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死,我想不用我多说,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是被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是王允用他的义女貂蝉,使了个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吕布,最后使吕布成功杀死了董卓!关于貂蝉其人,那可是大大有名,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但遗憾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上貂蝉这个人是不存在的!“貂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玉制装饰品,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玉文化的国家,所以古人用“貂蝉”来比喻像玉一样美丽的女子,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但我们说“事出必有因”,貂蝉也有她的原型,那就是董卓的一个侍婢。《三国志》“吕布(张邈)臧洪传”中记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自然,这个侍婢的姓名,历史上是不会就记载的,而关于她的生平、容貌我也找不到相关记载,但能肯定的是,她是吕布与董卓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她是不是王允派去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要说明的是“董卓拔手戟掷布”这件事。电视剧《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看过吧,这里的剧情是董卓看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吕布看见董卓来了,慌忙逃走,董卓顺手抄起吕布倚在一边的画戟(传说中吕布的武器是画戟,至于是不是方天画戟就不知道了)向吕布掷去,吕布身手敏捷躲过去了,趁机逃走。这段剧情完全是按照小说《三国演义》来的,看过的都知道,那画戟有多大了吧。据《荡寇志》记载,吕布的画戟重四十斤,估计大胖子董卓(董卓之肥,《资治通鉴》是有记载的),拿应该能拿起来,但能掷多远就不好说了!而《三国志》明确说是“拔手戟掷布”,手戟与画戟只一字之差,但样子差别就大了。画戟前面说过了,而这手戟与日本的手里剑差不多(其实就是用于投掷的匕首),你说这两者有多大差别!
而且在正史上,“拔手戟掷布”是发生在“布与卓侍婢私通”之前,也就是说吕布与董卓的矛盾早在他与董卓侍婢私通之前就产生了,可能他与侍婢私通就是为了泄愤!那这么说来,王允用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感情就不成立了!
还有要说明的是,吕布被封温侯是在杀死董卓之后(《三国演义》中董卓还没死就称吕布为温侯是不对的),王允上表求封的。董卓时吕布被封为都亭侯(亭侯在侯爵中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正当王允等人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正逢天子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就是《三国演义》里“馈金珠说吕布”的那位)等人带领十多名心月复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当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董卓在绝望中被乱刀杀死,并且诛连三族。
当初,董卓派他女婿中郎将牛辅屯兵在陕(《三国演义》说是陕西,我估计这里的陕最多是一个县),牛辅又分别派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去陈留、颍川等县劫掠。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同执政(实际上王允说的话比较算数)。王允见自己立下如此大功,就飘飘然起来,把谁也不放在眼里。蔡邕(名士,文学家,蔡文姬他爸)只是因为听说董卓死了,哀叹了几声,就被王允杀了,从此王允尽失人心!他对吕布也很轻视,吕布曾建议他把董卓的部下都杀了,他没采纳。他内心想赦免董卓的部下,但又犹豫不决,就没下诏赦免。你不给个明确的答复,原来跟着董卓的那些凉州人心里自然慌乱,当时就有传言说:“蔡邕只是为董卓哀叹了几声就被王允杀了,王允能放过我们吗?”恰好这时,吕布派李肃前往陕,宣布皇帝诏命,诛杀牛辅。牛辅等率军迎击李肃。李肃战败,逃回弘农,被吕布处死。牛辅心中惶恐不安,恰巧遇上军营中无故发生夜惊,牛辅以为士兵叛变,就想弃军逃走,结果被左右亲信杀死。
牛辅死后,李傕等无以依靠,便派使者前往长安请求赦免。但王允这个老顽固就是不下赦令,李傕等更加害怕了,不知如何是好,打算解散军队,各人分别逃回家乡。这时他帐下的谋士贾诩说:“如果你们放弃军队,孤身逃命,只需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捉起来,不如大家齐心合力,西进攻打长安,去为董卓报仇。如果事情成功,可以拥戴皇帝以号令天下,如若不成,再逃走也不迟。”李傕等同意。于是一起宣誓结盟,率领着数千人马,昼夜兼程向长安进发。王允听说后,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李傕。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李傕沿途收集部队,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初平三年五月,李傕等人又与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会合,一起围攻长安,八日后城陷,与吕布展开巷战,吕布败走,王允等人遇害(老顽固王允为国尽忠,不肯走)。李傕等人纵兵劫掠,百姓、官员死伤不计其数,于是李傕等人把持朝廷大权。
这里我想说说三个人。第一个,就是老顽固王允。王允字子师,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岁就开始任公职,当时小黄门赵津贪横放恣,被王允杀了,结果这事被赵津的兄弟恶人先告状,颠倒黑白捅到了当时的皇帝汉桓帝那,桓帝震怒,结果王允没事,但他的上司刘瓆却为此受到牵连死了,为此王允为刘瓆守志三年才出来重新做官。黄巾起义后,王允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临危受命的王允大破黄巾,在缴获的黄巾军物品中,发现了十常侍张让与黄巾军私通的信件,他勇敢揭露了张让,结果被张让诬陷下狱,险些死在狱中(你看顽固吧),后幸得何进、杨彪相救,得以复职。董卓死后他顽固性格不改,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他悲惨的命运。纵观王允一生,他的确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但他身上的毛病不少,遇事不会转弯,高傲自大,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坏习气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假!
第二个,我要说的是徐荣。徐荣在《三国演义》里是个不折不扣的三流武将,在演义中被夏侯惇不数合斩于马下,但在历史上,应该说徐荣还是数得上号的。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孙坚讨董卓时唯一吃的败仗就是败在徐荣手下。可能有很多人还知道,曹*也曾经败在徐荣手下。曹洪赠马的事就是发生在那时。徐荣并不是凉州人,《资治通鉴》说他与公孙度是同乡,而公孙度是辽东人。在遍布凉州军官的董卓军中,可想而知,一个外乡军官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我想这就是他后来不跟随李傕等人而与同是外乡人的吕布等联合的原因吧。王允用胡轸﹑徐荣在迎击李傕,徐荣他是用对了,但胡轸是什么人?胡轸当年可是董卓的大督护,是董卓的亲信,他会甘于为你王允卖命?于是胡轸率众降,可怜徐荣身孤力薄,最后战死了。
第三个,就是易中天教授说的:“恐怕是三国最聪明的人的贾诩。”易中天教授的观点我基本同意,单以计谋来说,我认为贾诩确实是三国最聪明的人(鸡蛋不要乱飞),阎忠的那句“(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确实不是胡说的。贾诩当时人称“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你看看他的外号,就知道他的计策有多歹毒,呵呵,所以“三国志11”上他魅力不高了)。这里说的劝李傕等攻长安只是个开始,后来他辅张绣,降曹*,皆有出色表现。曹*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也皆有贾诩之谋。赤壁之战时如果曹*听贾诩的劝阻就不会有赤壁之败,在曹*立继承人的问题上,贾诩运用他的智慧暗助了曹丕(比杨修可要高太多了),曹丕称帝后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亭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反。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后来他得以善终(再看看荀彧是什么下场),死时七十七岁。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你把贾诩说得那么聪明,那为什么贾诩的名气却不大呢?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人称评价制度说起了。秦始皇时用的是法家学说,严刑峻法,结果秦朝二世而亡!西汉初年用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结果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中央的统治削弱了,造成了七国之乱!所以到汉武帝时,运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结合儒、法之说,成就了汉武帝的王霸之业!从这之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儒家思想”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所形成的,结合了儒、法等多家的思想,以儒家为主,所以这个“儒家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有很大不同),而儒家思想最注重的是仁德,即所谓的仁德为先(现在是德才兼备)。知道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贾诩做的这些事,有哪一件是与仁德沾边的!助李傕等攻长安,造成长安百姓生灵涂炭;助张绣挡曹*,使曹军伤亡惨重(曹*还赔了个儿子);劝曹*烧乌巢,袁军又死伤无数;助曹*破马、韩,西凉军死者无数;至于赤壁劝阻、暗助曹丕、劝莫攻吴等也跟仁德沾不上边,充其量只是为自己考虑而已。在加上《三国志》说他“少时人莫知”(这么聪明的人“少时人莫知”估计出身也不会太好,应该不是士族)。一个人出身不好,对他的名气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前些年,我记得网上热议,诸葛亮与郭嘉谁计谋高,对此我不好过多评论(怕鸡蛋),但我知道史书上很多人都提到“诸葛亮善治国”,但几乎没人说“诸葛善谋”的,所以诸葛亮的才能应该在内政上。而郭嘉,因为这家伙点背,死的早,所以他的才能没充分发挥,而有关他的记载也少,所以真不好评论。但按照陈寿《三国志》的排法,应该说陈寿是不太看好郭嘉的。曹*的一等谋士陈寿是放在一个传中的,那就是“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你看排名就知道有“王佐之才”之称的荀彧陈寿认为是曹*的第一等谋士,而贾诩排一等第三。而郭嘉属于二等谋士,被陈寿放在“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之中,而且排在程昱之后,你就明白陈寿是怎么看郭嘉的了吧。而近来,随着《品三国》的热销,贾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在提高,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一定会给贾诩一个正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