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
好了,说完学校就得说说师范学校里的人了——不然怎么叫“以人为本”呢?
你要说老师,“鸟枪换地”般,打一枪换个教室,除了上课见得着人儿,下课就没影了。不是所有小说网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151+你就知道了。怎么追踪报道?总不至于撒开步子或者蹬个破自行车像neiku一样追着人家那四轮驱动的轿车或八轮的校车满大街跑吧?追到半路不给车压死也得跑死,无法继续以下的文字不要紧,要紧的是本人,至今未买保险。
因此,本人决定介绍师范学生。
咱看客已经从前面录取通知书里看到春城师范是一所专门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圣地——至少它的简章能让大家感觉那么一丝地神圣。
别看春城师范这么小,可学生数却多达五千余人,可见人口密度之浓之烈;也正因为如此,它跑外面跟别的学校租了两个场地,把中招生新生都往那两分校里分流,却也只是杯水车薪。毕竟中招生太多太多,大概占了全校十分之九以上。
中招生里又按时间长短分为三年制和五年制。其中三年制学生只能拿到中专文凭,而五年制学生通过学校的“3+2”制度则可以于三年后升为中专,成为大专生,再两年后则拿到大专文凭。简称中专部,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教室寝室遍布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
剩下的十分之一里面高招生又占了近十分之九,全部都是三年制学生,因为是高考进入的,故一进去便是大专生了。简称大专部,教室集中在图书馆二三楼,寝室则位于一二栋一二楼。
关于学生的专业问题,学校按大家当初的中,高考填报志愿分为:普通教育简称普师,幼儿教育简称幼师,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而无论中招还是高招生里,普师专业的数量永远都是最庞大的,几乎是英语班幼师班七倍有余。而计算机班学生却又是最低调的,为何?每届就那么两三个班,高调得起来吗?
至于生源嘛,中招生针对的是全市招生,而高招生却是针对全省招生。
说到招生,就很有必要提提它的杀手简了——师范三板斧。
首先:含金量最极大的专有名词——定向生。即你是哪村的,就给我回哪村去实习,工作教书。五年为期,挥洒青春,扎根家乡,回报社会。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假使你爸是李刚,或者郭德纲也行,特殊情况特殊对等。
可以说,定向生是师范学校的金字招牌。相对于当今社会“毕业即失业”的惨烈状况,你偶然在路上碰见一个扫地的说不定人家都是个研究生,抬头一看,又不小心撞了个博士。而定向生却可以实习个一年半载后就拿到国家教师编制(以下简称国编)正式上岗工作。这对于一直希望自己儿女围绕身边,工作稳定的父母来说无异于一磅重型炸弹往你家一扔,一击必中。
当然,国家小学老师,好歹也算个事业单位呢?自然条件也是有的。你看:中招生的定向生个个几乎都是从春城市以下十个县里各个乡村精挑细选出来,要么中考成绩在全班乃至全年级排得上名次,要么在自己村镇里面拿了花魁,否则别想拿到定向生这个名额。因此他们中考成绩一般平均都是五百五十分以上。每逢新生开学季看着来来往往报到的中招定向生,许愿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一声:“唉,多少好苗子就这样被送入虎口而糟蹋了。”
高招定向生依据的是高考,尽是高考分数比二本分数线低却又比大专分数线高的那么一群人,考了这么一个尴尬的分数,二本上不去,专科又感觉没面子,三本毕竟要那么多“杀猪注水”的学费,复读又不愿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得依从家长意思填了这么个春城师范。
既然有定向生一说,那也就自然有非定向生了。
非定向生就是那些中高考成绩不够好,家里人又途个近,学师范教育专业听起来也不错,便拽着子女来了,当然也不没有分配工作,拿编制这一做法了。那么他们又为了什么???
注意,上面那一自然段中的理由啥的都是浮云,啥叫浮云?就是看不见,模不着,狗屁都不是的东东,现在的人如果没有点看得见模得着哪怕放个屁还闻得着臭味的直接利益驱使那还能有动力吗?
真正原因还在于师范学校的第二第三个招牌:免考两学和免费获得教师资格证——只要你读了师范学校。
当今的中国,说是个考试大国,一点也不为过:出门开车要考驾驶证,吃饭做菜要考个厨师证,找个办公室打杂的工作都得有个计算机证,算账还整个会计证……不看你会不会专业,只看你有没有证件。教师自然先得有个教师资格证,而你如果不是师范毕业的学生,即使考到了教师资格证了还得在两年内通过两学考试——教育学和心理学。
这两门学科有多难?
一言以敝之:两学之难,难于上青天。
话说牛维毛头他们大二时,社会组织的两学考试考点正好在春城师范,教他们行为心理学的洪老师负责巡考。作为校学生会的毛头牛维许愿水哥四人负责秩序。
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考生是个个起身哭丧着脸,搞得自己死了爹妈似地,以无比纠结的表情走出考场。洪老师一见就不信了,“有这么难吗?让我来做做。”
说罢,捊起袖子,坐在一台计算机前,挑到心理学部分沉静下来了……
半小时后,洪老师掩面狂奔而出,许愿等人追上他惊问其故,他面色一片苍白,喃喃自语:“这什么题呀?这什么题呀?”
好吧,此情此景,只适合用一首歌来表达——谁的眼泪在飞。
不要以为两学中的教育学可能会比较好考。半斤和八两有比较的意义吗?不信你可以去试试——如果你确定你有心理学洪老师的心理素质的话。
正是鉴于它们如此地难考,因此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师范第二张吸金王牌——简称银字招牌。而免费获得教师资格证反而屈居为第三张吸金王牌——简称铜字招牌。
由此可见,师范学校正是因为有了它的三张王牌:定向生,免两学考试,免得教师资格证才让它们屹立于全国大家之林几十余载而不倒。此为“师范三板斧”,屡试不爽。
中招生说也说了,高招生讲也讲了,最后剩下那么一撮人就是余下的十分之一里的又十分之一的高中生了,自然简称为高中部,有高一到高三共三个班,这么点人势单力薄,偏于角落里的旮旯头——牛维也只是在大二时经高中部朋友徐锦辉的介绍才知道那是高中部教室,之前还一直误会是幼师班呢。
不过误会也属正常,这个高中部太奇怪了,按理说高中尤其是高三生活一直是紧张得连上个厕所都得连走带跑呢!可他们个个走得那叫一个悠闲,挡在你面前使你恨不得一脚撂倒一排,然后打他们背上走过;教室课桌上永远都看不到一叠书,晚自习老师也永远缺席,学生半数不到,不到十点钟就熄灯打烊不见人影了……说实话,真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怎么面对高考,后来仍是高中部朋友徐锦辉解释了这个问题,原来,他们不是中考成绩太差其他高中不愿接收就是在学校犯了事被开除了再或者就是年纪轻因为出去打工或者生病等各种原因而休学根本没参加中考。
于是,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一崇高宗旨,春城师范瞄准商机,果断出手,马上申请办了这么一个高中部,把这些人统统招于班上。官方解释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而民间定义却是“吃着碗里的,伸向锅里的。”对于这一“锦上添花”行为,春城师范书记宋财俊也因此得一雅号——及时雨宋江。
凡是经历过高考的大家都知道有个专有名词——艺考。
分数不够,艺术来凑。
不管怎么说,艺考一直都是低分者的终南捷径,高中部不少人自然登上了艺考的客船。这主要有两类,像徐锦辉那样去学画画的称作美术类,而第二类就是体育类学生了。当然这样的艺考除了为多数高中生铺设了一条“终南捷径”外,也还为多数的他们提供了不去上课的“捷径”。
为了方便管理,其实也为了方便偷懒,于是春城师范在原有校学生会的基础上还专门增创造性地增设了三个部门:高中部学生有个高中部学生会,中专部学生组成一中专部学生会,大专部又组成一大专部学生会。自此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领导个个回家睡觉的睡觉,胡吃海喝的胡吃海喝。结果果然出问题了。此是后话。
说完学生,那就得接着谈谈学生最在意的喽。那是什么?
分数!
不用我多说,大家闭着眼睛在我的梦里就能喊出来了。
以前都说,分分分,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
的确不假,虽说现在师范生了,但只要是学生,分数永远都是自己的小命根。为了培养出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师范定向生八十分算及格分,非定向生才是六十分。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春城师范领导不愧“及进雨宋江”之名,急生之所急,在该政策将对学生引起恐慌之前率先行动起来了,马上宣布往后所有考试度卷最后再加一道论述题,分值是二十分,定向生必做,非定向生不做。而这道题的难度一看你就可以把心放肚子里去了,搞定完全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稍微用心一答就能拿个十几分。于是,一场无声无息的焇烟就这样被消弥于形了。恐慌被扼杀在月复中的同时,多少改革、积极、上进、希望、充实、努力……跟着做了陪葬品,胎死月复中。
于是,大家继续无所事事地在校园各地四处闲逛着,跟只夏天没头蚊子似的,到处乱搅。
直到考证前几天才罢休。
作为师范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莫过于普通话了,二乙八十分以上才能拿到毕业证。
其实,春城师范是所师范类院校,高招分数比大专分数线高了不少。可在里面从没有“专升本”这一于所有大专院校而言普遍存大的规定。但它却有隶属于自身的一套系统,主名叫做自学考试本科简称自考本科。
接下来是PET英语等级考试,师范生幼师专业只要求过一级,其他班都要二级以上,如果你够牛逼,能过PET三级的话就还能多交钱免考自考中的“英语二科目”——牛维就曾因为自己过了PET三级而在寝室自我牛逼了好几天。
然后是计算机考试,据我所知,其他学校都要求过二级,而春城师范却要求“尽量过一级”,结果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仁慈,牛维计算机一级很不丢面子滴挂了。
其实,一个师范生,现在的在校生,未来的小学教师,考英语,自考,计算机啥的,那都是神马,真正要落到实处的还是三笔一画——粉笔,毛笔,硬笔书法外加简笔画。春城师范鉴于师范生的这种特殊性,办学时自然也显得特殊了,明确要求学生在中专生阶段每天中午坚持午习,练习三笔——为此还专门给每名学生配了一块小黑板傍晚晚自习前读普通话并轮流上台自由说话,不管如何,对于这块,还算落到实处了。尤其是对中招生,管理那叫一个严厉,对此中专生学生部做出了最大贡献。也正因此,中招普师班普通话全部过关(二乙八十分)是自身最低要求,而二甲(八十七分)水平于他们而言也不是多难的事,一般而言,中招普师班二甲比率普遍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普师班级居然全班通过二甲。这让许愿一干高招生佩服地只剩下惭愧了:咱班大部分人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二乙),像牛维等人还在为此而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呢?他们却来了个集体大飞跃,开着小车,欢欢喜喜奔“小康(二甲)”了。接着咱再看看那三笔:写出来的钢笔字都可以直接拿去当书法指导教程了,毛笔字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春城师范生(仅限中招生)的笔迹。粉笔更是一绝,一横一竖,一勾一点,一撇一捺,尽显才气。绝得牛维看一次绝望一次:粉笔字这么绝,还让不让我活了?
大专生就相对逊色多了——这可能跟年龄有关,中招生中考过来,可塑性强,且大多是典型的乖乖女,也更好管理;而大专生呢?高考过来,已经老大不小了,不管文字,抑或说话都基本定型了,很难再给予更改,再说,这人数又只占了这么一点比例,时间也相对只有三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学校对大专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近乎于放任自流了。小子,我看你们还能蹦跶几天?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牛维等人轻松混过了春城师范三年。
人渣呀!
相对应地,春城师范开设了普通话、美术、书法等一系列课程。
什么都要学,结果却是什么都没学会。
至少牛维官哥他们一伙人确实没说错。
音乐:五音不全的牛维一哼歌,大地都要抖三抖;
美术:印象里,只记得就只有简笔画,有一次自画像课上,画了副自己的脸蛋,被别人肯定为月饼;
英语:whataboutyou?(你呢?)
Justsoso。(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书法:官哥一句:“我还担心一个假期回来就我的字最差了,看了你的字,我就放心了。”从此牛维官哥二人携手共退,相濡以沫,在“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书法造诣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新低。
教育学:这个他们知道,是关于教育学著作的一本书吧。
心理学:一听就是门深奥的学说;
普通话:别人一直牛维牛维地叫着刘维,
牛维这个数典忘祖的家伙。
人渣呀!
在这里,作为幕后作者,我本人都忍不住地跳出来冲牛维大骂了一句。
当初春城师范招了他真是瞎了眼。啥?没有瞎眼?即使没瞎眼也肯定得了白内障。不然,像牛维这等一无是处的人渣怎么也能读师范,而且还是名定向生,并于三年后倘然簧之地进入咱纯洁而神圣的教师队伍。他就一堆臭狗屎,搅乱了一锅的热粥,还不算,别人发光发热,他却死躺那儿发臭发硬。
可!
这是谁的错?
这是他们自己的错吗?是老师的错吗?还是春城师范的错?是社会的错吗?是家长的错吗?是制度的错吗?
亦或兼而有之?
那么!
这到底是谁的错?
当牛维许愿他们还在疑惑不解时,他妈的生活就是辆大卡车,把大家关在后备箱里,在时间的车轮下,辗过路面,或飞速或缓缓地向未知的前面驶去。然后不停下就“彭”地一声打开了车后门,一把把他们踹出车下。那感觉,就像是春城师范每天早上,工作人员把各处垃圾往垃圾集中堆里一甩,然后用卡车装满压实,“突突突”地开向校外
就这样,不管愿意不愿意,他们就莫名其妙地被丢向社会各个角落了。
这时牛维急了、气了、慌了、不知所措了、茫然了。
这时,牛维才明白了,春城师范这个叫了三年妈的母校原来一直都是他后妈。
已经彻底地把他给抛弃了?
什么叫抛弃?
牛维也不知道——因为他从没经历过这些,因为他字典里没学过这个冰冷的词汇。
但现在,他知道了,抛弃就是当他重新走进春城师范遇到以前社团一学妹,她惊呼:“你怎么又来了?”
原来,他已经不再属于春城师范了。割断的脐带如何粘回去?
自此,他再没有勇气踏入春城师范这块又爱又恨的地儿了。
他在那一瞬间也明白了,不管自己的死活,存在与否,对春城师范而言,已经毫无价值了。因为,他已经死了——在春城师范的心里。
一阵心寒,弥漫全身,缠缠绕绕。
任牛维在社会里碰撞、冲突、流泪、孤独……
他想逃离——以一种安静的方式。
从没有这么焦渴地想要逃离,逃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从心开始——哪怕无从开始。
注:概章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主要人物出场了,关于这本小说的定位,我只是想让正在读大学的大学生或者曾经读过大学的大学生们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仅此而已,而主角人名什么的,那全部都是浮云。
所以,本人才会偏于纪实性一点,但是,我不想把它纪实地平淡如水,那样的话未免太过于单调太过于乏味了,这样的书看起来的话,别说是读者,本人我想必也会看着看着就打起瞌睡来了吧。
为此,本人对它的定位是:深沉而不乏味,幽默而不搞笑,低俗而不恶俗,平淡而不平庸。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