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会如此?!这……”张彩拿着手中的信笺,有些不敢置信,虽然他已经对严峻的形势早有判断,却没有想到,事情竟真得变得如此棘手。♀
“没错,这就从仁寿宫里得到的!现在看来,皇上大婚多年仍未有子,天下臣民对皇上治道又多怀怨怼,故此多有借口立宗室子以作储备,却实是盼望早立新君,原本这些人的闹腾,某家并没有看在眼里,然而却没想到,如今竟连太后也……这就是太后密谕宗人府呈进的皇家玉牒,显然是为选立宗室做准备的,上面画红的,都是太后意动的人选。若是太后执意如此,那么……我们会很被动!”刘瑾原本有些颓废的眼神儿,瞬间变得有些阴翳。
“这……当今圣上无论怎么说,都是太后亲出,先皇与当今又是两代单传,若是另立新君,岂不是连先皇的宗祠都要绝了?!太后怎么会出此下策?!”张彩万万没有想到,首先发难的人,竟然是他从没有考虑过的皇太后?虽然张彩早就知道,皇太后和皇帝母子不合,可是毕竟血浓于水,虎毒尚且不食子,那张太后又不似有武则天那般的野心,怎么会……要知道这弘治皇帝跟张太后的关系,并不比其他的皇帝,弘治皇帝的一生,仅有张太后这一个女人,他们之间也只有一个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儿子是两夫妻爱的见证,甚至爱的结晶都不为过,这样一个家庭,虽然说是在紫禁城内,可是却与一般民间的小家庭又有什么区别?在张彩心中,这应该是个父慈子孝,无比和谐,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帝王家庭,所以当张彩得知,竟然是张太后从背后捅了朱厚照一刀,即便张彩智比诸葛,也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
“哼哼!血浓于水?!恐怕事情就是坏在这血浓于水上,廷芳,你大概不知道,在宫里可一直流传着一件秘闻,原本这件事一直被那老王岳给掩着,自从他出宫之后,这件事倒有些零星地传出来了……”刘瑾说到这儿,向着书房外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据说,当今,根本不是太后所出!”
“什么?!”张彩瞪大了眼睛……
刘瑾并不管张彩的目瞪口呆,而是自顾自地开始述说,他这些年来,从故纸堆中,从宫中仅有的老人口里,从锦衣卫的密档中发掘出来的只字片语,再结合朱厚照与张太后“母子俩”的奇怪表现,刘瑾有些隐隐地把握住了整个事情的脉络了:“这件事还要从先帝时的一桩荒唐的案子说起,当时锦衣卫的人,在东郊的农村捕获了一个自称为皇亲岳丈,自称是皇太子朱厚照外祖父的老疯子,这个老疯子名叫郑旺,这老疯子郑旺只是一个贫穷的军籍人家,曾经有一个女儿,却不知所踪。♀因为他整日里说这些大不敬的话,才被人报了官,并交由锦衣卫秘密处理。当时处理这件事的人,正是前任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然而,锦衣卫的密档中,却无法找到这件案子最后的处理结果,那个叫做郑旺的老疯子,仿佛突然人间蒸发一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连锦衣卫中的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后来,某家又从宫中知道了这样一件蹊跷事,与郑旺的案子,几乎在同一时间,宫中有一个名叫刘林的太监被赐死了,若是说在其他朝,宫里死个把宫女太监,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然而先帝爷性子素来平和,为人宽厚,在先帝当朝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处死过宫中之人,为什么偏偏这个刘林,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被赐死呢?
“某家起了这个疑心之后,再查那刘林的籍贯,发现他竟然跟那老疯子郑旺是同乡!某家之后再遍查宫中名册,竟又发现了一个名叫郑金莲的都人,负责太皇太后寝宫,也就是现在的仁寿宫的洒扫,她也是从郑旺所在的那个村子入宫,并且更加巧合的是,这个低等的宫女,竟然也在那一段时间,不知所踪!有一件事情,那可能是巧合,那么再有第二件,第三件,某家想,那便可能不是巧合了。于是某家便猜那老疯子郑旺所说并不是疯话,而是事实真相!”这一刻的刘瑾,仿佛被江户川柯南给射了一针一般,把这样一件藏在故纸堆中的秘辛,给分析的头头是道,然而这一番话却让一旁的张彩后背冷汗涔涔,头皮发炸。
刘瑾看了张彩一眼,继续说道:“若是那郑旺果真是捏造妖言,冒认皇亲,自应处斩;都人郑金莲如果事实上未被御幸过,竟敢冒称生育了太子,当然也是死罪,这样简单的案子,也没有必要避讳,为何宫里宫外却没有只字片语记录这两人的下落?!而那太监刘林,本没有犯什么错误,却这么无缘无故被赐死了,若说这其中没有什么内情,那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所以,某家怀疑,太后可能跟成化朝的万贵妃一样,没有了生育能力,于是太皇太后为了祖宗社稷着想,让先帝爷临幸了都人郑金莲,郑金莲的肚子很争气,很快便怀上了皇子,知道这件事之后,张太后并没有像万贵妃一样,毒杀了郑金莲,而是默默地认了这个现实,而把郑金莲怀的皇子,假作是自己所出……若事情真是如此,那么一切便顺理成章!”
刘瑾口中所说的万贵妃,正是成化朝的万贞儿,这个万贞儿也很传奇,万贞儿入宫之时,也跟那郑金莲一样,只是个最低等的宫女,在成化帝朱见深两岁被立为太子时,便被安排照顾太子起居。后来成化帝的父亲,也就是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
当年正统皇帝偏信宦官王振,轻率统军亲征蒙古瓦剌也先,大败被俘,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称帝,年号景泰,初期仍以见深为皇太子。
但是叔侄而非父子,当然是一桩很别扭的不正常组合。
不久之后,景泰便废除了朱见深皇太子的地位,降为沂王,改立自己亲生儿子见济为皇太子。
作为废太子的朱见深便处在一种非常尴尬而且危险的境遇之中,随时会有人为迎合景泰锄除隐患的心理,将他谋害而死。
朱见深在忧惧惶恐中度过了悠悠八年。
以后,因父亲英宗皇帝朱祁镇复辟成功,他的命运才又翻转过来,英宗革去景泰儿子朱见济的皇太子名义,恢复了朱见深皇太子的身份,失而复得地重新夺回皇位继承权。
由于成化皇帝朱见深当年受贬降和处境艰危的时期,曾受到他的保姆宫女万氏无微不至的照护,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感情,到朱见深10岁再立为太子时,万贞儿已27岁;到他18岁即位时,万贞儿已35岁。
朱见深不忘万贞儿对自己的爱护和体贴,也不因她比自己年长17岁、颜色渐衰而嫌弃,竟册封她为贵妃。两年后,已经三十七岁的贵妃万贞儿生下了宪宗的第一个儿子,狂喜的宪宗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许诺立其子为太子。然而万贞儿并没有高兴多久,一年后,她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此后她因为年纪渐长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并因此变得丧心病狂,竟然把所有怀有皇帝血脉的妃子给毒杀,差点让朱见深就此绝后。
弘治早年的悲剧就在这里。他的母亲纪氏本来是广西平乐府贺县瑶族土官的女儿,是在年幼时被明兵俘虏送入宫内做宫女的。由于她聪慧好学,逐渐通识文字,能够解读诗书和算计账目,在宫女中是难得的人才,被派担任宫中内承运库“典守内藏”的差使,也就是为皇帝登记和管理私财私物的工作。
纪氏不但聪明,而且美丽。颧骨较高,鼻梁挺直,头发乌黑中又闪现略带金黄的颜色,微微窝进的眼眶更显出双目清莹明亮。骨骼虽然细小,但苗条丰满,显得特别娇小玲珑,具有南方少数民族美女的风韵。一天,成化皇帝经过内承运库,偶然见到纪氏,对她询问数语,便产生好感,因而召幸。想不到,纪氏初承宠爱,居然怀上了孩子。这个孩子便是朱祐樘,也就是未来的弘治皇帝。
但是,这个“喜讯”传到万贵妃耳中,却引起了极大的怨恨。她一方面严密封锁消息,不让成化知道;另一方面,又派亲信宫女设法给纪氏打胎。恰巧这个宫女是信佛的,戒杀生,不愿做阴骘之事,不肯下手,便以谎言搪塞万贵妃,说纪氏不过是生了膨胀病,并非怀孕。即使如此,万贵妃仍然惧怕成化再次召幸纪氏,竟谕命将纪氏移送到安乐堂禁闭。
安乐堂是一个由宦官司礼监管辖的部门,是专门用来收容老病或有过错宫女的,地处羊房夹道,比较偏僻。万贵妃满以为,纪氏这个“情敌”从此便要销声匿迹,不会再分享到君王的宠爱了。
岂知在成化六年七月,纪氏怀孕足月,竟在安乐堂产下一个皇子。对于万妃来说,这又是一个特大的噩耗。她召来一个太监,名叫张敏,着命他设法将纪氏所生的皇子抢过来,带出去投在水中淹死。张敏知道淹死皇子罪在不赦,事一查出,必罹杀身之祸,因此不敢下手;而且,又考虑到成化没有别的皇子,如果杀了这个孩子,便存在皇统绝嗣的危机,不忍下手。他假向万贵妃回报说已经遵命办理,实际上却和一些宫女密议,暗将皇子匿藏在别室,用乳糕之类喂养。朱见深的生母王太后爱惜这个孙儿,也暗中常来安乐堂照料。不知不觉,这个皇子已经长到六岁了。
成化十一年,成化皇帝年将三十,而万贵妃已经四十有六,人老珠黄,但怨恨之心未息,皇子的生命仍然存在极大的危机,随时会被谋害刺杀。一天,成化召命太监张敏给自己理发,不觉对镜感叹说:“我将近老了,但还是膝下无儿!”张敏认为揭开小皇子身份的机会已经到来,便伏地连称:“死罪,死罪!”成化问其原故,张敏才紧张地说出:
“皇上早已有子了!”
成化愕然。
这时随侍在侧,深得成化信任的司礼监太监怀恩,也跪伏在地,诚惶诚恐地奏报当年的情况:
“皇子潜养在安乐堂,现在已有六岁,为保皇子平安,匿不敢闻。”
成化回忆起当年和纪氏的恩遇,知道已有了亲子,不觉大喜,即派使者,前去迎接太子。
这使安乐堂内大为震动,纪氏亦悲喜交集。当使者到达时,小皇子已经打扮整齐,穿一件小红袍,发长披地,因为自生下地,即未剃胎发,亦未取名字,只是一个“黑人”。
当时万贵妃威焰仍在,纪氏害怕万贵妃饶不了她,故此在临别时,紧抱着儿子痛哭说:
“儿子一去,我恐怕不能生存,从此要永别了。你进入宫中,见到身穿黄袍有胡须的,就是儿的皇父啊!”
当孩儿乘小轿入宫,披着长发,一见面就投进成化的怀抱,坐在膝下。成化抚视良久,悲喜泣下,连说:
“孩儿像朕,是朕之子无疑!”
立即命怀恩到内阁,细述始末,并嘱即将此事颁诏天下,命礼部为皇子取名为“祐樘”,立为太子。
这时的万贵妃仍然得宠,以大宦官汪直、钱能等为羽翼,弄兵窃权,成化皇帝对她仍然偏爱不移。
纪氏虽被封为淑妃,但因为害怕,不久便自缢而死,太监张敏亦吞金自杀。
朱祐樘虽然已贵为太子,但亦难免不再遭毒手,幸好有祖母王太后将他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尽力保护,严防万氏的暗杀和下毒,不时嘱咐小祐樘,不得食不知来源的饼点汤羹,不得随便到其他宫室游玩。这样从小便形成了的随时戒备和自我保护心态,也养成他日的弘治皇帝一生小心拘谨、畏首畏尾的懦弱性格。
1487年,58岁的万贵妃病死,宪宗很伤心,也一病不起,于同年而逝,享年仅41岁!
这一年,朱祐樘即位,年号弘治……
z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