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看书,我们竭力为您推荐精品,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我们的努力更新在于您的热情参与
1975年,周成建只有10岁,姐姐要结婚了,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给她做嫁妆。那时缝纫机与自行车、手表并称“三大件”,是国人最为时尚的追求。好奇的周成建趁大人不在,把一台崭新的缝纫机肢解得七零八落。这祸闯得可不小,挨揍是难免的,可是周成建的父亲却从这件小事中看出端倪,也许是这一件小事,为他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周成建心中,暴君也有温柔的一面,父亲最明智的选择是让自己去学裁缝,成全了自己一生的梦想。
初中时,周成建就挑着一副裁缝担,跟着师傅走村串户,到人家家里去做衣服。1982年,17岁的周成建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厂,但由于产品滞销,服装厂破产,周成建背上了20多万元的债务。抵押祖屋还了借款后,周成建走出青田,闯荡温州。那一年,他20岁。::
坚持,成就了他服装首富的第一步。
初到温州的日子极其艰辛,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但是他都坚持了,这样几年干下来,周成建有了点自己的积蓄。之后进入温州着名的妙果寺服装专业市场,采取前店后厂的形式经营服装。白天卖服装,夜晚做服装,一天工作在16小时以上。采购、设计、缝制、销售每个环节都自己亲自去做。
后来周成建接一个东北人的大单子,由于质量非常好,所以客户一个接一个,从此生意开始好转。
因为困境中的坚持,才能有所收获。因为细心观察,才能形成自己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五马街在当时是温州着名的商业步行街,汇集着当时国内比较流行的服装款式。周成建惊奇地发现,一些质地和做工都不怎么样的服装,只因为衣领后面多了一个小标签,价格竟然比自己一针一线精心缝制出来的衣服高出好几倍。这一情景极其强烈地刺激着周成建。这就是他后来想做品牌的原动力。当时温州市场商品的无序化,更坚定了他做品牌的信心。
“虚拟经营”促进他的事业向更高远的层次发展。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周成建选择了“无工厂”的“虚拟经营”。在别人的质疑声中,他依然坚持自己,不走寻常路。专注一项事业,永远不改变初衷。在“自信给你力量的前提下”,他大胆地向前走,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