此综合素质的皇子,康熙帝喜欢时常带在身边、出入扈从,实属自然。若不是卷入党争,不成为铁杆式人物,生性宽仁的康熙帝完全可能给他一个很不错的政治前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帝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后,为求得诸王子间的政治平衡,加封诸子爵位,封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为亲王,皇七子允祜、皇十子允为郡王,皇九子允禟、皇十二子允祹、皇十四子允为贝子。这次晋封爵位,比胤祥年龄大的兄长有份,比他年龄小的弟弟也有份,独没他的份。获得封爵的这些皇子,大多是争夺储位的活跃分子,但他们善见风使舵,有讨取皇父欢心的能耐,生性仁厚的康熙帝宽宥了他们。按照清朝定制,皇子十五岁著封。而时已二十三岁的胤祥,死心眼,不回头,是头犟驴,因而被皇父一直禁锢牢中,皇恩浩荡时,他也未能沾上一星半点。胤祥从二十二岁那年关入牢狱,到康熙六十一年父皇去世那年才重见天日,在牢里度过近十四个春秋,走出牢笼时已年届三十六岁。身在禁所,压抑落魄自不待言,还有性命之虞,很容易中政敌的阴招,被害夺命。皇长子允禔、废太子允礽、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等失势之辈,就是在牢中困毙或遭阴招而死的。胤祥踱步在牢狱的黑暗中,并不料知胤禛会有荣登九五之尊的那一天,也不知自己这份苦难何日是头,但他为了保全胤禛的政治前途,置生死于度外,愿把狱底坐穿,这怎能不叫胤禛撼心动魄呢!

胤祥用自己的牢狱之灾,终于换来四阿哥胤禛的皇帝宝座。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去世,胤禛掌控皇权,立即下令将圈禁于内务府高墙内的胤祥放出。第二天,胤禛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与贝勒允禩、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共同佐理朝政。同日,将胤祥从闲散皇子破格晋封为和硕怡亲王。对胤禛而言,总理事务大臣四人中,允禩及其党羽马齐为死对头,将他们推上高位,是出于斗争策略的需要;隆科多帮助他用非常手段夺得皇位,动荡时期不得不加以笼络;而胤祥曾为他坐牢卖命,是两肋插刀、肝胆相照的铁杆兄弟,是足可信赖的心膂。因此,总理事务大臣名为四人,核心灵魂人物实际只有胤祥一人。

胤祥从前朝落魄囚徒,一跃成为威势显赫的亲王,实掌辅政大权,成为朝廷二号人物。

这是当上皇帝的胤禛,对肯效死命之人的天恩地谢。

胤祥受到如此器重,对胤禛更加忠心耿耿,办事更加卖力,辅佐胤禛渡过初政难关,坐稳龙廷,巩固皇权。雍正帝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辅政之初,阿其那(允禩)包藏祸心,扰乱国是,隆科多作威作福,揽势招权,实赖王(胤祥)一人挺然**于其中,镇静刚方之气,俾奸宄不得肆其志。”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玄机最新章节 | 玄机全文阅读 | 玄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