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流 回光返照唐武宗 武宗德裕两相知

作者 : 楚人

唐朝中晚期的形势是,内部恶化,外部好转。m唐朝中晚期的主要外部威胁是回纥(回鹘)与吐蕃,回纥对唐朝的主要勒索手段是借着与唐朝的结盟关系,强迫唐朝购买他们的马匹,索取高额价格,唐朝花钱买平安,并且多次嫁唐朝公主与之和亲。

唐武宗时期,西北的回鹘内部发生大分裂,回鹘大臣勾结沙陀,对回鹘彰信可汗发起攻击,彰信可汗战败自杀,彰信可汗勾引西北新崛起的游牧民族黠嘎斯为彰信可汗复仇,双方展开大战,大批回鹘民众逃散,涌向东方,唐武宗下令镇武节度使刘沔加以防备。

回鹘新首领乌介可汗向唐朝借粮,唐武宗命人给回鹘提供了数万斛粮食,乌介可汗提出暂借镇武城,被唐朝拒绝,乌介可汗用武力相威胁,唐武宗派遣卢龙节度使张仲武进击回鹘,将回鹘打败,斩杀数万回鹘士卒,解除了回鹘对东北两个游牧民族契丹族、奚族的威胁。

乌介可汗虽败,仍然拥有数万兵马,回鹘大军兵临镇武城,镇武节度使刘沔坚守镇武城,秘密安排士兵挖了数条地道,悄悄出城,趁着回鹘人不备,对回鹘乌介可汗发动突然袭击,乌介可汗狼狈逃窜,其部下被斩杀数万,很多回鹘人投降唐朝,乌介可汗西逃,被黠嘎斯人杀死。

黠嘎斯人就是古代的坚昆人,唐朝初期被称为结骨人,后来改名为黠嘎斯,他们自称是汉朝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的后代,与唐朝人同种,愿意与唐朝友好,他们多次击败回鹘人之后,在西域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政权,抵御了从西亚、中亚地区逼近唐朝的阿拉伯帝国的进攻,为唐朝起到了西部屏障的作用。

回鹘曾经是横行蒙古大漠南北的强大民族,到了唐朝中后期时期,不断出现内部分裂,走向衰败,回鹘衰落后,我国北方草原上,契丹人开始崛起,成为威胁中原地区的新劲敌。西北地区,两个小民族沙陀、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

唐朝从安史之乱开始,对于西北地区的管理已经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原来有效控制的甘肃、西域一带的唐兵被抽调到内地,青藏高原的吐蕃人趁机填补这一地区的权力真空。

吐蕃人逐渐蚕食了河西走廊的各个军镇,对当地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广大河西人民盼望着再次回归唐朝的统治之下,驱除走残暴的吐蕃族。

唐武宗统治时期,青藏高原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荒,吐蕃内部出现大分裂,河西豪杰张义潮趁机召集沙洲百姓,对驻守河西走廊的吐蕃人发起进攻,经过艰辛战斗,河西走廊的吐蕃人被义军消灭。

张义潮派遣使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长安,向唐武宗提出归附要求,唐朝朝廷嘉奖张义潮的壮举,册封他为归义军节度使。消除了回鹘人、吐蕃人在西北的势力,唐朝对外交往的主通道——丝绸之路再次打通。

唐武宗继位之后,启用李德裕做宰相,李德裕富于治国经验,为人敢于担当,有治国智慧,被后世誉为“唐朝十大名相”之一,唐武宗的名号中的“武”字,一方面是说他身材高大空武,作风硬朗威严,一生多次用兵,从未曾失利过,对内对外都占上风,使得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再次竖起,这与强势宰相李德裕不谋而合,李德裕尽心竭力地辅佐唐武宗治国用兵,老谋深算的他得到了唐武宗的欣赏与信任,使得李德裕的政治才华与政治主张得以尽情挥洒,为辉煌的大唐时代谱写了最后几片色彩。

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逝,他的儿子刘稹想继承节度使职位,唐武宗与大臣们商议,很多人都认为:“国家对付回鹘的战争尚未完全停止,边境仍需加强防备,发动对泽潞(昭义)的战争,恐怕不是国力可以支持的。”

只有李德裕慧眼独到,他对唐武宗说道:“泽潞与河朔(河北)不同。河北一带的风俗是,节度使与下级将领、士兵牢固地结为一体,上下已经习惯于叛乱,很难教化,从来都是在王命的教化之外。而泽潞一直服从中央,这只军队可以算得上忠诚,当年唐敬宗不体察国政,宰相暗弱,然使得刘从谏能够继承他父亲刘悟的节度使职位。今天,刘从谏去世,擅自传位给刘稹,如果朝廷听之任之,四方的藩镇都会效仿,天子的命令就不会有人执行了。”

唐武宗问道:“如何降服刘稹呢?”

李德裕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派遣大臣到河朔三镇,告诉那里的几个节度使,说历代皇帝允许他们的职位世袭,已经成为传统,不会改变。如今朝廷要对刘稹用兵,河朔各镇应该相应朝廷,没有了河朔各镇的支持,单靠泽潞的力量,朝廷自然会手到擒来。”唐武宗决心用武力征讨刘稹。

朝廷借助其他各镇节度使的力量来征讨泽潞的刘稹,因为皇帝手中拥有十几万禁军,加上没有朝廷的任命,自己的节度使职务不能名正言顺,就难以压服手下,各路节度使还是出兵协助朝廷。

晋绛行营节度使李彦佐从徐州发兵,行动迟缓,又要求在绛州休整,增加兵力。李德裕对唐武宗说道:“李彦佐逗留观望,没有讨贼的意思,他的要求都不能答应,发诏书对他进行严厉的斥责,命令他进军翼城。”唐武宗下令,以猛将石雄来接替李彦佐。

石雄代替李彦佐的第二天,就带兵翻越了乌岭,连破敌军五个寨子,唐武宗奖励石雄很多布帛,石雄将奖赏全部摆出来,让每位士兵取走一匹,自己也和士卒们一样,只拿了一匹,士兵们都愿意为石雄效命。

844年,大军压境之下,刘稹的部下郭谊、董可武等人计划杀死刘稹,向朝廷投降。他们忌讳刘稹的哥哥刘匡周,就对刘稹说道:“刘匡周在,大将们都不敢说话,唯恐被他怀疑。”刘稹请刘匡周离开,刘匡周说道:“我在的话,将军们不敢有企图,我离开之后,刘家不然会被杀光。”刘稹不听,刘匡周愤然离开。

郭谊命令董可武对刘稹说道:“将军还有什么打算?”

刘稹说道:“城中有五万将士,关闭城门自卫即可。”

董可武说道:“不是好计策,将军您不如归附朝廷,还能够做一个刺史,不好吗?”

刘稹告诉自己的母亲,刘母说道:“虽然归顺朝廷是件好事,可惜时间晚了。”

郭谊再次派遣董可武去拜见刘稹,说道:“请出来处理公事。”

刘稹问道:“为什么现在不说?”

董可武说道:“唯恐惊动了老夫人。”

刘稹走出内宅,来到北宅,大家在一起饮宴作乐,董可武在说话之间,抓住刘稹,几个人一起将刘稹杀死,泽潞之乱平息。

自从对泽潞用兵一来,河北三镇的使者多次来到京师,李德裕当面告诫他们说:“河朔虽然势力强大,但是,离开了朝廷授予的官爵,不足以安定军心。回去告诉你们的节度使,与其靠着手下的将士拥戴获取官爵,不如听从朝廷的命令,奋勇杀敌,建立丰功伟业,这样一来,及时被军队放逐,还可以在朝廷得到高爵厚禄,不是很好吗?”唐武宗对李德裕说道:“就像这样,将话明明白白地告诉给他们。”

屡次用兵的胜利,震慑了各路藩镇,朝廷的命令再次通行于天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 | 江河奔流全文阅读 | 江河奔流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