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坐在谢奕腿上的谢安于心不忍了,他就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你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谢奕一听,脸色立刻缓和了下来,他问谢安:“你是要放过他吗?”谢安点了点头,谢奕微微一笑:“好啊,那就听你的吧。♀+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
后来,这件事被人不经意地传开了,京城中的人都知道谢安自小就宅心仁厚,并肯定他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大事。
谢奕对老翁看似无意的惩罚,也许就是在等谢安的“于心不忍”,他这样的做法,正是在培养谢安仁厚待人的性格。而谢安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长大后成为一代良相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父母也应该让孩子从生活的小事中逐渐培养起仁厚待人的品德。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拥有仁厚慈爱之心的好人,但现在许多孩子的表现却并未如父母所愿。有的孩子会自私地将东西据为己有,甚至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与人拳脚相加、恶语相向;有的孩子还会欺负弱小,与人斤斤计较,一点也不豁达,等等。♀孩子的这些表现,都与“仁厚”二字相去甚远。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难免向自己的父母“开刀”。
所以,这就需要父母增强意识,要让孩子明白,仁厚待人是他与人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最为需要的一种态度。一个人只有能仁厚待人,他才能更好地与人共事,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培养建议
建议一:要孩子明白待人仁厚的真正意义
父母要告诫孩子,待人仁厚的人,将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对他人仁厚,自己也会具有稳定的情绪,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而且,待人仁厚的人还可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对于孩子来说,仁厚待人将会是他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好品德。
另外,父母也要格外提醒孩子注意的是,待人仁厚也不能姑息错误,对于某些人错误的言行,也要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决不能不分好坏一律“仁厚”对待。否则就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建议二:提醒孩子要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仁厚源于对他人的尊重,父母要让孩子始终抱有“人人平等”的信念,让他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要提醒他,别的孩子和他一样,都需要帮助与被帮助,所以一定要仁厚待人。
暑假里的一天,5岁的表弟到7岁的柳君家玩。但柳君总是不让表弟碰他的玩具,而且还将自己的零食藏了起来。于是,妈妈将柳君叫到一旁,说:“你有那么多玩具,也有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不给表弟呢?你想,他没有玩具也没有糖果会开心吗?表弟是来找你玩的,他不开心,你们还怎么一起玩呢?若是换成你,你又怎么想呢?”
柳君听了妈妈的话后没有说话,但却偷偷地看了看表弟,只见表弟正羡慕地看着他那一堆玩具。柳君很不好意思,他连忙跑过去把玩具和零食都翻了出来,招呼着表弟:“来呀,我们一起玩。”表弟高兴地跑了过来,和柳君玩得不亦乐乎。
让年龄尚幼的孩子知道分享不很容易,很多孩子就和柳君一样喜欢独占。这时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多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让孩子也做一个换位思考,从而及时改变,做到仁厚待人。
建议三:及时赞扬孩子的仁厚行为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孩子内心的仁厚也总是会不经意间表现出来。所以,当他主动做一些善待他人的事情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以示鼓励。而得到父母称赞的孩子,也就会明白他的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发扬的,他就会自觉地将这一美德保持下去。
一天放学后,8岁的女儿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同学不小心撕破了女儿最喜欢的童话书,她很生气,刚想要冲同学发火,却看见妈妈正站在同学身后冲她摇头。
女儿猛然想起妈妈曾经对她说过要宽厚待人。于是,她只说了一句“没关系”,接着自己找来胶带纸粘起书来。那位同学一看,也连忙过来帮忙,并且不停地道歉。
同学走后,妈妈笑着夸奖女儿说:“表现不错啊!你要记住,你用仁厚之心去好好对待别人,别人也一定会这样对待你的,这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对你的未来将会大有好处哦!”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赞扬也要注意方式,要就事论事。同时,父母也要提醒孩子摆正心态,仁厚要发自内心,不能抱有其他目的,更不能为了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表扬才去仁厚。
建议四:告诉孩子善待他人与自己的利益不冲突
孩子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自己宽厚待人了,那我的利益是不是也会随之减少呢?比如我宽厚地把本属于我的糖果分给了别人,但我却没有糖果了,那我的这种善待是不是就等于“亏待”了自己呢?父母此时应该帮助孩子解开这个心结,要让他知道,他不会因为善待别人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反而会让自己受到很多益处。
爸爸曾经教育10岁的蒋尧,要他学会仁厚待人。但蒋尧却说:“我仁厚了,他们得利,我不就吃亏了吗?”爸爸觉得非常有必要帮蒋尧改变这种想法。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