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姿态,听听孩子的真心话
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的管道,水才有可能在中间来回顺畅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也就不可能平衡了。♀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上也一样适用。
有一天,儿子成成回家晚了,成成进门之后,妈妈帮他拿下肩上的书包,告诉孩子自己特意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饭。妈妈微笑着告诉成成,自己刚才在窗口望了很多次,一直盼着成成回来,很担心他。听到妈妈这么说,成成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去同学家玩了,一高兴忘了时间。妈妈说:“好儿子,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但妈妈很担心你,路上车多人多,万一遇到什么问题你一个人怎么办?以后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最好先打电话回来说一下。”成成高兴地亲了一下妈妈,说:“妈妈,你真好,以后我再也不犯错误了!”
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的管道,水才有可能在中间来回顺畅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也就不可能平衡了。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上也一样适用。
在教育孩子时,大人们总是习惯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发生碰撞时,家长总会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家长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是**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希望家长能够给他们尊重和平等。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自己交流,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扉,与父母坦诚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家长降低姿态蹲下来,在平等的高度上和孩子说话,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能感受到平等和亲切,从而实现家庭中的有效沟通。
案例中的成成妈妈就是一个很懂得和孩子交流的家长,她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说话,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坦诚和尊重,从而顺利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专家支招
圣诞节的晚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参加圣诞派对。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地领儿子到各个地方。但儿子不一会就哭了起来,后来干脆坐到地上哭闹,把鞋子都踢掉了。母亲气愤地把儿子从地上拖起来,蹲下来给他穿鞋子。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和大腿,而不是自己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因为站的高度不一样,感受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差距很大。
一般情况下,家长都比孩子要高,跟孩子讲话时,孩子需要抬着头,因此家长站着和孩子说话,很容易在无意中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对此,家长要改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蹲来与孩子讲话,可以直视他们的眼睛,大人和孩子的心会更贴近。蹲下来之后,祖辈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孩子能看清家长的面部表情,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喜怒哀乐,孩子才会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你。
蹲下来跟孩子讲话,也是在传达一个信息:爷爷女乃女乃尊重你的人格,愿意跟你协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感,对事情本身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这个行为不仅是缩短了几十厘米的距离,更是两代人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融。
“蹲下来”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蹲下来,还指站在同一个心理高度上,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用认真而亲切的态度,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的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从他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作恰当的引导和处理。
那么怎样才能降低姿态,听到孩子的心里话呢?
首先,在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用语。很多家长与孩子说话的时候都爱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应该说话委婉一些,用“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鼓励和启示性的词语,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感情。
爷爷女乃女乃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也不要以责备、教训的口吻同孩子说话;更不要总是以为自己是长辈,就“死要面子活受罪”。爷爷女乃女乃更应该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朋友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敞开心扉进行沟通交流。♀
无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听起来多么没有道理,爷爷女乃女乃也要学会耐心倾听,让孩子尽情倾诉。爷爷女乃女乃还应该多问一些为什么,比如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孩子为什么不赞同父母的看法等等。这样爷爷女乃女乃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才会越来越通畅。
很多爷爷女乃女乃都习惯用教条式的长篇独白,一开始就是:“当我和你一样年纪的时候。”这些话往往很快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在说教面前,孩子往往是缄默不语,无法接受。类似“等你成家有了孩子后就明白了”这样口头禅也不会有太大效果。爷爷女乃女乃应该用现实的语言举出具体的理由,说明你的主张。如:不赞成孩子去出席某次舞会,不必提到许多未来的事情,只需具体说明,如:“你年龄太小,没人照看你,怕你出事。”
爷爷女乃女乃还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给孩子真正平等的地位。在讨论一般的普通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政”一下,让他感受他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觉得爷爷女乃女乃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总之,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能够有效地增强孩子的**意识。只有蹲下来,父母才能平视孩子,才能获得和孩子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真正明白孩子心中所要说的真心话。
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看法、见解和心事越来越多,倾诉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倾诉,给孩子认可和接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小伟在学校手工课上做了一个漂亮的小手工玩具,老师同学都夸他是个肯动脑筋的能手。放学回来之后,小伟兴冲冲地从书包里掏出手工玩具,想要给女乃女乃看。可女乃女乃正在客厅看电视,小伟喊了几遍才听见,知道小伟是想给自己看玩具,女乃女乃头都没回,漫不经心地说“挺好的挺好的。”接着看电视。小伟一下子不高兴了,“啪”地一下把玩具扔在地上,跑到屋子哭了起来。女乃女乃见小伟哭了,感到莫名其妙。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希望自己说话的时候别人能够认真听,自己做的事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认可。四五岁的孩子就知道强调:“妈妈,你听我说……”这时候孩子其实是在向你倾诉,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和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看法、见解和心事越来越多,倾诉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家长要认真对待孩子的倾诉,给孩子认可和接纳,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表达能力比较差,在说自己的想法、需求和见解时,经常会语无伦次。孩子的思维也不具备条理性,因此家长不太容易了解孩子的意图,甚至会不耐烦。如果经常以这种态度对待孩子的倾诉,就会产生反作用,让孩子产生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
案例中的女乃女乃只顾着看电视剧,忽视了小伟所说的话。而小伟自己呢,只不过是想通过和女乃女乃说话,让女乃女乃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几句夸赞罢了。
专家支招
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必不可缺的条件,爷爷女乃女乃要通过听孩子讲话,鼓励孩子开口说话,从而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也让爷孙两代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聪明的爷爷女乃女乃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听者。
爷爷女乃女乃要表现出你在全神贯注地耐心地听,不管孩子讲的是什么,爷爷女乃女乃都要表示出喜欢,并从语气、眼神和心态上给予孩子暗示,让孩子知道你是感兴趣的。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其实是对孩子巨大的鼓励。
孩子在发表观点时,如果说的是正确的,爷爷女乃女乃一定要给予赞扬和肯定,如果有不对的观点和见解,要用合适的方式启发孩子,切忌粗暴地斥责和不耐烦地敷衍。
爷爷女乃女乃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出他不愿意讲的事,鼓励孩子用心去和自己交流,这样爷爷女乃女乃能够给孩子建起一个心理疏导和发泄的通道,让孩子把心理的不快和抑郁都发泄出来,帮助孩子的内心世界达到平衡与和谐。
每次孩子讲话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东西,要不就是不停地忙这忙那。这种“忙碌”常常会给孩子的语言表达带来障碍,也容易让孩子因被忽视而产生自卑心理。
倾听会使孩子从小学会用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让孩子觉得自己如此重要。孩子从家长全神贯注的倾听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自信,体味到人的尊严,感受到被倾听的幸福。♀当爷爷女乃女乃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听者时,他也就具备了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朋友的条件。
倾听孩子说话,做出倾听的姿势很重要。首先一定要与孩子平视,身体可稍稍向前倾,表示对孩子的谈话有兴趣。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制造“墙壁”,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着书等。另外还要用眼睛“听”,即睁大眼睛看着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神来表示自己倾听时的愉悦心情。
讲话中最让孩子扫兴的就是“我早就知道了”。很多时候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早知道了。别烦我!”这样孩子肯定会不开心。因此这样的话一定要避免。
告诉孩子你在全神贯注地听,最有效地方法就是给孩子赞美,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在认真听。很多家长听孩子说话时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样肯定会令孩子十分失望。爷爷女乃女乃可以保持微笑,时不时做出吃惊的样子。很多孩子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情,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样证明他的话很有“威力”。
另外,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诸如“真好!”“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我简直不敢相信!”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爷爷女乃女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孩子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和尊重,但这种心理渴望往往难以明白无误地向大人们表示,于是他们采用那些较为“隐讳”的手段。对爷爷女乃女乃来说,悟出其“言外之意”,听出其“弦外之音”,识别出其“真情实意”,是非常重要的。
早上青青起床之后就自己笨手笨脚地去洗脸,爷爷站在一边拿着毛巾等着给青青擦脸,青青回头一看,马上着急地地喊:“不要爷爷,不要爷爷!”爷爷有些莫名其妙,垂头丧气地说好吧好吧,让女乃女乃帮你擦吧。女乃女乃一边给青青擦脸一边小声地唱“这是小眼睛、这是小鼻子、小嘴巴、小耳朵”,青青俏皮地伸着脖子让女乃女乃擦,脸上美滋滋的。
一会爷爷女乃女乃带青青下楼去幼儿园,刚走进电梯,青青就凑到电梯门的一侧,对着按钮,踮起小脚,大声地对爷爷说:“爷爷看我长高了!”爷爷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就没搭理她,想伸手去按按钮。青青一见这情景,急得一边跺脚,一边拉开嗓门哭出声来,女乃女乃赶紧跟老伴说:“让青青按吧!”女乃女乃把青青抱起来,让青青正好够到1层的按钮,只见青青摇晃着身子,右手高高抬起来吃力地按了下去,还迅速地接着按了关门的按钮,青青转过头来,对着爷爷女乃女乃开心地笑了。
爷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太粗心,没有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很多孩子在几岁的时候都是有要求不知道怎么说,有想法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这就要求爷爷女乃女乃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肢体语言、语言、动作,揣摩孩子的心理,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优秀的家长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首先是做有效的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听懂孩子的真实意思。然后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说的是不是有道理。最后会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议。
很多孩子平时乖巧又懂事,但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随大人出外聚餐的时候却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吵闹,一反常态。仔细分析一下,这种行为有别于一些孩子每每见到人多时的瞎胡闹、乱起哄,常常是某些孩子对自己不受关注的反抗。潜台词可能是:你们大家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很多孩子都会采用自我表现等积极的方式来引起大人的关注,他们希望大人们对自己的作为做出认可和称赞,从中获取宝贵的自尊和自信。他们之所以做出一些在大人们看来异常怪异的举动,其实只是想利用消极、隐蔽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要,目的是告诉大人们自己不想受到冷落。
孩子渴望受到大人的关注和尊重,但这种心理渴望往往难以明白无误地向大人们表示,于是他们采用那些较为“隐讳”的手段。对爷爷女乃女乃来说,悟出其“言外之意”,听出其“弦外之音”,识别出其“真情实意”,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爷爷女乃女乃首先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这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
只有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真正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赢得与孩子的真诚交流。读懂了“弦外之音”,爷爷女乃女乃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专家支招
怎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呢?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可以为爷爷女乃女乃教育孩子做参考。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向爷爷女乃女乃诉说时,父母要安静、专心地倾听,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话进行评判,更不能打瞌睡。爷爷女乃女乃没必要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只接受他的感受就可以了。例如,孩子告诉父母他对小伙伴的行为有多生气多愤怒,爷爷女乃女乃倾听并适当给予引导就可以了,不能允许孩子通过嘲弄或打人来表达他的个人感情。
向孩子显示你正在认真地听他讲话
当孩子开口向父母讲话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他,用目光接触来和孩子交流,并仔细地听孩子到底要表达什么。同时还要通过点头或不时地“嗯……,是的……”等来显示自己对他的关注和重视。
告诉孩子你所听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爷爷女乃女乃可以提炼要点,不时地总结、重述或复述孩子的讲话内容,包括他的感受和导致这种感受产生的情境原因。孩子讲话仅仅得到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爷爷女乃女乃用语言对他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作出全面具体的反应。
对孩子的感受进行确认
在仔细听取孩子的诉说并观察他的面部表情后,爷爷女乃女乃要试着对他的感受进行猜测和确认,多测几次也无妨。讲话时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不能颐指气使,要保持冷静,且语速要缓慢。当猜测不正确时,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纠正。
总之,只有当爷爷女乃女乃真正听懂了孩子的弦外之音,理解孩子的表达时,才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细心地观察孩子
要想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然后才能了解孩子,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古代孟母之所以三迁,正是观察了解到环境对孟柯的成长有不利影响后才三次择居的。
一位年轻妈妈的自述:
我的孩子只有两个月的时候就对滴滴答答的钟表声感到好奇了,每当钟表声响起的时候,他就显得非常兴奋,于是,我和爱人每天训练他哪是钟表,哪是电灯。三天以后,再问钟表在哪,他马上就往钟表那里看,我们非常高兴。以后,我们又训练他识别其他的物体,很快他都知道了,还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出来。孩子9个月的时候,每天晚上我们都把女乃瓶放在窗台上。一天半夜,我睁开眼睛,偷偷地瞅着孩子和女乃瓶,不一会小家伙哼哼叽叽地爬起来,拿起女乃瓶来自己躺在床上,嘴里一边哼着谁也听不懂的“话”喝起水来,我看后真是高兴,连忙推醒爱人观察孩子的动作,喝完之后,还自己把瓶子放回原处。我们都高兴坏了,孩子之所以进步这么快,就是因为我们开始观察到了他对钟表的好奇吧。
孩子从出生就已经每天都在改变和塑造自己了,每一天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都能给家长一个惊喜的发现。能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对孩子的不失时机的教育至关重要,教育要有效,那就得了解孩子,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孩子。细心的观察是良好教育方法的开始,观察能发现问题,能使你每天看到孩子的进步,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谁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子成龙、女成凤”,于是不少家长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培养孩子,甚至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孩子。如爱好足球的父亲强迫孩子去练足球,爱好音乐的母亲便硬要孩子去练钢琴。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
要想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然后才能了解孩子,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古代孟母之所以三迁,正是观察了解到环境对孟柯的成长有不利影响后才三次择居的。
爷爷女乃女乃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孩子,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爷爷女乃女乃阅历很丰富,能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易于发现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观察孩子情绪上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了,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爷爷女乃女乃需要观察的领域就越来越多。要想更好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必须从基础做起,细心地观察孩子。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特别注意。对孩子的语言、情趣、行动等进行观察,可分析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掌握其心理活动,针对孩子出现的心理偏差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专家支招
爷爷女乃女乃的知识面和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成长不断提升。比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动作。当宝宝把女乃头或女乃瓶推开,将头转一边,多半是吃饱了。宝宝玩着玩着,眼光变得发散,对于外界的的反应也不再专注,还时不时地打哈欠,这就表示他困了。如果孩子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目光发呆,这是明显的内急反应,得赶紧带他去厕所了。宝宝大了后,爷爷女乃女乃就要开始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爱好情趣等等,到了青春期,更是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异常举止。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爷爷女乃女乃观察到之后,还要善于控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掌握,不要给孩子太多零花钱,做到控制而不放纵。再次要勤于沟通,善于沟通,不要居高临下,要平等交流。最后还需要耐心,切忌急躁。
爷爷女乃女乃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要及时加以纠正。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发出声音、站立的姿势不正确等等,看到这些行为,爷爷女乃女乃要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并且及时给予纠正。这些点点滴滴的悉心观察和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督教,都是孩子成材的基础。
中医看诊有四法,即“望”、“闻”、“问”、“切”。观察孩子也要如此,做到全面、深入、细微。
爷爷女乃女乃要有意识地向孩子提问,听孩子谈论;可听孩子与别人对话活着在闲聊中通过孩子的零言碎语来观察孩子。
可看孩子平时都是和哪些孩子进行人际交往,看孩子喜欢看什么书和电视剧;看孩子平时都玩什么;穿着打扮是什么样的;看孩子的情绪是否异样,注意力有多强;还可看孩子在不同场合的仪态和表现等。
爷爷女乃女乃可以对孩子一系列自然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也可以设计具体的情景去观察孩子。总之,爷爷女乃女乃通过观察孩子,及时掌握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才能正确分析研究孩子的状态,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
多给孩子说说父母的故事
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这段时间父母的爱缺席了,即使后来弥补,双方的关系就算再融洽也都会有点陌生感,甚至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在父母家里也会觉得孩子和爷爷女乃女乃亲近,自己是个外人。
晨晨不到一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出国深造了,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女乃女乃生活。爸爸妈妈在国外,一年最多回来两个星期,即使回来也是匆匆忙忙就走了。晨晨平时能说会道的,什么神舟七号、奥运会、f1,和爷爷女乃女乃说起来的时候眉飞色舞的。可每周末爸爸妈妈打来越洋电话的时候,晨晨却完全成了“小哑巴”,或者就只会说“喂,你好,再见”就再也不吭声了。每次女乃女乃都在一旁焦急地提示晨晨:“告诉爸爸妈妈昨天在儿童乐园看到了什么,老师为什么发给你大奖状呀,你这几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吗?”可再怎么提示,晨晨还是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常常是电话那头的爸爸妈妈问他一句,他就含含糊糊地答一句,不到一分钟就没词了。
“我和爱人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想把孩子送到她女乃女乃家,可又担心和孩子分开太久孩子和我们不亲了。”6岁女孩彤彤的妈妈刘女士说,这一段时间以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她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其实很多年轻的家长都有这个担忧,害怕孩子和爷爷女乃女乃在一起时间长了,对自己生疏了,到时候想弥补都弥补不了。
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这段时间父母的爱缺席了,即使后来弥补,双方的关系就算再融洽也都会有点陌生感,甚至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在父母家里也会觉得孩子和爷爷女乃女乃亲近,自己是个外人。
专家支招
隔代教育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亲子之间因空间距离而产生了心理距离。早期的亲子关系很重要。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来说,早期是亲子之间建立亲密感的最佳时期。孩子正处在最幼小无助的时期,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完全来自其照料者,此时谁给予孩子最多的关爱,谁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在完全的隔代教育中,父母很难成为孩子的“第一位”,如果情况没有及时改善,孩子将在日后与父母的相处中依然处处有所保留。
那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防患于未然呢?
爷爷女乃女乃平时要多给孩子讲讲父母的故事,包括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让孩子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激发孩子对父母的好奇与尊敬,以便以后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与亲近。
年轻父母也不能松懈,要争取多找机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孩子听了爷爷女乃女乃的话可能会去询问父母,以确认事情的真实性。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多多配合爷爷女乃女乃原来讲的话,给孩子良好的印象。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