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四:教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
回收废旧物品是增加废旧物品的利用率,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勤俭,还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方法。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
李琳今年上初中3年级,她的卧室里除了床以外,几乎都是经过她改良的家具。衣柜和书架是用父母原来做生意时的货架改造的,电脑桌是写字桌改造的,就连她平时写毛笔字的大桌子也是两把椅子和一个木板拼成的,但是所有的家具根本看不出明显拼接和改装,因为外面都用漂亮的布和一些丝带装饰起来,显得很整齐。
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差,但是她执意不让妈妈买新的家具,她说:“有的用就很好了,并且看着我亲手改良的这些家具,有一种亲切感和成就感。”
李琳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高的节俭意识,听了她的话,不得不为她的勤俭而感动,相信这也离不开父母平时的教导。
父母完全可以教孩子像李琳那样,将乐趣加入到物品的二次改造当中来,哪怕孩子最终失败,但是起码能让他有一个节俭意识。比如,鼓励孩子动手用易拉罐做个漂亮的花篮,用旧丝带或旧花布装饰房间,用旧纸盒做个汽车模型等,这样还能让孩子在手工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
建议五:让孩子自己为浪费行为“买单”
孩子对于消费没有什么概念,往往是自己喜欢的就要很多,不喜欢的就丢掉一边,有些父母反映:“为此给孩子讲道理都磨破了嘴皮还是没什么用,孩子只会‘嗯,好’,可是事后又抛在脑后,下次依旧我行我素。♀”
其实,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为自己浪费行为负责,从而加强他的节俭意识。
8岁的华章和爸爸去吃烤面筋,到了饭桌上,爸爸还没有点,华章就要了十几串,爸爸知道他吃不了那么多,但是没有制止他,待儿子要完,爸爸只要了几串。华章问爸爸:“爸爸,你要那么少啊?”爸爸回答:“嗯,吃多少要多少。”不一会儿,服务员上烤面筋了,爸爸故意让服务员把儿子要的放在儿子那边,自己要的放在自己这边。
果然不出所料,儿子吃了几串就吃不动了,然后用求助地眼神对爸爸说:“爸爸,我吃不下了。”爸爸说:“不行,要都吃掉哦!不能浪费。”儿子撅了撅嘴,说:“你帮我吧!”爸爸继续说:“你自己负责,自己要的自己吃。”
儿子勉强又吃了两串。又过一会儿,儿子又说:“爸爸,我实在吃不下了。”这时,爸爸严肃而认真地说:“那怎么办啊?”儿子低下头,爸爸继续说:“下次可要量力而行啊!剩的这些也不能浪费,就由你负责打包带回家吧!”儿子欣然接受了。
让孩子为浪费行为“买单”,是要让孩子尝到浪费的后果,让孩子有节约意识。像华章的爸爸那样,让孩子吃自己要的串,吃不下时,让孩子亲手打包,相信华章下次不会这么铺张浪费了。♀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教育孩子,切忌打骂或严厉惩罚,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金玉良言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父母要从一点一滴给孩子树立榜样。除了在细节上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外,父母要少给孩子零花钱,给了孩子零花钱,父母也要指导孩子如何支配零花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防止他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坏毛病。
坚强不渝: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美国)爱因斯坦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德国)歌德
11岁的刘阳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就是遇到困难爱逃避,很难坚持到底。有一次刘阳被学校选中参加奥数培训,可是在培训过程中他却十分不认真,总是逃课。
爸爸知道后就问刘阳:“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刘阳说:“题好难,我觉得我不可能拿到名次,没必要努力。”爸爸气得骂了他一顿,说:“你不知道努力,遇到困难就退缩,一点都不坚强。”刘阳听了后该逃课还是逃课,一切照旧。
看到自己的责骂没有效果,爸爸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爸爸发现刘阳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什么都是自己给他准备好的,生活有家里照顾,功课不会有妈妈辅导,甚至连和小朋友发生纠纷都是自己去找老师给他解决的。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难怪遇到困难需要自己努力克服的时候会退缩逃避。
分析完自己的教育方式后,爸爸和刘阳深谈了一次。他没有举名人的例子,而是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对刘阳说:“一个人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因为有爸爸妈妈照顾你,所以你现在感觉不到。你只要等着,衣服就会洗好,饭菜就会端上来。你或许会觉得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不要付出努力,也不需要克服困难。这样吧,从明天开始,你来做饭和做家务,至少要坚持一个星期哦!”刘阳虽然无奈,但也答应了。
衣服用洗衣机洗不干净,妈妈要刘阳用手搓,他嫌麻烦。于是妈妈说:“那你只能穿脏衣服了。”刘阳不想穿脏衣服,于是只好自己用手搓了。买菜做饭也是如此,如果不把米和菜洗干净,就会牙碜。家里的地板如果不拖几遍就会很脏。刘阳这才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到底需要父母付出多少努力来维持。
一个星期后,刘阳写了很长的一封信给父母,感谢父母为他付出的心血,同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坚强是什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习惯引用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像是一些名人克服环境的困难最终成名,或者是一些媒体中报道的孤儿克服困境,努力学习。这些例子具有很强的励志性,但是教育孩子时用起来往往会让孩子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好遥远,难以落实。
其实,坚强往往来自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作业时遇到困难不放弃,多思考一下;跌倒了不哭,自己爬起来继续先前走;玩游戏输了依旧高高兴兴,不哭闹;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找准原因奋发向上……
这些事情是每个孩子生活中都会遇到的,让孩子做到这些也很简单。父母教育孩子坚强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就像刘阳的父亲,在教育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时没有讲一堆大道理,而是想到了从家务劳动入手,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中的困难,并学会去克服它。刘阳在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后,才明白学习中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于是,他端正了学习态度,坚强地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坚强的品德呢?
培养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接触坚强的同伴
孩子天生爱模仿,同伴的带动往往比父母老师的教导更为有效。如果父母让孩子和一些坚强、果敢的同伴玩耍,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变得坚强起来。
8岁的菲菲和同学玩游戏,一输了就哭,闹着不玩了,后来同学们都不爱和她玩。妈妈也很无奈,在放假时带菲菲去了乡下的外婆家散心。
菲菲的表哥小宇10岁了,是个胆大淘气的孩子。他带着菲菲和一群孩子一起捉迷藏、玩匪兵游戏、挖地瓜、捡土豆……一个假期过得相当愉快。等到菲菲回到学校,妈妈发现菲菲变了,不但不再闹情绪,还变得大方开朗起来,同学们又开始喜欢她了。
孩子需要榜样,需要同伴的带动。但是父母不要轻易地让孩子以xx为榜样,尤其不要说:“你看xx,人家多坚强。”这样说会诱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不能让孩子学会坚强,反而会让孩子变得叛逆和难于管教。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