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域 四十、 失眠老罗

作者 : 闻绎

他们终于跑到门口。康拉德深吸了一口气,猛地打开门,用力把余叶玲推进去,回手撞上门。他们两人互相看着,这一切都象弦上的箭一样。

康拉德用力地说:“快一点!”说着便开始月兑衣服。

他的话音未落,余叶玲已开始月兑衣服了。长裙滑落到脚下,和小裤也滑落到地上,她一丝不挂地站在康拉德的面前。

她的身体真是美极了,棕色的皮肤闪着丝绸一般的光泽。康拉德觉得自己的呼吸完全停止了,全身僵硬得不能动弹。他们一同倒在床上。仅仅是一瞬间,他们就完全变了,象两条蛇一样扭到一起,融化成一体了。这时对他们来说,世界就是毁灭了,他们也不在乎。

一一

晚上23点5分

沙传泰忙到很晚才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他在家门口停下来,不抱希望地看了看表。时间确实太晚了,他不值班的时候,真不该这么晚才回来。他想,妹妹可能已经睡了。

他用钥匙轻轻地打开门,无声地走进家门。

整个下午,他都被绊在唐吉成被杀案上,忙着勘查现场,收集物证,再有就是没完没了的勘查记录和案情报告。他判断,这个名叫唐吉成的人,十有**就是那个他从未见过面的冯老板的手下人。他感到奇怪的是,唐吉成竟会死在于小蕙的家门口,这未免太蹊跷了。

他一时还想不出是谁杀了他。是有人要保护那个于小蕙吗?是谁?为什么?也是为了那个戒指吗?他不明白那个戒指怎么会这么重要,已经有好几个人为了这个戒指而送命了。

沙传泰站在妹妹的门外听了听,屋里一点动静也没有。他轻轻推开门,他一愣,猛地推开门。借着窗外淡淡的月光,他看到妹妹的床上空无一人。他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也没有人。他打开走廊里的灯,又打开卫生间里的灯,看上去一切正常,就是不见妹妹传静的影子。他冲过去推开厨房的门,立刻便停住了,几乎喊出声来。

只见妹妹蜷缩在餐桌旁的轮椅里,头歪在一边。他愣了片刻,终于看出来她是睡着了。他轻轻地松了一口气,脊背上就象有许多蚂蚁在爬似的出了一身冷汗。

他看见桌上用碗扣着的饭菜,心里便更加遗憾了。他想,她等他回来吃饭一定等了很长时间了。

传静就象感觉到了什么似的,悠悠地睁开眼睛,她看清是哥哥时,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并向她伸出双手。等沙传泰俯时,她象搂住她的爱人似的轻柔地搂住他,把脸贴在他的脖子上,“哥,我好想你。”

一股梦中初醒的女人身上特有的温湿香软的气息,从传静的脸上和领口里散发出来,雾似的扑到他的脸上,使他产生了片刻的迷恋。

在这样的时候,他把她从轮椅上抱起来,便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感觉,就象寂静湖边的捕鱼人直起劳作一天的腰,远望天边一抹淡淡的晚霞所产生的不为别人所知的暇想。他心里便异样地柔软起来。

他抱着她离开厨房,怀里的身体也异样地柔软和温暖,那么妥贴地偎在他的胸前。他说:“你该睡觉去了。”

走进妹妹的房间,他转身面对墙壁说:“开灯。”妹妹闭着眼睛说:“不。”他便把她高高地托起来,用她腿下的手揿亮电灯。妹妹搂紧他的脖子,咯咯地笑起来。

他把她放在床上,拉开毯子给她盖上,说:“睡吧,已经很晚了。”他拂开她额前的头发,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他想,他该带她出去晒晒太阳了,她在家里呆的时间太长了。

妹妹睁开眼,“饭菜可能不热了,你要热一下。”

“我知道。”就在这时,他听到隔壁房间的电话铃响了。隐约之间,他感到妹妹似乎也惊了一下,但他没有来得及细想。他关了灯,在身后关上房门。他意识到,准是那个人来的电话。

他走进自己的房间,拿起电话喂了一声,里面立刻传来那个人的声音:

“沙队长,你找到那个女人了吗?”

“没有。”他说。

那个人立刻说:“听着,沙队长,我要你明天一定要找到那个女人,把戒指拿到手。一定要拿到!”他加重语气又重复了一遍,“明天晚上我再给你打电话。”话刚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沙传泰放下电话,两眼尖锐地盯着空中的某一点,莹莹地闪着凶光。从昨天到今天,那家伙第二次没有威胁他的妹妹。

一一

第三章

1987年10月18日,星期日,第三天。

一一

凌晨4点45分

罗汉山看了一眼床头柜上的闹钟,心情越发沉重起来。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睡着,他已不可能再睡了。

早上七点,他将要和希姑见面。而在这之前,他必须做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是否为希姑的公司提供一笔巨额资金。

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此时正躺在宽大舒适的席梦思床上凝目沉思。床头柜上的豪华台灯漫射出朦胧的灯光,映照出他多皱的侧影。他的妻子躺在他的身旁,和他一样身穿做工精细的丝睡衣。然而,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妻子,都有一张多皱的饱尝贫困的脸,都有一双粗黑的吃苦耐劳的手。他们的身体还没有被舒适讲究的生活改造得更细腻,他们看上去也还没有完全月兑去穷人的气味。但,他们却是这个城市里少有的几个巨富之一。

罗汉山夜里失眠时,便常常想起他过去吃苦受累的岁月。这使他万分珍惜自己的今天。这也是他今晚失眠的原因之一。

这个城市是南方最大的几个城市之一。六十年代的政治革命失败之后,中国终于十分艰难地步入了经济革命的时代。中国的领导层们这才深切而痛苦地认识到,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是多么英明而精辟。

这个城市因而得风气之先,成为第一批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革命的最初的成果之一,就是使这个城市里出现了一大批爆发户。他们从一个经济贫困的社会里闯出来,押上他们的身家性命,也押上他们致富的希望,又一头扎进这个经济贫困的社会里。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商业。从小本买卖开始,摆地摊,开小商店,创办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里既求生也求富,精明里掺着奸诈更掺着血汗。而社会提供给他们的是最模糊也是最优越的条件。你只要扯起件破衣服做帆,就吹给你满帆的顺风,转眼间就叫你的破皮夹子里塞满了钱。结果给人们的感觉是,发家比发面还容易。

人们把这些人称作万元户,或者十万元户。这样的人在这个城市里比比皆是,不可尽数。

在这批人之上的,是一小批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财产的富人。他们往往都有了比较大的企业,手下雇佣了许多的工人。他们是这个城市里的精华。而在他们之上的有数百万财产的人就屈指可数了,极少,但他们都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常常都已经有了几个乃至几十个企业。而在这些人中,罗汉山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只有一个企业,但他的财产是二千七百万左右。

这个数字当然是保密的,只有极少的三四个人知道。他的妻子算一个。另外,老主顾希姑也算一个。

在他的营业执照的资金栏目下,他登记的是七百万。工商局没有对这个数字作任何计较,他们认为他有四百万资金就算了不起了。反正资金雄厚意味着高税收,他们才不管申请者有没有七百万呢。

罗汉山唯一的企业,就是“金利银庄”。这是本市独一无二的私人银行,它的声誉极其坚挺。

然而,仅仅在七年之前,罗汉山却是凭借着不足七千元发展起来的。

罗汉山在七年之前还是个勤勤恳恳的工人师傅。他的妻子也是个勤勤恳恳的工人师傅。他们在同一间矿山机械厂里工作,他是钳工,他妻子是车工。

他们的工资很低,却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要抚养。这样的经济地位使他们只能吃最便宜的过了季的大路菜,而吃肉则必须是个重要的日子。夫妻两人极少添置衣服,他们只穿工作服,还必须非常的仔细,尽可能省下一套或者两套给儿子们过年穿。万幸的是,那几年正流行工作服。

他们住着两间简陋的小平房。孩子们住的房间里必须用布帘隔开,因为女儿也像突然开放的月季花似的长成大姑娘了。两个儿子睡的是上下铺,类似于大学生宿舍里的那种床。偶尔的,他们也因此这样取笑自己。

当时,罗汉山和他的妻子最大的希望就是,仔细地从牙缝里省下一笔钱,把两个儿子的婚事办得体面一些。至于女儿嘛,他们就只有叹一口气,把希望都寄托在未知的女婿身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黑域最新章节 | 黑域全文阅读 | 黑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