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第三十二章

作者 : 鲁鹏程

平日里,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鼓励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我们不要打击他,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要耐心地倾听,尽量尊重他的见解,这有助于他形成不依赖、不盲从的个性。

引导孩子从“别人说”转化为“我说”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不善于思考,很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是说:“爸爸说”、“妈妈说”、“老师说”……对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别人说”转化为“我说”、“我觉得”、“我的看法是”……让孩子懂得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凡事都依赖我们。

放手让孩子**思考、安排自己的事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潜在能力,我们给予孩子为自己做主的机会越多,他就越能学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他的积极性自然就会被调动起来。♀

所以,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要直接替他安排,不要总是把我们自己的看法强加在他身上,不要总是对他说一些诸如“你这样不行,必须听我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的话,而是用尊重的语气问他“你有什么看法”,听一听他的看法和见解。当我们放手让孩子思考、安排自己的事情,他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其实,但凡一个有思想的孩子,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独到见解,只是有时候,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相悖的时候。

对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就大胆说出来,只有说出来才能让大家知道你的看法,才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从而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尊重孩子的独到见解

对于孩子的独到见解,我们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听从他的见解,而是在尊重他的基础上,与他一起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把正确的道理和看法自然而然地传输给他,让他自己去思考。经过慎重的思考,孩子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事情了。

33.我一定要自己作出选择!——支持并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的确是这样,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而每一个选择往往会决定未来的道路,只有选择对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才有可能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成就。

然而,很多妈妈总是以孩子年龄小、经验不足为借口,不敢让他自己作出选择。

明轩10岁了,从小到大,他的所有事情都由妈妈来决定。每当明轩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总是无助地问周围人“怎么办”,同学们都开玩笑地叫他“怎么办先生”。

明轩之所以成为“怎么办先生”,是因为妈妈凡事都替他决定,从没有让他自己作出选择,从而让他形成了依赖的心理。可能有的妈妈会说:“我替他选择,也是为了他好,不然他要是选择错了,可是要吃大亏的。”

的确,孩子年龄小,经验不足,他作出的选择并不一定合适,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岂不是连如何选择都不会吗?孩子的未来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未来的路还需要他自己走,我们不能帮助他一辈子。

因此,我们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不要怕孩子选择错了,而是做孩子人生的向导,及时帮助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妈妈都会替孩子选择,或者否定他的选择,这样一来,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势必会导致他形成依赖心理,可能会因为不会作选择而错失很多机遇。

孩子是一个**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对于孩子有能力做好的事情,我们不要替他选择,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他。一开始,我们可以让孩子从选择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今天穿什么衣服、买哪本书、买什么样式的文具、周末去哪里玩、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去玩等等,这将会为孩子今后的自主选择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规定范围内选择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最新章节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文阅读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