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残生 第三章:迷茫的学生时代(3)

作者 : 刘深

刻苦的学习终于迎来了收获,1977年6月,我参加了昆明市近十年来首次“初升高”全市统一模底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数学单科名列盘龙区第三名,7月底临放暑假时,当区教育局敲锣打鼓的将《奖状》送到学校,我还蒙在鼓里,不知所措地被校长“请上”讲台领奖。虽然当时是义务教育,上高中是不论成绩的,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母亲: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你的希望我不会辜负

如果我现在问大家,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书是什么书?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语录》,那么我若问中国销售量最大的书又是什么书?我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说来你可能不信,它就是上个世纪6年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曾经出版过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这套丛书的《代数》第一册在《上海出版志》上有明确的销量记载:共销售了7395万册,该销量记录迄今没有被打破,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1977年,由于“*****”的冲击而中断了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因为恢复高考的消息在1月21日才登报,离开考期只有一个多月,很多青年人的求知欲、书欲倾刻间被唤醒,被激活。这套书当时在上海已经供不应求,许多人在新华书店门口通宵排队,往往是书刚一上架转眼就被抢购一空。这是一套凝聚了很多学者智慧和心血的学习性丛书,不过第一次出版就遭到了批判。1978年,《数理化自学丛书》全套17本得以再版发行,由于这套丛书实在是太热门了,新华书店门口甚至出现了“黄牛”倒买倒卖的现象。

在昆明新华书店门口,张贴着一张《书讯》,不到一天的时间,消息传遍了昆明的各个角落,晚饭后,我手拿着一个小板凳,兜里揣着一张1元大钞,那是我在母亲面前“苦苦哀求”要来的,书包里装着一个水壶和两个面包,我加入了购书的大潮,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排队的人群分成了好几列。昆明的早晚温差大,半夜里阵阵寒风吹来,我禁不住浑身颤栗,路边的街灯照亮着不断变换的长龙,我紧跟着移动小板凳,生怕掉了队,一通宵的等待和期盼,终于迎来了新华书店的开门,门前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无奈,新华书店只好求助公安局,派民警来维持次序

这时的我就于昆明市盘龙中学高中部,高一就被选进了“快班”,为了圆个大学梦我发愤学习,由于物理、化学拖后退,我的综合成绩在班上只属中等偏上,看着我放学回来做完家务,常常很晚还在学习,第二天晚上,母亲犹豫了很长时间才鼓起勇气找我谈了一次:

“林子,我想和你谈谈。”

“怎么了?妈。”,我放下刚刚买回来的、透着浓浓的油墨香味、还看不懂的这套书,抬头神情关注地看着母亲。

母亲的表情不太自然,吞吞吐吐地说:

“我听说大学是要体体检的,你腿不不好,上大学可能要受受限制,你你要有思想准备”,听了母亲的话我一下子呆住了,在这之前,我丝毫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母亲的话突然给我带来了一种失落感,我不出声,静静地等待着母亲下面的话。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不过你要面对现实,我给你提个建议好不好?”

我此时此刻心理别提有多难受了,我为什么书?为谁书?书能干什么?这个带有哲理性,带有理想色彩的问题瞬间涌入我的大脑,我还没有来得及想这个问题,十四岁的我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母亲最疼最懂我:“林子,我建议你报考医学院的中医专业,以后当医生,坐着开处方,其他专业不适合你,你自己考虑一下好吗?”

可我喜爱文学,我想以后能当个作家,这个理想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中文系能要我吗?我不得而知,我沮丧地对母亲说:

“我知道,你早点休息吧,明天到学校我找老师问问”,这**,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若不是头天晚上排了一宿的队,年纪轻轻的我恐怕就要经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眠。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不悔残生最新章节 | 不悔残生全文阅读 | 不悔残生全集阅读