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遗孤 第三十七章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作者 : 长孙不挠

安禄山在洛阳称帝那天,唐玄宗望着冰冷的长安街心急如焚,大唐帝国走到今天真的出乎他的意料。

和唐玄宗一样心急如焚的还有郭子仪,仆固怀恩他们。他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朝廷内发生的一切。

2年前,卜算子算出了李林甫寿命将不久于人世,郭子仪感到事情比较紧迫,于是安排仆固忠勇去建阳抓紧培养军事干部,一旦国家有难可以救大唐出水火,仆固忠勇在建阳练兵期间因为杨国忠的到来而卷入了和南诏国的军事对抗,结果取得大胜。虽然最后的功劳都被杨国忠和鲜于仲通领去了,但是这种实兵对抗却让仆固忠勇及其团队眼界大开,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成长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仆固忠勇从四川撤出之后,和团队开了3天3夜的军事会议,专门探讨了此次出兵四川的用兵得失,大家在总结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将总结的内容写进了西大点军事学院的教程中,指导学员们从中获得进步。正是在这种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的历练中,西大点军事学院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培养了2000多名能征善战的骁勇之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汗马功劳。

唐玄宗在叛军压境之中,想到了郭子仪,为什么会想到郭子仪呢?原来当初李白举荐郭子仪的时候专门提到郭子仪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如果大唐有闪失,此人必是那个拯救大唐的人。唐玄宗紧急派人联系郭子仪,此刻郭子仪在哪里呢?

此时的郭子仪早已经被杨国忠打入冷宫。

原来,李林甫去世之后,杨国忠上台做了宰相。他不光继承了李林甫的所有政治遗产,并且得到了比李林甫更好的政治待遇,那就是杨玉环这个堂妹在唐玄宗那里吹枕边风,所以他比李林甫更加恃宠而骄,祸害也更深。

一年前杨国忠在四川两次死里逃生都多亏仆固忠勇的拯救,仆固忠勇也多次向他提及郭子仪的美名。杨国忠当时很感动,表示一旦回到皇上身边,一定要向皇帝多帮他美言几句,以报答救命之恩。

谁知道,这个杨国忠根本就是一个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他到了长安之后,起先还很尊敬郭子仪,因为在安禄山反叛这个问题上,他们俩意见高度一致,杨国忠要联合郭子仪扳倒安禄山。通过杨国忠,郭子仪的很多内幕消息也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中。杨国忠经常去郭府上拜访他,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他和郭子仪的矛盾就出现了。

第一个矛盾就是在人员的任命上。郭子仪向杨国忠举荐了很多有能之人,如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他告诉杨国忠“李林甫多年来的独权,造成了帝国人才储备匮乏,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如果不能将一批有能之人输送到帝国关键岗位,那么大唐早晚要倒塌。”而杨国忠却不这么认为,现在自己刚坐上宰相,根基不稳,急需安插一大帮听自己话,可靠的人,至于能力,那再说啦。所以他提拔了一大批像鲜于仲通这样只有菊花没有文化的人,将颜真卿这样的嫉恶如仇的人都被贬到了外地。对此郭子仪忧心忡忡。

第二个矛盾在是否发兵攻打范阳的问题上。安禄山打到洛阳之前,也遭受到封常清,高仙芝的顽强阻击,损失也很大,到了洛阳已经成为强弩之末。郭子仪建议,绕过洛阳,发兵直接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这俨然就是一部围魏救赵的妙棋啊,何况有卜算子的帮助,还有仆固忠勇,仆固怀恩这样的大将,打下范阳绝对不是问题。谁知道,杨国忠害怕他们功劳盖过自己,否决了这个建议。

第三个矛盾是在是否坚守潼关的问题上。杨国忠否决了郭子仪攻打范阳的建议让安禄山心中窃喜,没有后顾之忧的他派崔乾佑攻打哥舒翰把守的潼关,这潼关可是长安的门户,是长安的护城墙,军事价值极其重要,潼关若失手,长安肯定就拉倒了。郭子仪紧急将仆固忠勇秘密地调到潼关,帮助守城。

仆固忠勇到了潼关之后,建议哥舒翰坚兵不出,要知道这一幕太像两年前南诏军攻打四川的架势。崔乾佑强攻潼关数次,均被仆固忠勇击退。安禄山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无法出奇兵绕过潼关去攻打长安的崔乾佑着急了。于是一方面将老弱病残军队摆在阵前迷惑哥舒翰,还组织大妈每晚在城下跳广场舞搞得哥舒翰夜夜失眠;一方面派奸细到长安造谣,说哥舒翰坚守潼关不出一是害怕被打败,二是心中不服杨国忠,成心恶心他。三是如此老弱病残的对手都不打,这是在磨洋工白领工资呐。

杨国忠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又听了谣言之后,心中很生气,本来哥舒翰就不是他的人,他早就想除掉他了,而唐玄宗也巴不得战乱早点结束,好结束提心吊胆的生活。于是杨国忠趁机献上谗言,说哥舒翰有私心,不愿为大唐效力,不如把他像封常清那样给喀嚓了。

唐玄宗也很生气——安禄山派歪瓜裂枣来打你你都不应战,你到底要闹哪样?于是一纸诏令发到潼关:哥舒翰你个老小子再不出城迎战,小心我揍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哥舒翰拿到诏书,不知如何是好,仆固忠勇进言道“哥总,崔乾佑这个人我和他交过手,此人极其善于用兵,当年我在范阳就差点被这丫的活捉。安禄山造反已经准备多年,不可能派些不成气候的人来打潼关这种重要的要塞,他无非想引诱我们出城,歼灭我们有生力量。”

哥舒翰面有难色“这个我也知道,但是皇帝的诏令在此,我很难办啊。”

“那我赶紧联系我的岳父郭子仪,希望他可以将潼关的状况告知杨国忠,说服皇上改变决定。”仆固忠勇回道。

“那就拜托仆固将军你了。”哥舒翰说道。

仆固忠勇修书一封给郭子仪,信中写道:“哥舒翰将军不出城迎敌,并非怯兵。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唐军,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远来,利在速战;官军凭借潼关天险,利在坚守。所以哥舒翰将军的策略是在潼关据险固守,以打破叛军的速决企图,待其兵力削弱,内部发生变乱时,再大举反攻。”

郭子仪表示认可。

谁知道,杨国忠听闻郭子仪的建言之后当场拂袖而去“皇上的决定岂容人臣非议,你又不是第一天出来做官,这点道理不懂吗?”搞得郭子仪极其难堪。

有太监在杨国忠耳边说道:“现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里,如果哥舒翰打胜了,回到长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杨国忠知道他这个宰相最不得人心,听了这番话,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被杨国忠怂恿的唐玄宗又派太监边令诚亲往潼关监军,哥舒翰无奈,只得委派仆固忠勇带兵出城迎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秦遗孤最新章节 | 大秦遗孤全文阅读 | 大秦遗孤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