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 第三十五章

作者 : 张振鹏

建议三:正向强化,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孩子常常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问题时,一定要从正面强化孩子对于事物正确的认知,从而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

有两位母亲在路上相遇,便攀谈起来。一位母亲领着自己七八岁女儿对另一位母亲说:“我女儿在家一点都不肯好好吃饭。鸡蛋不吃、肉不吃、青菜更是一口也不肯吃,整天就要吃零食。我和她爸都快要愁死了,真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面对妈妈的数落,女儿笑眯眯地瞅着妈妈,扯着妈妈的衣角表现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好像在挑衅地说:“不吃,就是不吃,你没有办法了吧!”

另一位母亲说:“唉,现在的孩子真是拿他们没办法。我家这个孩子,整天不睡午觉,怎么说都不肯听。还闹得一家人都睡不好。”孩子在一旁笑嘻嘻地说:“对,我就是不睡。”

两位母亲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的坏习惯,恰恰起到了负向强化的作用。这样的强化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不能够促使孩子向父母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反而会强化孩子的缺点。

要想让孩子发挥其所长,改正其缺点,父母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所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予赞扬,而发现孩子的缺点时要正面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并告诉他该如何改正。这样,孩子才能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改掉不好的习惯。

建议四:教孩子端正思想态度

要想让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首先要让他端正思想和态度,因为正确积极的思想态度是孩子修正缺点的基础。在积极正面的思维引导下,孩子一旦付诸于改正缺点的行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确的思想态度与父母在生活中的教育和培养是密不可分的。父母要注意多向孩子灌输正统的思想观念,尽量不要让他受到来自外界的消极负面思想的影响。正确的思想态度是孩子人生的基石,也是他行为规范的原则。

平时,父母要让孩子注意审视自己,时常自我反省,及时认识自己的缺点,并用心改正。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正确的认知,父母要及时引导,千万不要让缺点成为孩子人生之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才能让他有正确的认知呢?

假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却对父母说是小猫碰掉的。这时,父母可以假装对小猫说:“猫猫,花瓶是你打碎的吗?你不承认?像打碎一只花瓶这样的小事情没有必要对我撒谎吧,花瓶碎了再买一个就好了,可是撒谎却不是好习惯哦!”

这样,孩子就可以从父母对小猫的态度中知道自己得到了原谅,并能够明白花瓶碎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面对事情该用坦诚的态度,而不是撒谎。♀让孩子端正了态度,孩子就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知道如何约束自己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金玉良言

父母在对孩子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反省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端正了孩子的思想态度,让孩子知道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又能让孩子在是与非的对比中,知道如何改正缺点。这样,孩子就拥有了**思考的能力,可以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中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自主选择:教孩子把握好自己的选择权

人生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

——(英国)莫尔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国)孔子

一个小男孩5岁时,妈妈要他读幼儿园,但是他想读小学,于是妈妈把选择权给了他:“如果你能考上,就让你读。”在那个时候,小男孩第一次知道,一个5岁的小孩居然有选择的权利。他特别珍惜那个选择,于是我努力读书,结果真的考上了他想上的学校。

这个小男孩就是李开复。

如果妈妈没有因为孩子太小而不把选择权交给他。事实证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他就会珍惜这个权利,就会用好这个权利。今天的李开复也是在“听从内心的选择”,其实,这与他小时候的自主选择是分不开的。

每个孩子的手中都握着自己的未来,有迈向成功的潜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他们都有权利选择成功或者平庸,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能强迫他,每个孩子的未来都在自己的手中,就看他们自己如何选择了。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必须学会自主选择,从而积极有效地学习、生活、管理自己。进入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选择配偶、行业、公司……每一天面临的都是各式各样的选择。

父母无法为孩子安排一个美好的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观。父母只能教孩子如何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并按照自己的理想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学会在面对问题时作出自己的决断,而不是事事包办和代替,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自由发展。

培养建议

建议一: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很多父母不放权让孩子自主选择,就是因为对孩子没有信心,怕他会做错事,这也直接导致了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

这些父母对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从清晨起床、吃早餐,一直到上学、放学、写作业,凡是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替孩子包办了。从表面看,这似乎是父母关心孩子现,但实际上却会导致孩子产生依赖性,不会吃力自己的事情。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最希望的是得到父母的信赖,希望父母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进行自主选择,并希望父母能够从内心里真正支持他。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更大的前进动力。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忙着给彤彤做饭,6岁的彤彤自己在洗手池边洗手,突然看到了喷壶,就拿着喷壶跑到厨房,向妈妈说:“妈妈,给花浇水,花要喝水了。”

妈妈说:“好吧,彤彤去给花浇水吧!”

妈妈把饭做好后,出来一看,花的确是浇了,但水却撒满一地,妈妈说:“彤彤,现在地板上都是水了,该怎么办呢?”彤彤马上跑到了卫生间拖着拖布过来,仔细地擦起地板来,一边擦口中还一边念念有词地说:“要干干净净,干干净净。”

不一会儿,地板上的水就被擦干净了,妈妈高兴地说:“彤彤可真有办法。”彤彤也高兴地笑了。

父母要相信,孩子会对自己的事情作出相应的处理,而且这种处理事情的能力会在日常生活的锻炼中得到不断提高。父母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否则,长此以往父母会很感到累,而孩子也会丧失自主选择和负责任的能力。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问题,然而真正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问题或问题少的人,而是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人。父母如果信赖孩子,就会给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信心,这样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才会更加冷静从容地思考,并作出自己的选择。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最新章节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文阅读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