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第三章

作者 : 张振鹏

教子小贴士:

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父母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敞开心扉,父母也应该向孩子敞开心扉,把心里话告诉孩子,这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父母不用担心这样做会让孩子“看扁”自己,事实证明,真诚总能换来真诚,孩子会因此更加信任父母。

试着去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父母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就必然能把握孩子的行为意向,自然就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如果不能理解孩子,仅凭自己的感觉来教育孩子,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入地了解孩子呢?一位父亲有很好的教育体验,那就是——做孩子的好朋友。

这位父亲从儿子很小的时候起,就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

一次,儿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一种滑稽的企鹅舞,回家后迫不及待地表演给父亲母亲看。儿子先示范了一下,舞蹈确实很搞笑,然后,他请母亲与他一起跳企鹅舞。母亲不太乐意和儿子一起扮笨笨的企鹅,她觉得这样做太幼稚了。♀

可是,这位父亲不是这样想的,他想找一切机会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于是,他自告奋勇,学着儿子的样子跳了起来。他的舞姿不优美,但是儿子很开心。从那以后,凡是有类似的舞蹈或游戏,儿子就会邀请他。

父亲通过和儿子玩游戏,轻松地俘虏了孩子的内心,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一次,儿子放学回家后默默无语,一直涨红着脸。母亲问他到底怎么了,他就是不肯说话。后来,父亲下班了,得知情况后把儿子带到自己的屋里,关上门和他谈起心来。

原来,在放学的时候,幼儿园一个小女孩亲了他的脸颊一下。儿子不喜欢这个小女孩,但是因为被她亲了,很担心长大了要娶她当老婆。

听了儿子充满童真的话,父亲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他很快就理智地控制住了情绪。接着,他耐心地告诉儿子,那位小朋友是喜欢他,这和结婚扯不上关系,不用担心。儿子听了父亲的话,舒了一口气,蹦蹦跳跳地走了。

其实,这位父亲并没说太多,也没有做太多,只是把孩子当做了朋友,他真诚的态度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从而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可见,父母的心只有和孩子的心贴在一起,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事实证明,这样做并不有损父母的尊严,还会收获孩子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有位母亲在事业上很成功,工作起来雷厉风行,女儿遗传了她的急躁脾气,性格十分倔强。相反,女儿的父亲则是一位很有耐心的慈父。

自从父亲被派往外地工作后,这对母女在家经常起“战火”。那一天,在几次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母亲拿起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竹条,狠狠地抽了女儿的一顿。在“家法”的威慑下,女儿老实了一段时间,不敢再随便顶撞母亲了。

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母亲意外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原来,班主任老师发觉孩子最近有些闷闷不乐,不过,班主任在孩子的一篇名叫《我的爸爸和妈妈》的作文中发现了端倪。最后,老师建议母亲看看孩子的这篇作文。

这位母亲从女儿的书包里找到了这篇作文,她发现女儿满篇都是对爸爸的赞美,写到妈妈的那一段,气得她眼前一黑:“我妈妈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对我大喊大叫。前几天我做错了一件事,她毫不客气地请我吃了一顿‘竹笋炒肉’,当时快把我痛死了。还有,上个月我顶撞了她几句,结果她挥手就在我的脸上留下一片灿烂的‘枫叶’……这就是我的妈妈,爱唠叨、喜欢暴力的妈妈,像母老虎一样凶的妈妈。”

看完这篇作文,母亲感到很难过,没想到自己这么用心管孩子,最后竟落得个“母老虎”的恶名。不过,她没有一个劲地埋怨孩子,心想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她首先请教了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只是告诉她:试试吧,把孩子当朋友。

把孩子当朋友?她心里没底。不过,她还是决定试一试。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女儿做错事情时,她都尽量克制自己,不发脾气,试着从女儿的角度来考虑。几经努力,她和女儿之间的关系缓和了,有时,女儿还拉着母亲说些悄悄话,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事。不仅如此,女儿再也没有顶撞过她。

这时,母亲对老师的建议心悦诚服:原来,改变和孩子关系,是这么简单的事啊!以前总想着“以暴制暴”,却收效甚微,这下好了,她终于找到了和女儿交心的绝招,再也不用害怕自己管不住孩子了。

由这位母亲的经历就能知道,教育者的管教应该是基于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操之过急,想以压制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的。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孩子认同、接纳,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心。

所以,理解孩子,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就能得到孩子的认可,从而使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得到互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一次,一位母亲在看完女儿的作业后,愤怒地将本子扔给了孩子。因为她看到女儿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又多,她很生气。没想到,当孩子从地上捡起本子时,嘟囔着说:“妈妈,我是把本子递到您手上的。”

这句话让母亲感到吃惊,原来,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要尊重了。接着,她又想到自己整天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要懂礼貌,但在这件小事上,自己却没有做好榜样。想到这里,母亲感到很惭愧,她鼓了鼓劲,对孩子说了声“对不起”。

没想到,简短的一句话,竟然起到了“魔法”般的作用,女儿先是一副很惊讶的表情,接着问道:“妈妈,您在向我道歉吗?”当得到母亲肯定的回答后,她大声说道:“您真是个好妈妈!我爱您!”从那以后,女儿的作业总是工工整整的,再也不潦草了。

一个个事例表明,父母只有平等地看待孩子,孩子才会回馈给父母尊重。那些把孩子看做附属物的父母,只想通过管教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所以,作为父母,要试着去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着放纵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是用一种深入孩子内心的方式来关怀孩子,爱护孩子,是为了更早更准地发现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防患于未然。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最新章节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文阅读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