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第五十五章

作者 : 张振鹏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出现与父母意见不相同的情形,这时,孩子都会希望父母能够尊重他的意见,因为,毕竟许多事情都需要靠孩子付出努力才能够实现。♀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以家长的威严来压制孩子,那么,即使孩子口头上同意了,在内心深处也无法产生努力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肯定会感觉很不舒服,甚至感觉那简直就是受罪,他还怎么可能与父母和睦相处呢?

所以,父母应该把孩子的事交给他自己去处理,父母只能把自己的意见通过建议或者商量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以帮助孩子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问题,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教子小贴士:

现在,很多孩子与父母是对抗的,那么,怎样实现与孩子的沟通呢?对此,卢勤认为,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主要的方法是——学会商量。她说:“我是一个儿子的母亲。从儿子的成长中,我体会到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与父母及他人沟通。”

孩子是一个**的人,有他的**世界,这个世界蕴藏着非常大的潜能。潜能的开发,要靠他个人努力,更要靠父母的尊重、赏识与肯定。父母要平等地面对他,真正地尊重他,凡事都应该与孩子商量一下,这样,孩子才有可能以自己成长的成功来回报父母。

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大多数父母都以为孩子的事必须由父母去决定,强迫孩子一定要听从安排。这样,孩子就不会有自主权,也没有做事的主动性,很可能会因为某些不得不去做的事而去应付差使。结果,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养成松散的习惯,甚至可能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出现孩子反抗的局面。

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在家里,孩子只是父母的附庸,没有任何**性可言,不尊重孩子,孩子更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实际上,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好的。父母应该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贾涛要升入高二年级了,即将面临选择文理科,他在文科方面比较出色,在理科方面却显得平平。此外,贾涛十分喜欢语文这门课程,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能考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以后去弘扬中华文化。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生非常有指导意义。

可是,贾涛的爸爸却认为他在理科方面有潜力可挖,希望他能考上建筑学院,当个出色的建筑师。这天,父子俩就为选择文科班还是理科班的问题出现了一场大争论。

贾涛对爸爸说:“我希望学文科,重点学习语文这门课,为考北京大学做好准备。”

爸爸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现在还有谁喜欢语文呀,语文不用学就能考高分。我觉得你在理科方面有潜力,再说,以后出来找工作,还是理科比较好一些。在大学学中文也没什么意思,你最好按照我的话来做。”

贾涛对爸爸反驳道:“我最清楚自己的情况了,学习文科我会更加有信心,学习理科我有时还是有点吃力的。你要尊重我的选择!”

爸爸觉得和儿子说不通,开始有点火了:“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不要和我在这里争辩,知道吗?”

贾涛看着父亲一副强硬的样子,生气地走了,谈话也就不欢而散了。

现实生活中,像贾涛的爸爸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这些父母常常持有这样的态度:“你是孩子,你懂什么?让我来教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父母常常低估了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能力,以为自己总比孩子高出一筹。

事实上,有的孩子思路很开阔,常常对事物有着惊人的理解和洞察力,有时甚至会说出一些比成人还高明很多的见解。只可惜父母并没用心去思考孩子的意见,不想接纳孩子的认识有比自己高的事实。另外,父母在迫使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大大打击了孩子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父母应该知道,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他形成**自主的个性,必须让孩子从小养成积极表达意见、自主决定事情的能力。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当他跌倒时,让他自己爬起来;当他选择爱好时,让他自己决定;当他选择朋友时,也要给他自己判断的权利。这样一来,他很快就会建立起**的性格,并能将潜能慢慢地发挥出来。

蔡志忠先生是著名漫画家,在教育孩子上,他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

有一次,孩子的妈妈去法国了,蔡志忠先生负责送孩子上钢琴课。车到达目的地前,女儿却说:“我不喜欢弹钢琴,我想学的是吹笛子。”蔡志忠先生听了,竟然毫不犹豫,立刻把车调回头,一路开回家。孩子很不安地问道:“可是妈妈刚交了4000元的学费,怎么办呢?”蔡志忠先生回答说:“那只好算了。”

对此,蔡志忠先生说:“4000元对我来说,虽然不算多,可是也不算少。但我认为钱可以再赚,或者节省一些,少买一两套衣服,少吃几顿大餐。但是孩子的自由是用钱买不到的,童年也是不会重来的,强迫孩子学习所不喜欢的项目,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蔡志忠先生认为,教育孩子首先就要顺其自然。父母不要去为孩子安排未来。未来的路怎样走,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在他开放式教育培养下,女儿从小就非常有主见,她知道自己做主是最幸福的。15岁那年,女儿就独自闯世界了,虽然有些国家的语言不通,但是她还是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11`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最新章节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文阅读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