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第五十六章

作者 : 张振鹏

蔡志忠先生尊重女儿的选择,以4000元钱为代价,换回的是女儿幸福的童年以及女儿**自主的个性。寻找网站,请百度搜索+

可见,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就是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遇事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应该尊重、理解,并鼓励他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对孩子课余活动的安排,父母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意见有分歧,则应该在协商的基础上解决。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总是忽视他的想法,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孩子可能会变得越发倔强、叛逆,很难交流沟通。

尊重孩子的选择,作为父母,只好“委屈”自己的兴趣去迎合孩子的兴趣,从根本上说,是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格。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在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兴趣点和特点,所以,当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奋斗目标时,父母对此应该有宽容的胸怀。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那么,孩子就会具备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会有一种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责任感,这对孩子一生来说都很重要。♀

哈佛大学神学院录取了一个看起来十分奇怪的学生。他不仅仅多才多艺,而且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他的理科成绩几乎满分,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已经可以直接进纽约交响乐团了,被朱利亚音乐学院录取。无论是读麻省理工学院,还是学音乐,他将来都不用为工作发愁,而在神学院毕业后,他很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为什么他要进神学院呢?很多教授都感到诧异。听听他的回答吧,他说:“我还年轻,工作并不是主要的,可以慢慢来。可是,信仰的问题,神是什么?人何以才能超越?这些是我的人生的功课,这些功课如果不做,我活着一天都得不到安宁。我读书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我的人生。”

这名学生曾经建议哈佛的学生们最好每天问自己一个相同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他认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不明白做事的目的,就很难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所以,不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就看不到学习的必要性,就永远也不会具有学习的强大动力。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正是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很有限,所以要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找到人生的意义,这很重要。如果不能真正认识自己,是注定走不了多远的。

兴趣对一个人很重要,对孩子尤其重要。父母在为孩子作决定时,如果父母的兴趣与孩子的兴趣相一致,以后的事进行得就会很顺利。但父母往往与孩子的兴趣并不一致,这就需要你自己决定,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还是强迫孩子屈从于你的兴趣。这一点十分重要。

很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应该听父母的,因为父母的人生经验毕竟比孩子更丰富。可是,父母应该明白一点,你的决定如果违背了孩子的意愿,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往往是既不会达到自己的目标,又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如果你想做有智慧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教子小贴士:

父母要知道,如果不论什么事,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只有遵从的份,那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然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不要再做习惯于指挥、命令孩子的家长了。也许你始终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但是,你能为孩子安排好一生吗?如果不能,那就让孩子培养自己事情自己决定的能力吧!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父母一定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他的事情,切不可替孩子包办。如果父母有自己的想法或建设性的意见,也应该通过协商的方式,把自己对事、对人的看法提出来供孩子参考,让孩子权衡利弊后再作出选择,也就是说,最后选择的权利应该赋予孩子。

附:父母不该说的类似的话

父母往往认为自己懂得很多,又是长辈,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威严”,于是,就刻意地去树立自己的“威严”、“威信”!结果,方法不当,孩子并不买账,所以最终不能树立真正的威信,导致与孩子的沟通产生障碍。父母要知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把这句话落实在教育孩子的实际行动中,就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不要再以气势服人了,所以下面的话就别说了:

“你还顶嘴?”

“去做作业!”

“这次没考好,不许玩了!”

“不许用左手!”

“我批评你是对的,不许犟嘴!”

“不准动热水瓶。”

“不许看电视!”

“住口!”

“今后绝对不许吵架!”

“看电视不许说话!”

“不许整天嘀嘀咕咕!”

“再闹着买,不要你了!”

“你敢再摔一次?”

“连父母说的话都不听吗?”

“你懂什么?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你本来就应该这么做!”

“按我说的做!”

……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最新章节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文阅读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