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或溺爱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比较冷漠,不懂得替别人着想。♀+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所以宽松和谐、管教有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此外,父母要想让孩子体察别人的感受,父母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热心肠的人,从关注孩子的需求开始,重视他心理健康的发展。
无私无我:给孩子一颗远离自私自利的心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中国)吕坤
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
——(中国)张蕴古
8岁的琪琪是家里的独生女,她非常小气,平时家里来了小朋友,她的玩具都不肯让别人玩,分给她的糖果饼干,即使她不爱吃也会自己放好,不肯送给别人。
有一次,琪琪的姨妈提了两盒糕点来琪琪家,一盒是送给琪琪妈妈的,另一盒是要送去给琪琪外婆的。从姨妈一进门,琪琪就开始“监控”那两盒糕点。当姨妈吃过饭,准备拿另一盒糕点去琪琪外婆家时,琪琪立即飞奔过来扯着糕点盒不肯松手。任父母怎么劝说,她都大哭大闹坚持不让姨妈拿走糕点。琪琪妈妈满脸尴尬地说:“唉!我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自私小气的孩子!”
后来,琪琪放学回家后常常闷闷不乐。妈妈向老师去了解情况,老师说琪琪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时,要求谁也不准动她的东西,否则不是去告老师就是和同学吵架。渐渐地,大家都不喜欢和琪琪一起玩,她渐渐地被同学们孤立了。
自私的孩子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给别人吃、玩具或学习用品不愿借给他人等明显的特点外,还具有占有欲强、极力保护自己的物品、时常抢夺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心胸狭窄、奉献精神差、斤斤计较、爱讲条件、孤僻多疑等特征。
孩子在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时,他的心理活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的众星捧月的态度,容易使孩子形成说一不二的性格,这样会助长他的独占欲,也会强化他的自我中心意识。
宠爱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会让他将自己局限于自我的狭小空间内,只知道享受和索取,变得情感冷漠、性格极端。♀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爱护他人、为他人付出。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的社会中立足,不至于被排斥和孤立。
培养建议
建议一:给孩子无条件的理智的爱
一个没有被父母无条件地爱过的孩子,是不会真正爱别人的,他往往自私而冷漠,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让孩子做到无私无我,父母首先要无条件地去理智地爱孩子,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并自然而然地去爱他人、为他人付出。
让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并不是要无条件地包容孩子犯错,而是无论他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亦不管自己对他的期望有多高,还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都要对孩子给予并表示爱。不因他表现不佳而厌恶,也不因他总让自己失望而不耐烦。
9岁的琳琳学习很好,妈妈也很注重她的成绩,为了督促琳琳努力,妈妈常说:“琳琳要加油哦,要是考不进前五名,妈妈可就不爱你了。”
有一次,琳琳考了第七名,站在家门口不敢进门。爸爸下班看到站在门口的女儿问:“琳琳站在这里做什么?为什么不回家?”她沉吟半天突然“哇”得一声哭了,说:“我没考进前五名。妈妈很可能已经不想要我了。”
常常听到有父母对孩子说:“你要乖,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再考这么点分,我就没你这个儿子!”类似于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只有自己做到某种程度,父母才会继续爱自己。如果孩子不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他就不会有安全感,更不能舒展自己的心灵去坦然地爱别人。
所以,父母应该肯定孩子的价值,并让他懂得无论如何父母都会一直爱他。这样,他在长大后,也会无条件地去帮助和关爱他人。当然,这种无条件的爱是理智的爱,而不是溺爱。
建议二:教孩子学会奉献
有谚语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是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帮助者是一种幸运,对助人者也是一件乐事。奉献,从来都不只是单方面的付出,当孩子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自己的心灵。
11岁的张纯从小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中,但她从不乱花钱。爸爸为她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并让她把每年的压岁钱存在里面,并常常半开玩笑地告诉她说:“这里面可是你以后上大学的钱。”
有一次,爸爸带她去参加捐资助学的慈善会,想不到张纯竟然把自己账户里的积攒多年的15000元钱都捐了出去。事后,爸爸问张纯:“你把钱都捐了,以后怎么上大学啊?”张纯以为自己真没有钱上大学了,但还是咬了咬唇说:“可是,山里的孩子已经连小学都念不了了。”爸爸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说:“女儿!你是好样的!”
有人说,一个心里只有自己的人是痛苦的,因为总会患得患失不易满足,而处处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奉献的人却是幸福,因为总会在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满足。所谓“得道者多助”,让孩子学会为他人付出,为他人做贡献,他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赏识和帮助。得与失,不是简单的加减法,一个勇于放下自我、奉献自己的人,注定能比自私的人得到更多的幸福。
建议三:正确纠正孩子的自私行为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自我意识较强,表现得过于自私时,要及时地帮他纠正。
首先,父母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要合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家庭是成员是平等的,消除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再者,还要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学会在享受时先想到长辈。如吃饭时要引导孩子将好吃的菜先夹给长辈,舒适的位置要让长辈坐。
另外,父母还要在生活中让孩子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自己洗手帕、整理书包,给父母倒茶水。让孩子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能让他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在关注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会了解到他人的需求,同时也会渐渐远离狭隘的自我中心,从而避免自私自利行为的产生。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