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 第三十四章

作者 : 鲁鹏程

这就是我们长期帮着孩子做事带来的后果。友情提示这本书第一更新网站,百度请搜索+我们为孩子做得越多,他就会越依赖我们,也就不懂得遇到挫折的时候,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而只会在那里怨天尤人。

然而孩子又确实不能离开我们的帮助。一方面他生活经验少,许多事情完全靠他自己的确应付不来;同时,他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沮丧,从而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这时候,也需要我们给予他一些鼓励。

但是这个帮助不是说我们去替他做事情,不是做他的“拐杖”,而是给予他必要的指导,以一名“向导”的身份来帮助、引导孩子。这样,孩子不会走入歧途,他的消极心理也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而真正要想克服困难,则还是要靠他自己。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成为孩子的好“向导”,而不是“拐杖”呢?

让孩子做他自己的事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曾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由他自己做。”孩子能够自己做事情有许多好处,一方面可以锻炼他的自理能力,同时积累生活经验,使他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更加有办法去面对。更关键的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培养他的**意识,而不会一有点什么事情就想让我们帮忙。

当然,一开始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指导,也可以给他做几次示范。告诉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这些事情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等到孩子慢慢掌握了做这些事情的方法后,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了,而我们只是在一旁督促、指导一下他就可以了。

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

亮亮平时胆子很小,面对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尝试,而总会求着妈妈帮着他完成。为了鼓励亮亮自己去做事情,妈妈便经常对他说:“亮亮,遇到事情要勇敢去尝试,妈妈相信你会做得很好!”“大胆去试,只要你去做了就比让我帮你做强!”“做不好没关系,咱么可以再接再厉!”在妈妈这样反复地劝说下,亮亮慢慢地有了信心,开始自己去试着做一些事情了,也不总吵着让妈妈替他做了。

有些孩子面对事情缺乏尝试的勇气,总是很不自信,担心自己做不好,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

针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经常鼓励他,增加他的勇气,告诉他只有自己尝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使他在遇到事情时首先想到勇敢去面对、去尝试,而不要因为惧怕困难产生依赖心理。

换要“忍心”让孩子受挫折

很多时候,孩子在做一些事情遇到困难时,他还没有表现出来不高兴,我们反而开始替他担心了,担心孩子经受不住挫折,担心他受委屈。于是便会赶快过去帮助孩子渡过难关,而且还会不停地表扬道:“你真棒!”

其实,这么做反而会使孩子变成挫折面前的弱者。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忍心去让他经历一些挫折,而不要什么时候都想着搀扶他一下,只要我们在旁边做好辅助的工作,不要让孩子出现一些危险和悲观的情绪就可以了。

35.我也想体验一下挫折!——给孩子创设受挫的机会

在孩子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地给他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或者让他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以增加他抗挫折的能力。

有些妈妈可能会感到很奇怪:我们平时希望孩子总是顺顺利利、开开心心的,希望他少遇到困难,甚至是不会遇到困难,怎么可能故意给他制造困难呢?

其实,正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过得更好,才要给他一些困难,让他经历一些挫折。如果我们总是将孩子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事情替他做,伤害替他挡,那么当孩子自己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他就会不知所措,那他受到的伤害可能就会更大。而给他创造一些我们可控的困难,就是为了锻炼他应对挫折的能力,以便在他自己单独面对困难时知道如何去做。

冬冬在上次月考之中成绩很不错,老师特意在班里表扬了他。因为还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这下子可把他高兴坏了。可是妈妈也看出来了,自从上次取得好成绩之后,冬冬的学习状态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到家之后他会看很长时间的电视,经常是在妈妈的催促之下才关掉电视去写作业,而且写作业时也不认真了。

妈妈知道这都是那次好成绩造成的,现在他骄傲了,就想给他一个教训,于是就很少管他。很快,这次月考结束了,结果冬冬的成绩出现了很大的下滑,他也开始着急了。这时妈妈才对冬冬说:“你看看你两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对比一下就知道为什么成绩下降了,至于今后怎么做,你自己想想吧!”从那以后,冬冬对待学习更加认真了。

孩子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或者是很顺利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骄傲的情绪,如果这时我们对他好言相劝,很可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让他真切地体会一下骄傲的苦果,反而可能会更有教育效果。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最新章节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文阅读 | 孩子依赖性太强,妈妈怎么办?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