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 第八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三:教育孩子“尊师也要持之以恒”

尊敬老师应当是一件要持续一生的事情。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古人说:“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三者而已……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力有所不及处,敕师之教尔,故师之德配君父。”古人这句话就是讲老师的恩德比之于父亲,值得尊敬一生。而且,更有这样的一句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由此可见,尊敬老师,是要持之以恒的。

《礼记·学记》中也曾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思是说,在所有做学问的道理中,尊敬老师可谓难事。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让他不论什么时候,尊敬所有教育过他的老师。

建议四:让孩子对老师不能“凭‘貌’而尊”

《吕氏春秋·劝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这是在告诫人们,尊敬老师不要在意老师的身份财富,不能因为老师出身贫贱就不去尊敬他。这一点,父母也要及时提醒孩子,让他引起注意。

上小学3年级的柳彤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叹气道:“唉,明天又有音乐课,我不想上。新来的音乐老师长得不好看,而且穿得土里土气的。”爸爸听到这里,放下碗筷严肃地说:“你就因为这个而不想上课吗?也因为这个而不尊敬你的老师吗?对老师怎么能以貌取人呢?”

柳彤听后噘了噘嘴,妈妈问她:“老师教得好吗?”她想了想,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妈妈笑笑说:“老师既然教得好,那就是个好老师啊!好老师不是应该值得我们去尊敬吗?而且只有抱着尊敬的态度去听老师讲课,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啊!”

孩子总是免不了有一些小小的偏见,就如柳彤这样,要么是老师长得不好看,要么是其他什么无关紧要的原因。孩子从老师的外在表现,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去尊敬老师,对此,父母也要注意进行教育劝阻。因为孩子若是养成“以貌取人”的坏习惯,那么将来他就不只是不尊敬老师,他还有可能会不尊敬父母,不尊敬同事、领导,从而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金玉良言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美德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毕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并接受他的教育。所以,只有具有尊师美德的孩子,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老师,才能专心于学习,才能更多地汲取知识,这将会使他在成长道路上获益良多。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将尊师美德一直保持下去。

友爱同学:孩子行好悌道才会走得更顺利

实际上,人们的联合是不可思议的,是一条神奇的“友爱”纽带把所有的人联系在一起。

——(英国)卡莱尔

智慧、友爱,这是照明我们的黑夜的光亮。

——(法国)罗曼·罗兰

学校组织同学们周末到游乐园秋游,上小学3年级的郭洋十分开心。

到了游乐园,大家又是坐船,又是坐过山车,还一起野餐,所有同学都玩得不亦乐乎。而在这个过程中,郭洋的表现非常让人称赞:大家坐船的时候,高个子的他会站在船边上,先扶着矮个的同学上去,并提醒大家注意脚下,然后他自己才上去;坐过山车的时候,他也表现得非常谦让,让大家先去,自己则往后排队;玩耍的时候,有一位同学不小心划破了手,他又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创可贴……

其实,郭洋这样对同学友爱的事情并不只表现在这一天,在平常上学的日子里,他也是如此,老师和同学都夸郭洋是位好同学。

而郭洋之所以有这样为大家所称赞的好品德,与父母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从郭洋小时候起,就教他要友爱朋友、同学,友爱周围的人。在父母这样的教育下,郭洋形成了友爱他人的习惯,这使得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一大堆的朋友。

可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对他加强“友爱”品德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将会大有好处。所以,父母也要重视起这一品德,让孩子在友爱中走得更远。

友爱,就是人与人之间非常友善,可以亲切互助。友爱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亲切情感。在孩子上学的阶段,他的同学就是需要他表现友爱的对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类孩子:他总是爱与同学发生摩擦,不是与同学闹意见,就是对同学不友好。有时候,他还习惯于让一切事情都顺从他的意思,由此而与同学产生矛盾。仔细观察一下,这样的孩子大多没有什么朋友。他对同学不友爱,自然也换不来同学与他的友情。

所以,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提醒孩子,让他善待周围的同学、朋友。要让他明白,只有多与人为善,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自己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顺利。

培养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首先要尊重同学

友爱的表达也是需要条件的,友爱的前提必须是对同学的尊重。父母要提醒孩子,表达友爱不能有如施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同学,是不可能让人感觉得到友爱的;表达友爱也不能像命令,毕竟谁也不想被强迫,那样的态度也会使人感觉不舒服。

只有用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同学,不轻看任何人,这样的友爱表达才能为人所接受。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摆正态度,只有先尊重同学,他才能表达出最为真诚的友爱。

建议二:多向同学伸出援手

友爱还表现在帮助同学上。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是在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毕竟谁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互相帮助就是友爱的一种最好的表现。

小学5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于瑞发现坐在他前面的同学有些不安,看上去很着急的样子。由于这次考试座位顺序被打乱,所以于瑞并不认识他,但于瑞还是关切地问:“你怎么了?”那同学皱着眉头回答:“我忘记带橡皮了,一会儿考试可怎么办啊!”

于瑞想了想,从铅笔盒中拿出了自己的橡皮和一把小刀,并迅速地用小刀将橡皮切成两半,把其中一半递了过去,说:“这半给你用。”那位同学惊讶地看了看了于瑞,接过橡皮后连声道谢。考试完了,那位同学又一次对于瑞千恩万谢。

回家后,于瑞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连连夸他做得好。而经过这件事情,原来不相识的两个人也成为了好朋友。

帮助同学可以算是表达友爱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他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就会如于瑞这样,既培养了好品德,同时还多了一位好朋友。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通过多帮助同学来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朋友,培养自己的优良品德。

另外,父母也要提醒孩子注意一点,帮助同学也要分清情况,不能盲目地去帮助。要确定同学是否确实遇到了困难,否则就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品德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