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柱的梦 第十三章 离乡

作者 : 老厨房

刘柱回到家里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升学考试的录取通知书,他考上隆一中,高61级一班。刘柱考上学校,接到录取通知书,他没有丝毫的高兴。他反而烦恼。

他想:继续读走学吧,将来考大学没有希望。如果不去上学吧,那现在又咋办呢?他在家里左右为难。心里烦透了,难受极了,可是学校报到的日子马上就到了。

刘柱很不情愿的,拿着在松矛厂挣来的20多元钱去学校报到了。他交完学杂费,一个月的生活费,最后就连外语书都没得钱买了。

上外语课时,他就只能做笔记了,他在学习中觉得学习并不吃力,感觉很轻松。

最让他担心的是,下个月的生活费咋办?就在他万般无耐的时候,接到了同学高得良从外地寄来的信。信中说道:“我没有考上学校,就到西北工作了,现在是八一钢铁厂的会计。你们如果想来,就到兰州镇家台,那里有很多专业学校在那里招生”。

高得良的信在同学中传开,生活困难的同学,很感兴趣。几个同学与刘柱商量,决定去外地求学。

刘柱回到家里,到矿里开了个休学证明,去隆一中办了个休学证。刘柱与班上四个同学一起,决定去外地求学去。

他们买上了去兰州的火车票。上车以后,他们在车上,感觉舒适极了。从未坐过车的他们,在车上,不管是开车还是停车,他们都没有任何感觉。比坐在家里的床上还舒服。

他们买的是慢车票,火车在运行中,不论大小站都得停车。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在意的,在车上大家都感到很舒畅。

但是,也有时也感到有些渺茫。不知这一去,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可爱的故乡啊!当想到出去能找上好工作,能自立时,他们的心里又宽松多了。

列车在徐徐前行,不论大小站都得停靠,都有上下车的人。可是在车厢里,旅客并不多,很是宽松。不管在哪个站,上车的人,都会有座位。

在车上每天有三餐饭,开饭时,都是列车上的服务人员,用餐车推到客人跟前。是盒饭,里面的菜是一荤一素,每盒饭菜是三角钱。

车厢里可以随便走动,还有卫生间,专供客人们大小便使用的。也就是你上车后,几天不下车,你的吃喝拉撒,都是全管完了的。

这些享受,比在家里就高级多了。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没得见识的几个同学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受益不浅啊。

坐在车上,从车窗望去,那沿途的风光。真是美得醉人。

那些小春作物,你争我抢,长得呼呼着响。小麦,油菜,豌豆,胡豆,它们组成了一片又一片,翠绿色的地毯。非常慷慨地任你观赏。

那一片片的竹林,那绿色的竹尾似垂柳,在微风中,飘来飘去。就像是在跳贵妃醉酒,舞得迷人。

在田野上耕作的农夫,挑着担子,扛着农具,在地毯上走来走去。就好像是在美丽的地毯上跳探戈。真是好不自在潇洒啊!

那一个个的小山上,松树,白树,梨树,枣树,柳树,香樟树,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树。它们都争先恐后的到山上来安家落户多年了。

那些矮小的灌木,也千方百计的去找到合适的地方落了脚。

还有那些药草呀,野花呀,野草哇,它们就是挤也得挤进去,它们觉得挤得舒服,挤得自在。都想在这里展示一下自己美丽的容姿。

就是这些,树木野草,它们把一个个的小山,打扮得无比的美丽醉人。就是仙景与这里比一下,都会自愧不如。退让三分。

这时刘柱感受到家乡的农村真美呀!

列车不断地向前进,沿途经过了一个个的城镇。你看那沿途的乡镇上,挑担的,背包的,打伞的,抱娃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他们在镇上,嬉笑言开,你来我往,川流不息。都在辛苦着,忙碌着。期盼着。他们都有一个想往:“明天过上好日子”。

列车过了广元,就慢下来了,要上秦岭大坡了,此时要用两个机车头了。一个机车头在前面拉,一个机车头在后面推。这时车厢的窗要全部关了,车厢里的电灯全部开了。列车在前进中不断地钻山洞,出山洞。几个小时后,列车跋到了山顶,秦岭车站。

这是在山顶上建的火车站。列车停靠以后,车上的人都下来观赏风景。

你看看,那一座座连绵的大山,此起彼伏,宏伟壮观,气势磅薄。悬崖绝壁。那连绵的山上,都是郁郁葱葱地长满了各种树木。

就是在那些悬崖的石缝中,也都长满了各种草木,形成了一条条绿色的线,与山上的绿连在了一起,就好像是一幅幅巨大美丽的画卷。

这时你还可以偶尔地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野猴,它们就在那画卷中,在那最险要的地方,也是最美丽的地方灵巧地跳跃嬉戏,玩耍。

这些醉人的景色,让人看了又想看,真让人留恋往返,不忍离去。

列车下了秦岭到了一个大站宝鸡。这时上下车的旅客,来自全国各地,说话的口音就大不一样了。

这时刘柱他们就真地到了他乡异地了。他们很快的接触到了异乡人的风土人情了。上车的人,说的话,他们有的话听得懂,有的话似懂非懂,有的话就根本听不懂。这就是异乡的风土人情了,你只可以看他们的表情与手势来判断他们说话的意思了。

他们还在沿途看到:农村的房屋,田野的庄稼,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的表达,都与家乡区别很大。就是田野里的庄稼,与我们家乡的庄稼就差得太大了。如果用我们家乡的眼光来看,就觉得外地有些荒凉了。

最后列车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兰州。下车后,他们的确看到了很多的横幅大标语:“热烈欢迎内地知识青年参加西北的社会主义建设”。

几个同学心中就有数了。他们求学心切,就直往镇家台去了,到了镇家台。各单位招工的,各学校招生的处处皆是。

他们几个同学到处都转游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去报考青海省地质学校。

经过考试,刘柱一人被录取了。于是他们决定,四个同学再到别的学校去考。这时刘柱说:“我这里还余十多元钱,你们都拿去,可以解决目前的困难。你们有单位了就给我来信联系。就这样,刘柱就单枪匹马孤独地去闯人生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刘柱的梦最新章节 | 刘柱的梦全文阅读 | 刘柱的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