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湖 插队青龙湖(2)

作者 : 罗鸣

“没得事。你们这些城里女圭女圭,不远千里来到我们农村插队下乡,我们这里生活艰苦,你们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啊。”

“我们是响应革命号召,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来锻炼成长的,日后还请耿队长多多帮助的。”徐大为说。

“那是应该的,应该的。对了,小徐,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耿队长,实话对你讲吧,我家成分不好,爷爷是资个本家,被批斗后,经受不起打击,一病不起,5年前就病死了。爸爸原来在省委宣传部工作,前不久就靠边站了。妈妈是老师,在蜀都市一所中学工作。我是独生子,本来按政策可以留城的,但由于家庭问题,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下乡劳动改造,接受你们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革命时代的需要,年轻人有革命觉悟就好。当然,现在的政策是看个人表现,不唯成分论的,我们这里天高皇帝远,有冤无处申的。但是,我们这里革命斗争形势,没有你们大城市那样激烈,我们这儿没有发生过武斗的现象,只要你在农村好好表现,今后一定会有前途的。”

前面的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拖拉机慢慢腾腾地向前行驶,一股股风尘飞扬……

耿清明同徐大为他们坐在车厢上,他们拉着家常。

耿队长是个热心人,他就鼓励他们说:“你们城里的知青,到了农村要学会吃苦啊。当然,只要你们好好干,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今后的路一定会广阔的。”

“谢谢耿队长的鼓励,我会好好改造思想,月兑胎换骨,争做一个红色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在我们这里的山区,不像你们城市的革命热潮高。贫下中农的觉悟没有那么高涨,社员都是很朴实的。只要你们在农村好好锻炼几年,有机会生产队就一定积极推荐回城的。”

“谢谢啦,我们下乡能遇到你这样的忠厚热情的好干部,是我们今生的福分。”范仁正很会说话,讨耿队长满心喜欢。

“耿队长,我到了公社怎么走啊?”范仁正问。

“你们生产队安排有人到公社接你的,你放心吧,那天我同你的队长说好了,把你带回来的。”

“好,我就不担心了,谢谢耿队长啦。”

耿队长的热情坦诚,对他们的关切,令这两位刚从大城市来农村的青年无疑是一剂良药,滋补了他们的心房。

拖拉机普普普地在乡村公路上慢腾腾的行驶,卷起的风尘满天飞。

徐大为有生以来,第一次坐上了拖拉机,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涌上他的心头。时渐中午,夏日当顶,骄阳似火,毒辣的太阳照射着他们汗流满面,这让初出茅庐的徐大为,真正尝受到了乡村的热烈。

“我们贫下中农日晒雨淋习惯了的,不怕太阳晒。你们长得细皮女敕肉的,太阳晒猛了,脸上要红肿月兑皮的,你们用衣服顶在头上吧,这样会防止太阳的毒辣。”

“要得,要得。”

远处渐渐地看见有一片房屋了,耿清明用手指了一下前方的房子说:“青龙湖公社就要到了。”

10分钟后,拖拉机到了公社。

张慧芳听说生产队来了一位大城市的男知青,她就急不可耐地想看看新来的知青战友,提前来到青龙湖街上,等着耿队长从县城回来。

青龙湖公社只有两条小街,基本上从头可以看得到尾,步行10来分钟就可以走完的。张慧芳没有别的什么事,她就在街上等待。

突突突——听到拖拉机传来的声音,张慧芳估计耿队长是搭这辆拖拉机回来了,她就举目望去。

拖拉机停下了,果真是他们到了。张慧芳看到耿清明先从车厢中跳了下来,她就迎上去。

“你也来公社了?”耿清明问张慧芳。

张慧芳说:“我是专门来接你们的。”

“啊,是这样啊,你们过来,”耿清明就把刚下车的徐大为、范仁正叫到身边,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姑娘是我们生产队唯一的知青,她叫张慧芳。”

“你好!我叫徐大为。”

“听说你分到青龙湖生产队,就跟我是一个队的知青了,从此,我们就是战友了。”张慧芳主动向徐大为伸手问候。

张慧芳见到他们倍感高兴,特别是她握着徐大为的手,恍若一股电流,击中她的热血,顿时,胸膛涌起一种说不明、道不出的情怀。

徐大为握着张慧芳的手,像是血脉相连。

“认识你,我很高兴,我叫范仁正,分在石坡头生产队。”

“好了,我们去吃饭了。”耿清明就带着他们去了一家饭馆。走进饭馆耿队长就看见石坡头生产队的吴队长,也来接范仁正了。他就又重复向吴队长介绍。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青龙湖最新章节 | 青龙湖全文阅读 | 青龙湖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